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中職圖書館是校園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是師生學習和探究活動的重要基地,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物質保障。探索和研究中職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將有助于圖書館不斷地加強自身建設,有助于學校系統地、有針對性地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提升校園文化育人“細無聲”的效果,達到“讀有字書,識無字理”的境界。圖書館的文化育人,不僅只是從豐富的館藏來體現的,而且需要在圖書館、閱覽室的墻壁上,樓道旁等很多地方,都要掛有名人名言,名畫等催人奮進的裝飾。在圖書館不管是寒冷的冬天,還是酷熱的夏暑,總有綻放的鮮花和青翠欲滴的植物擺設著,總能讓學生在優雅、恬靜、整潔的環境中,吸收濃郁的文化氣息,讓學生在清新、盎然生機的環境中陶冶心靈,汲取智慧,飽讀詩書。
校園文化建設,離不開圖書館的文化建設,和文明鍛造,圖書館匯聚著人類優秀的文化精髓和成果,它不僅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更是整個社會文化建設的縮影和標志。特別是中華文明,她有著悠久的歷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從黃帝時代算起,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里,它給我們留下了燦爛,精美、瑰宏的傳統文化。其中蘊含美麗傳說的傳統節日,精美的民間工藝,恢弘絢爛的文學名著,大氣磅礴的字畫藝術,典雅唯美的民族戲曲等等。總之,中華的傳統文化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集大成者,海納百川。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職學校辦學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和關鍵因素,是辦出職業教育特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要素之一。研究并努力抓好校園文化建設,是中職學校改革與發展的重要戰略建設。同樣做好學校圖書館的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是關系到學校圖書館發展的重要的、前瞻性的戰略課題。
校園是每個孩子學習生活的地方,是伴隨他們成長的搖籃,也是實現他們理想,放飛夢想的地方,對于每一位學生來說,良好的校園環境給他們帶來的是溫馨、舒適的學習和生活狀態是何等的重要。潛移默化和目睹耳染能有效地提高我們學生的學習效果,而教學樓走廊墻面文化更是展示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窗口,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講:要把教育和知識變成空氣一樣,彌漫于宇宙。想象一下,那種漫步林蔭大道,與同學們一起端坐在草坪上,仰望蒼穹,激揚文字的那種豪邁之情,走進古香古色而又富有現代氣息的圖書館內,那種寧謐、神圣的氛圍,使你融入到書海的世界里,享受那五千年的人文情懷;一方池塘,芬芳的花香,讓我們感受那花園般的清麗。
圖書館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如讀書報告會,知識競賽,座談會,專家講座,舉辦攝影活動,漢服表演,演講,征文,唱歌,繪畫,戲劇表演等,活躍讀書氛圍,調動學生讀書興趣,同時也讓我們的學生記住我們祖先前輩的輝煌文明,曾經有一個時代叫漢唐,有一條流河叫長江,有一隊圖騰叫龍鳳,有一件羽衣名叫霓裳。圖書館它融教學科研為一體,例如:教師的備課和教學、學生的課外學習和知識的積累鞏固、教科研課題的開展、文化信息的獲得和學術交流活動等,眾多與文化有關的活動,都是以圖書館作為空間場所和內在的紐帶而開展的。
圖書館通過舉辦主題報告會、圖書評論等一系列積極的活動,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還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并且在今后的學習和行為方式準則。對于促進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理想觀、道德觀、培養優良品德起著積極的作用。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實施,就業壓力的增大,中職生的心理壓力也在加大,圖書館舉辦心理健康講座,能緩解中學生的心理壓力,正確疏導學生的心理問題等。
圖書館環境舒適,是學生陶冶情操,感受美和安靜學習的最佳場所選擇。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特別是對傳統文化的建設有著重大的意義。古典詩詞,韻味深遠,清靈飄逸;其漢字、漢語、對聯、謎語、歇后語、成語、酒令、射覆等……令人浮想聯翩。
