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齊哈爾大學
大學生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有助于對自身的思想教育,是對社會主義價值觀的一種很直接的反應,志愿服務中主要是發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理念,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息息相關。尤其在當代,志愿服務更是和諧社會的重要體現形式,大學生黨員和積極分子積極參與公益性質的活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奉獻精神,在志愿服務活動中大學生會逐漸提升自己的價值觀,樹立正確的理念。大學生黨員是學生中的代表性群體,他們身上有著時代性與創新實踐的精神,他們積極參與社會志愿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集體精神,進而掌握社會核心價值觀。
我國十分重視大學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志愿服務活動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重要載體,也是高校順應時代要求發展的趨勢與潮流,可以滿足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求。大學生黨員是學生中先進群體,他們身上的積極性與革命性是最強的,他們參與社會志愿服務活動是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重要形式,與學生學習和生活十分貼近,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訴求與特點。志愿服務活動為學生實踐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學生會自主調節思想和行為。
社會的發展使人們的素質逐漸提高,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其科學文化水平與綜合素質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傳統的課堂思想政治教育已經難以滿足現實教育的需求,教育方式較為落后,教育內容有待創新,借助于志愿服務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鍛煉的機會和施展才華的舞臺,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
根據相關科學研究數據顯示,約有60%以上的學生黨員和積極分析認為積極參與社會志愿服務活動有助于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還可以廣泛結交朋友,增加社會閱歷,70%以上的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和志愿活動的目的在于增加課外實踐學分和德育評分,其中自發參與志愿活動的大學生人數較少,大約只占全部學生的25%左右。
現在很多高校學生黨員參與的社會志愿活動較為重視形式,對于內容和其意義不夠重視,很多學生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拍照片、錄像、報道等事情上,很多志愿活動失去了其開展的初衷。例如個別院校舉辦的到養老機構進行慰問,個別活動比較重視聲勢與活動形式,導致老人們寧靜的生活氣氛被打破,嚴重影響了養老機構正常的管理秩序。
由于缺乏科學的管理機制,學生黨員組織和參與的志愿活動缺乏足夠的經費,學校撥付給志愿組織的資金根本不夠活動的開展,使得很多活動中學生黨員不得不自掏腰包,還有很多學生為了增加資金,不得不尋找商業合作,導致志愿活動冠以商業的形式,使志愿活動的公益性質降低。其次,高校缺乏專業的管理機制,對于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學生激勵不足,很多政策沒有落實。
首先,第一維度主要是指校內外志愿服務管理機構,高校校內黨員志愿服務可以分為黨建活動志愿服務和學校管理志愿服務,而校外的志愿服務活動主要分為大型活動、社區志愿服務等形式,志愿服務管理機構也有很多部門,有的學校黨辦管理,有的學生會管理,有的社區管理,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是保證志愿活動的基礎,進而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水平提供條件。
其次,志愿服務活動要按照大學生黨員的年級劃分,進而將其與思想政治教育實現有效對接,如大一學生黨員要熟悉志愿活動類別,大二黨員學生要盡量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策劃與人員安排,大三黨員學生要負責志愿服務活動項目的管理與資金的籌備,而四年級黨員學生主要針對就業和未來職業規劃參與實踐。通過對各年級學生的進行任務劃分,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形式之一。
另外,還可以將學生黨員按照專業進行劃分。這種針對性的志愿活動對于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和綜合素質是十分有益的。
總之,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的代表,是先進團體的成員,高校要結合學生黨員的專業和能力,建立志愿服務活動管理機制,相關部門要增加活動資金與政策支持,為學生志愿服務活動提供有利的條件,進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吳丹青,盧蔡.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下的大學生志愿服務探析——以嘉興學院南湖學院為例[J].商,2015(29):93.
[2]劉玉白.大學生志愿者活動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創新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