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會枝
河南省滑縣道口鎮第二初級中學
什么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教師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而言,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學會到會學;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那么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就結合近幾年的教學實踐談談。
要使學生對歷史學科感興趣,必須使學生佩服老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藝術。這就要求教師精通業務、博覽群書。為此,我積極閱讀教育教學類書籍,堅持寫教學日記、閱讀摘記,力求每一個教學行為的背后都有理論支撐。常年訂閱《中學歷史教學參考》,其中的教材評解,人教走廊等欄目使我知識擴充,思維開拓。特別是教學設計欄目,讓我借鑒名師有效教學之法,改進自己的教學,收到良好效果。
歷史特級教師魏勇說“對學生最大的尊重,應該是在課堂上給他驚喜,對學生最大的輕視,就是在課堂上表現平庸。”要給學生驚喜,就必須備好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為此我舍得下功夫花時間備課,及時寫教案和教學反思。做到課課有教案,篇篇有反思。以己之昏昏,怎能使人昭昭?本著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預設教學的各個環節。
作為教師,上好課是自己的責任。堅持候課制度,每次都早到一兩分鐘,讓學生切換思維,做好準備,盡早進入歷史課堂;注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動起來。課堂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在教學中,我注重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完成教學目標;注重知識的古今聯系,中外聯系,歷史與現實的聯系;注重知識的整合與梳理,注重知識性和趣味性的有機結合。
學期伊始,針對學歷史設置若干問題,在不同的班級進行普遍性的自由問卷調查,認真分析調查結果,了解學生對歷史的認識,知道學生喜歡上什么樣的歷史課,為開展有效的歷史學科教學做準備。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為此,我注重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①導課激趣。精彩的導課能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教學中我經常借助詩歌、故事、歌曲、謎語等導課。如學《海峽兩岸的交往》時,以余光中的《鄉愁》導入;講《香港和澳門的回歸》時,給學生播放《七子之歌》;學《鋼鐵長城》時,講海軍司令肖勁光乘漁船視察劉公島的故事;講《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時,以周恩來總理的外交趣事導入。②課堂“折騰”。按部就班的分塊教學雖條理清晰,但未免單調,所以歷史課堂我?!罢垓v”學生。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如發動學生就歷史問題進行討論。提出“新中國剛剛成立,為什么要抗美援朝?”“改革開放前后,中國人民的衣、食、住、行方面有哪些變化?!钡葐栴},課堂討論,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學生興味盎然。另外,“折騰”的方法還有歷史劇表演,歷史知識小獎賽,男生女生大比拼等。通過“折騰”,學生學歷史勁頭十足。③無聲交流。一周兩節課的教學使很多歷史老師少于和學生交流。鑒于此,我注重優化作業設計,注重作業本上的無聲交流。每批改作業,不只是批個日期了事,經常會寫一兩句的批語,鼓勵學生,如完成漂亮的,我就會批“你很用心,你的認真令老師感動”;完成一般的,我就會批“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老師相信下次你會完成的更漂亮”;完成差的,我就會批“老師很期待你的漂亮字體,下次別忘展示喲!”;我還根據完成情況加蓋不同字樣的小圖章,如“你真棒”、“加油”等。有時還會畫上或喜或怒等不同表情的簡筆畫。發作業本時,學生都急于翻看。有效教學在教師的積極評價中產生。④真心的愛學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就會“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喜歡某位老師,他們就會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在教學中我注意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如課下學生問候,我都會及時微笑回復;課堂學生回答不上來,從不罰站,及時讓他們坐下。對優秀學生,我常鼓勵說:你很出色的老師以你為榮。對于后進生,我常激勵說“你在老師眼里一點兒都不差,你是一只潛力股,相信你的實力終會展現。”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愛與尊重,。有效教學在老師的尊重中產生。
把握課標,做到有的放矢。歷史課程標準從課程性質到課程目標,從課程內容到實施建議,表述清晰,有效歷史教學需要歷史老師對課標進行全面的學習,深入的理解,把握課標,做到有的放矢。把握課改方向,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梳理教材,做到胸有全局。一冊在手,要整體把握,從編寫意圖、體例安排、內容結構、知識整合、鏈接中考等方面一一梳理,做到胸有全局。進行新課講授時,才能有更上層樓之眼界,海納百川之心胸,長袖善舞之從容。
除關注自我,關注學生,關注教材以外,我還注意歷史教學三個時間段,即課前的預習時間,課堂的學習時間,課下的復習鞏固時間,課前準備促進有效教學,課堂學習體現有效教學,課下復習鞏固有效教學。
該論文屬于滑縣2017年度課題《初中歷史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2017]HL110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