■
泰山學院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深刻闡述了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新時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具體要求和措施,為進一步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1]。當下,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網絡信息瞬息萬變,在新形勢與新常態下,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出現了新特點,心理問題日漸突顯;加之,高等教育改革深入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機遇和挑戰并存的嚴峻形勢。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品質與人格修養,促進身心和諧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與時俱進,因勢利導,循序漸進,系統長效推進。
在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世界多極化的背景下,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一直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交鋒碰撞,多元文化的涌入,西方敵對勢力的滲透,正逐漸影響我們的生活,對人們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思維模式等產生了深遠影響,特別是當代大學生更容易受到意識上的不良侵蝕和腐化。正確引導,明辨真偽,區分良莠,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道遠。
市場經濟快速持續增長,社會事業全方位發展,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當代大學生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了更加理性的認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了更加堅定的信念,責任意識、愛國情感大大增強。與此同時,伴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推進,在其過程中也滋生了消極的、不健康的、腐朽落后的思想意識,從而使一部分大學生理想信念淡化,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在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使得一些錯誤思想和不良文化乘虛而入,大量虛假的、不健康的、甚至是反動的信息對廣大青年學子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危害[2]。
現在,大學生基本都是90后,正邁向00后,在他們身上呈現出思想與行動的明顯反差:既想盡快長大有擔當又缺乏自理自立能力;既渴望被認同又缺乏理性定位;既期待友誼又缺乏團隊精神;既有奮斗目標又不想艱苦奮斗;既夢想成功又懼怕失敗。他們更加注重主體性、獨立性,民主意識鮮明,思維異常活躍,創新意識增強,崇尚社會公平正義。與此同時,受挫能力較弱,過于自我,不能理性定位,缺乏集體意識和責任感,更容易產生自卑、抑郁、厭學等心理問題。
新媒體技術使信息的發布和傳播更為自由、便捷和立體,隨之而來的是信息繁多無序,良莠不齊,更容易產生負面影響。大學生好奇心強,求新求異心理強烈,更容易對不良信息產生興趣,從而干擾對正確價值取向的選擇。
專職輔導員和班主任是高校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體,其素質和工作水平直接影響工作中骨干作用的發揮。為此,可從以下方面著手:第一,加強學習,提高服務育人意識。努力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論知識,以進一步熟悉思想政治工作機制和規律,了解心理輔導、心理治療等基本方法,堅持閱讀《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研究》、《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等期刊,經常瀏覽“輔導員之家”、“中國大學生在線”以及“第一輔導員”、“輔導員之家”、“學習論理”等微信公眾號,以提升自身的理論素養,同時,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為本,在實際工作中俯下身子,傾聽和掌握學生最真實的生活學習狀態和內心訴求,發現問題及時妥善處理;第二,亦師亦友,方法得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審時度勢,與時俱進,緊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需要和當代青年學子所凸顯的新特征新問題,適時調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因人因時因地而宜,加強與學生在思想上、學習上以及生活上的平等交流,全面動態及時準確把握學生的當下狀態,爭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和知心朋友;第三,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發揮模范引領和榜樣示范作用。選拔、培養一批主要學生干部,充分發揮學生干部在學生教育和管理中的獨特作用,同時,優秀的學生干部好學、勤奮,自我嚴格要求,成績優秀,積極進取,在生活和學習中能夠以身作則,是廣大學生學習的榜樣。這種模范引領既是非常寶貴的德育資源,又是非常有效的德育策略。因此重視這支隊伍的建設,使他們充分發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優勢,在實際的工作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實效。
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9月9日上午來到北京師范大學看望一線教師,向全國廣大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祝賀,并發表了講話。習主席用“四有”標準定義“好老師”,即: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師,要有扎實學識;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專業教師的素質,決定了教育的效果,而教育效果的最終受益者就是學生。所以,學校不僅要對教師的專業知識進行培養,更要對其如何教書育人、如何身正示范進行培養,使專業教師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更為全面、科學的認識,進而主動將專業知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就能夠充分發揮并富有成效。
一方面,學校要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通過各種途徑,挖掘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有效資源,進一步加強與家庭、社會力量的溝通交流,使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形成一個完善、立體、開放、多元、動態運作的體系。特別是我們要積極主動地建立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機制,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從他們那里了解到學生的第一手材料,從而真正找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點,讓我們的工作真正做到有針對性。[3]
在網絡信息化時代的大背景下,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跟上網絡時代節拍,了解、掌握并熟練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創建健康有益、生動活潑、高顏值高品質高親和力的網絡文化,開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
第一,切實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養,在熟練運用網絡語言的基礎上,能夠將枯燥單調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知識轉化成被廣大學生所喜聞樂見的網絡形式,將呆板的知識教育變成有趣的游戲互動、名人專訪、即時的網絡聊天室等網絡載體;第二,依托校園網,建設主題網站或網頁,利用圖片、文字、音頻、視頻等多媒介,把思想性、知識性、服務性、趣味性結合起來,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變得生動活潑[4];第三,每時每刻密切關注網上輿情,了解大學生的即時的思想狀況,利用QQ、微博、微信等網絡工具,加強與學生線上溝通,可以在校園網上開辟心理咨詢專題網站或者心理在線咨詢,通過一些有趣的心理小游戲、心理小測試等較為活潑形象的形式,普及心理健康調適、心理衛生維護等基本知識的宣傳教育,同時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并給與及時疏導和處理。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文)[Z].
[2]張耀燦,鄭永廷.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5~68.
[3]李季.學校教育與公民意識培養[J].教學研究,1997(7):75~79.
[4]周燕.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高教學刊,2015(22):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