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風
在英語教學中,研究學生的心理,把心理健康教育運用到教學中,設計課堂教學程序,不僅能優化課堂教學,減輕學生負擔,讓學生學得輕松快樂,而且更能提高教學成績,同時,在與學生的談話中,也要注意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抓住機會,做有效的溝通,這對本學科的教學將會大有益處。本人在自己的英語教學中,通過不斷總結,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論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本人的粗淺的一點做法分享如下:
一、把比賽引入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不論是中學生還是小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勝心,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巧妙地把比賽引入課堂,學生都會非常感興趣,樂于參與。例如,把班級分成若干組,以積分的方式展開競賽,比賽內容可以設置多種形式,搶答題、背誦單詞、表演對話、連詞成句等,并在下課前進行總結。對比賽優勝者給予表揚和鼓勵,也可以發一些小獎品,而落后者也會不甘示弱,他們會在組內互相商討,總結經驗,期待在下次比賽中出色的表現。比賽中,為了整個組的榮譽,每位同學都會積極準備,很少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并且通過比賽,既給了他們展示的機會,也滿足了他們的成就感。
二、利用直觀教具或現代媒體,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學生往往對于實物、教具、多媒體課件等都非常感興趣,因此上課利用實物、掛圖、簡筆畫、投影、多媒體等多種手段,會讓語言顯得更真實,從而營造有趣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身臨其境,使其英語思維在無意中得到培養。比如,在教學人稱代詞和物主代詞可以利用一些掛圖,如牛頓、雷鋒等學生較為熟悉的人物來練習Whos this?Hes/Shes?Whats his/her name?也可以指定幾個同學來進行練習,練習完后輪換,盡量讓人人參與,這樣學生不需要死記硬背,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知識,效果會更好,學生也會喜歡上英語課。
三、利用編英語歌曲、詩歌、順口溜,增加學習的趣味
教師要總結一節課的內容和重點,利用簡單的、學生熟悉的一些兒歌旋律,把本節課的內容和重點編成歌詞,讓學生唱出來,學生會更容易記憶,更容易掌握,這是一種鞏固知識、增加趣味的好方法。例如用《找朋友》《兩只老虎》等旋律把課本的重點、難點編成歌詞,讓學生在歌聲中既鞏固了知識,又感到趣味無窮。比如在教序數詞構詞法時,可以以順口溜的形式教給學生:“一、二、三,特殊記,八去t,九去e,ty變成tie,遇著ve變f,再加th。”不多的幾句,把所有序數詞構詞方法都包括在內了。再比如在教可跟不加to的動詞不定式做賓語不足語的動詞時,我用例句逐字逐句講解了“一感(feel),二聽(listen,hear),三讓(let,make,have),四看(see,watch,notice,look),還有一幫助(help)”這句簡單的話。像這個出錯率很高的知識點,通過非常簡單的一句話就把它輕松地解決了,并且很難忘掉。
四、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教學英語要重視聽、說、讀、寫的訓練,尤其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而存在的問題是我們的學生膽怯不敢開口,生怕說錯了被別人笑話等,因此,教師要幫助他們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礙,教師可根據教材內涵,創設學生感興趣的交際情境,吸引學生積極練習對話,輕松愉快地進行交際,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交際能力。例如在教學課文What a good kind girl!時,我設計了一組對話,劃定了三個角色(A little girl,An old granny,An ill grandpa),事先讓三個同學準備好,在上這節課之前進行表演,學生看到這樣的情景,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對這節課的學習就產生了興趣,本節課的教學自然而然就順利多了。同時,有好多學生也想扮演這幾個角色,親自試一試這段對話,口語交際也就自然開始了,口語訓練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在教學中,我們還經常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組織教學。這樣不但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促進了學生間的交流,并培養了合作精神,學生的個性得到了發展,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通過正面評價,讓學生樹立自信心
“教學中如果沒有進行德育滲透,那它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沒有教學,就是一種失去手段的目的。”赫爾巴特說,尊重學生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鼓勵性的評價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積極效應。作為教師要仔細關注每個學生,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和進步,抓住閃光點,進行鼓勵,讓學生認識到我能學會,我能行。教師必須要改變評價方式,創造多種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才能一步步讓他們真正走向成功。
總之,把心理健康教育運用到英語教學中,不僅能有效進行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更能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讓學生樹立自信心,勇于面對困難,克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