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著新載體在社會生活中的普遍運用、4G網絡在社會中的全面覆蓋、微信、微博用戶的日益壯大,新載體平臺呈現蓬勃發展之勢,移動客戶端已逐步成為當今人們思想政治教育應用的主要手段和途徑。青少年人們普遍具有追求新鮮事物、嘗試新興科技的特點,他們往往對新事物擁有最直接的體驗和感受。因此,在這種信息高速傳播,以創新技術和信息科技撥動全局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具有了新形式,也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徑。
新載體是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形式貫穿人們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的。具體作用形式是思政教育主體根據教育目標的要求,結合當代人們的現實思想狀況,將新載體作為中介和橋梁、對受教育者傳輸有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從而以積極向上的、正確的新載體信息使人們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受到正確的引導,使他們形成符合當前時代要求及社會需要的思想品德,實現人們自身的全面發展。因此,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新載體足以承載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教育等在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需要適應新時期的需要得到更好的傳承與弘揚。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陣地。新載體的發展和應用使得這些寶貴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免受損害。利用新載體的軟件技術可以將傳統典故、歷史經典、革命事跡等制作成人們更愿意接受的視頻,使以前原本單一枯燥的文本資料變成聲、像結合的更生動鮮活的教育素材,使思想政治教育從單純的授課形式變成更豐富多彩的思想傳播這種創新形式符合了當代人們的不喜歡課堂上的“滿堂灌”,喜歡課下自己去追求新鮮事物的心理特點,更能引起他們產生濃厚興趣,對故事背后的精神進行廣泛關注,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
1、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人們思想動態提供了新平臺
新載體在為人們提供新的學習和交流途徑的同時,也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了解人們心理特點、掌握人們思想動態提供了新的平臺。移動客戶端已經在社會中內得到了普及應用,人們的日常工作、學習、生活都與新載體產品緊密結合在了一起,師生之間一旦成為好友或者互相關注對方,就能在第一時間了解發生在對方身邊的新鮮事。這就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人們的思想狀況進行更加直觀有效的掌握,也更加貼近人們生活,深入了解人們的內心,為有效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也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途徑。
①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時把握人們思想動態
人們相較于其它人群有著自身獨特的性質,他們的心理和情感更為活躍,有更強烈的傾述欲望,如果這種心理訴求得不到及時的滿足,就會引發一系列嚴重的心理問題,影響人們的健康成長。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軍——輔導員和班主任,在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教育者需要密切關注受教育者的思想狀況,及時把握教育者的動態,對教育者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幫助。而傳統思想政治工作實施過程中,作為教育者的輔導員或班主任與受教育者之間存在不對等的關系,使雙方的溝通交流受外界種種因素的制約,變成無效溝通,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②增進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平等交流
利用移動客戶端營造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教育者作為傳播的主體既可以是信息接收者,也可以作為信息發布者。這種平等關系還體現在,不論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不會因為現實生活中身份、地位、種族的影響,能夠充分傳播信息、自由表達思想。在溝通過程中可以營造出雙方平等關系的氛圍,從而弱化傳統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雙方的地位差距,使受教育者能夠放下心理戒備,而把教育者當作知心者和朋友,達到高效、有利、順暢的溝通。
③隱蔽性和交互性增進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親密關系
運用新載體這種全新的手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溝通交流得以在虛擬空間以匿名的身份進行,較傳統的面對面交流這種模式擁有更好的隱蔽性,隱匿了溝通者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真實身份,在這種環境下雙方更容易吐露心聲表達真實的情感和思想,而且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因為新載體作為紐帶,有效避免了直接交流過程中一些不利的障礙,使教育者更高效、準確的把握人們的當前思想動態,為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教育模式和新的發展機遇。新載體的廣泛使用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豐富有益的各類教育資源,創新了工作的平臺,從而達到增進師生間親密關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效果。
2、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搭建了新平臺
新載體在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及時、高效了解人們動態窗口的同時,也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搭建了新的平臺。作為一個全新開放的平臺,教育者在通過新載體了解人們、關注人們的同時,人們在同樣的平臺可以用同樣的方式關注教育者,使這一平臺不斷發展為為思政工作的新陣地、新手段。在新興技術不斷更新的今天,人們對新載體的使用除了常見的通訊工具之外,還有另外的手段——即時交互平臺,而這一平臺的使用也越來越趨于日常化。新形式的載體平臺由于不受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教育者和教師受教育者都能夠隨時隨地發布和閱讀信息,在這種靈活的手段方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積極利用這一機遇,發展新的工作平臺,創造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徑。
新載體廣泛應用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打破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手段上的創新,更呈現了不同以往的教育模式和理念,成為思想政治教育不斷發展、不斷創新的一種新趨勢。在新載體廣泛應用條件下,教育者應以“ 接納—介入—融入”的新手段和方式,充分利用新載體平臺不斷開拓創新人們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途徑,以更為開放的心態審視這一平臺,以開明的心態對待平臺中的受教育者,并利用這一平臺,對與受教育者之間的溝通交流采用其樂于接受的互動式交流方式,將傳統教育形式下難以真正入心入腦的“大道理”,逐步轉化為新時代人們愿意接受、易于接受的“小道理”。
在移動網絡文化對廣人們產生廣泛而深遠影響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想要及時把握“人們利用新載體在干什么?”、“人們在新載體平臺上關注什么?”,就必須比人們更快地汲取新知識、適應新技術、順應新發展。利用科技的發展來不斷豐富自己、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發揮這一平臺的先進優勢,準確掌握人們們的興趣愛好、價值取向,及時了解并掌握新形勢下人們思想政治教育的獨特之處,解讀信息化時代的新內容,把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新的手段和方式對人們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導,幫助人們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林培煜,占亞劍,梁菲.基于新媒體的高校學生思政教育發展策略探究[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S2).
[2]王玉,趙丹,馮志強.思政教育助力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路徑探究[J].中國市場,2018(03).
[3]王學才,章斌.淺談提升輔導員思政教育能力的策略[J].農家參謀,2017(22).
[4]楊帆.論心理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性研究[J].智庫時代,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