那些傳統的文字——詩詞就是一副意境高遠的中國畫,又覺得是一首清朗圓潤的古曲,可以閉目凝神,聽鶯歌燕語……我們的傳統文學有李白的豪情萬丈,“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有李清照的哀婉,“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也有陶淵明的怡然自得,超凡脫俗閑適安謐的心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就是文學的魅力,她太絢麗,太多彩,即深刻又內涵。像一盞明燈,照亮前進的道路,又像一縷清風,抹去眼中的晨霧,像一場及時的甘霖,滋潤干涸的心田。我們這些魅力四射的古典詩詞,都收藏在古香古色的圖書館里,大書房里,大閱覽室里,它們隨著學生的閱讀穿越時空,光芒萬丈。
說到藝術,更讓人想到中國古典樂器了。它們是那么唯美、動聽,古琴、嗩吶、蕭、竹笛、笙、揚琴、琵琶、古箏……等等。
記得白居易的《夜箏》寫過這樣的話“紫袖紅弦明月中,自彈自感闇低容。弦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這柔美、清雅、莊嚴的古典音色,頗具迷人淡雅的獨特風格,而我們學校的藝術、幼師專業的學生,很需要受到這一藝術的熏陶,日后,她們很可能在藝術的道路上走得更遠些。
聆聽那寧靜、空靈、飄逸、悠揚動聽的古曲,會帶給你一個與眾不同的音樂意境。仿佛是一個久遠的約定,當那清凈如水的音符在這晨色里飄起,空靈悠遠的足音,久久的回蕩在心中,心靈一片意外的寧靜,很美……很美。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真的很豐富,歷史、飲食、科技、教育、建筑、文學、風俗、藝術……作為中國的年輕一代,更應該更好地繼承和發展祖國傳統文化,把優秀中華文明奉獻給人類社會。從封閉走向開放,從民族走向世界,是華夏兒女對美好、理想、智慧、道德的追求與向往。我們學校何嘗不是這樣!
圖書館的人文環境是以良好的物質環境為依托的,蘊藏在物質環境之中,又在物質環境中得以體現。圖書館寬敞的大廳、明亮整潔的讀書空間、排列有序的圖書、雜志、寧靜和諧的讀書氛圍、人性化的服務管理、規范的管理制度,為讀者營造了一個優美、清靜、文雅、有序、催人奮進、激勵向上的高品位的圖書館文化,造就了一個啟迪智慧、陶冶心靈的場所。樹立了圖書館美好的形象,吸引更多的學生來圖書館學習,使學生在這里得到心靈的凈化、修養的提高、行為舉止的規范等。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靈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學校形象、提高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載體。
書香校園文化建設,就是體現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文化理念,在高雅濃厚的文化氛圍的熏陶和引領下,讀書學習蔚然成風,教師形象日益高雅,學生思維更加開闊,不斷完善學校書香校園建設工作,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圖書館要積極開展大閱讀教育,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書香校園,使讀書成為學生的習慣,使校園更富人文底蘊。努力創建“書香個人”“書香家庭”“書香集體”,努力塑造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促進教師健康詩意的成長,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讓閱讀成為師生的一種需要、一種樂趣、一種習慣、一種收成,把學習變成師生的自覺行為,全面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持續發展。圖書館是文明的象征,特別是在我們的溫州,城市書房開展的有聲有色,我們學校也應運而生開展了學校大書房的閱讀活動,其在我們中職學校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因為我們的學生大部分是沒有愛閱讀習慣的學生,他們成績不好,主要原因就是沒有進行大量的閱讀,包括精品的閱讀,外文閱讀,和其他科學知識的閱讀,所以在我們學校開展書香校園文化建設,充分利用圖書館,開展閱讀,精讀,評品好書,好作品等活動,進行經典閱讀推廣活動,建立經典閱讀微信公眾號,定期推出經典作品,讓廣大師生,充分分享學校圖書館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文明而感到由衷的溫馨和愉悅。是我們圖書館人不可推卻的責任。也是搞好校園文化的一種嘗試和探索。
開展學術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需要圖書館引進學術沙龍、各種學術論壇、展覽。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腳踏實地、勤懇的態度,到圖書館來勤工助學,在勞動中學習,從而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從閱讀起步,創設濃郁的閱讀氛圍,整合豐富的閱讀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與好書相伴,獲得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培育情趣。推動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的形成,構建和諧校園。
使師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和反思習慣,將樸素的讀書是一種需要,上升為讀書是一種責任、一種樂趣、是一種有益的生活方式,促進教師的精神生活,享受休閑、享受洗禮、享受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