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凱
(西南民族大學 四川 成都 610225)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存在著速度和節奏。比如早上起床,洗漱,吃飯,然后去上班,這些行動都有著與事件必然的速度與節奏,如果工作單位較遠,路上又比較堵,那么洗漱的動作一定很利落,早飯可能只會快速地吃幾口,手里拿起一個包子就去趕公交車,這一系列行動的速度和節奏都是急切的,緊張而有序的。從這個人的早上上班一系列的速度和節奏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人會是一個年輕的上班族,而且職位不會太高,因為這個人行動的速度與節奏和我們大多數人認為的年輕的上班族的速度和節奏是一致的,所以我們并不用問他的職業和年齡,根據他的速度和節奏就能判斷出來。再比如,一位退休的老干部,在周末陪著自己的小孫子一起去逛公園。那這位老干部的行動一定是不緊不慢的,悠閑的,他的速度和節奏也一定是悠閑的,緩慢的。那如果是這個老干部在周一的早晨在公園里陪著孫子一起晨練,速度和節奏一定就會有很大的變化,因為周一孫子還要上學,所以這時的速度和節奏一定是井井有條的,是快速的。通過以上的實例我們可以看出,人類生活中的速度和節奏受環境、時間、空間和心理等等因素的影響改變而改變,大的外部環境和人自身的心理狀態都左右著人行動的速度和節奏。如果把人的生活搬上舞臺,我們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規定情景左右著舞臺上角色的速度和節奏。
我們所生活的環境就是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的,是在運動的,速度和節奏就是運動的規律。每個人的生活中都存在著一定的速度和節奏,身份或者職業、地位、經歷不同的人,速度和節奏也是不同的。我們每個人在生活里,肢體活動中速度和節奏的變化,是受他的動作的任務和目的、心理狀態制約的。人們行為活動中速度和節奏的變化,是內部和外部共同的產物,是內心的活動和外部肢體運動的結果。人們心態的變化,也可以從肢體動作的速度和節奏中體現出來。在話劇表演的舞臺上,正確地把握速度和節奏,可以使演員充分地融入規定情境,與規定情境建立關系,產生情感。臺詞和形體的速度和節奏,大到可以關系著整臺戲劇的成敗,小到影響演員是否能找到正確的形體和心理的自我感覺。
速度和節奏是密不可分的,它們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表演中動作的節奏是用力之大小、形體的變化等按照有限的時間相互發展的。形體動作中速度和節奏的變化,也是人們內心情感和狀態的一種外化。
舞臺上,速度與節奏是非常重要的,一臺戲劇的演出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看這出戲的節奏掌握得正確與否。節奏準確無誤,整臺戲就可以說是環環相扣的,節奏掌握得不正確,那么整臺戲就是不被觀眾認可的。瑞典導演英格瑪·伯格曼說:“節奏是至關重要的,永遠是至關重要的”。
在曹禺先生的話劇《日出》中,以黑三為例,黑三是金八爺手下的一個小頭領,他仗著金八的勢力橫行霸道,對窮苦人他窮兇極惡,對有錢人他阿諛奉承。在第一幕中,黑三和打手們到陳白露所住旅館的房間去找小東西。進門的時候,黑三是非常蠻橫,黑三本身就是一個地痞流氓,仗著金八爺的勢力胡作非為,自然不會把陳白露放在眼里。陳白露佯詐黑三,當黑三發現陳白露舉止不凡后,認定陳白露不是一般人,覺得可能會和金八爺有關系,黑三的態度馬上就轉變了,說話變得阿諛奉承,露出了他的小人嘴臉。當黑三發現陳白露在詐他的時候,他又硬了起來,當看到潘月亭的時候,馬上又成了一個孫子似的人物。黑三就在這一小段戲中,里里外外變了許多次,他的節奏和速度也會隨著變化。黑三先快后慢,先穩后急的,這樣才體現他這個狗腿子對主子金八爺的忠心,同時也體現了黑三兇殘中帶著狡詐的性格特征。如果節奏不是這樣,那么戲就會平淡無味了。
我們生活的世界每天都在變化,在這個包羅萬象的世界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無論是浩瀚的宇宙還是微觀的細菌,都是富有其本身的節奏的。在戲劇表演中,要從變化中尋找速度和節奏的規律,從內部和外部兩部分入手,從心理和肢體的運動中去感受。無論是心理的還是外在的,無論是情感的還是物質世界,節奏無處不在。演員表演中的節奏是戲劇的重要藝術元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