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銅根
江西省弋陽縣邵畈學校
學習是不斷探索的過程,作為教師重要職責是引導學生掌握并應用知識,如何更高效地展開課堂教學是老師持續關注的重點問題,近年來伴隨新教學改革的深入,作為小學階段主課程之一的數學,科目教學也在不斷變革,教師們集思廣益,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其中生活化教學就是當前課堂常用的教導方式,立足于生活事物,大量實踐證實該模式具有較好的課堂應用效果,可顯著提升數學教學效率,更利于學生透徹、全面掌握知識。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小學數學對學生的學習計劃要求越來越高,再加上陶行知教授的“生活教育”理念走進小學數學的課堂,使得教師開始意識到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讓生活化教學發揮既定的作用,就應該讓學生意識到課本中一些的抽象概念不易理解,需要教師選取一些生活化的場景,在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分析及理解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的研討能力,為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現階段,小學數學教材都是根據教學大綱進行制定,因此,教材中的內容都是科學的。但是,受地區因素的限制,教材當中的內容具有區域性,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對數學教學的題材及內容進行改編,從而發揮適應學生學習情況、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數學教師應該從本地特色入手,在數學教學內容當中加入生活化的元素,使得小學生對數學知識地理解更加容易、對知識地掌握更加熟練,為學習效果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比如,在講授“認識時間”的時候,教師可以用這類生活化的言語對學生進行引導:周末的時候在家里幫助家長做家務,煮飯的時間要20分鐘,掃地的時間和燒水的時間分別為6分鐘和8分鐘,整理書房的時間為5分鐘,那么,你應該怎么安排時間才能使得完成所有家務的時間最短?教師用生活化的語言,創設日常情景,使學生發現數學的應用價值,進而為數學學習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要想加強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程中的應用,筆者認為可以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營造良好的生活化教學情境。這樣一來,才能通過輕松、愉悅課堂氛圍的創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投入到數學課堂的教學當中。而多媒體設備的應用,則能夠通過圖像、影像、聲音以及音樂等元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數學課程知識,包括一些數學史上的趣聞,讓數學知識不再是枯燥的理論知識,同時也具有畫面感以及情節性,這樣才能在課堂上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眾所周知,與初中生和高中生不同的是,小學生處于一個對外界充滿好奇心的年齡階段。這個時候的學生極容易被新事物吸引,但同時也缺乏耐心和專注力。因此,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學生注意力的吸引,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當中。當然,要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生活化教學當中就需要注意,在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時,一定要讓多媒體展示以及課堂的情境更加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這樣一來才能將生活元素與數學知識聯系起來,從而更好地發揮生活化教學的作用,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習,同時也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以此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在數學生活化教學理念下,教育者的教學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課本知識相聯系,學生可以在實踐過程中體會知識、掌握知識,進而在遭遇同類型問題時能夠合理地運用知識。例如,在學習完“角度”教學或是“三角形穩定性”教學后,教學者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放大角度”或是“如何固定搖晃的桌椅”等等問題,讓學生思考,再組織全班學生對之進行討論,讓課堂實驗、實踐成為學生理解知識的輔助手段。再例如,學習完“貨幣”之后,教育者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社會體驗,去超市查詢各類商品的價格或是利用電腦查詢其他國家貨幣與人民幣之間的換算,進而了解貨幣概念。
在當前的情況下,小學數學教育的基本目標在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數學邏輯性思維。生活化的數學教學對完成這些目標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它強調以學生為根本,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教師不僅要具備較豐富的數學教學經驗,還要充分運用豐富的數學教學方式。例如,在引導學生探究相同長度的線段怎么能夠圍成一個面積較大的圖形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基本的材料,引導學生主動尋求解決辦法。學生通過不斷嘗試就能夠得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思考,通過數學知識的運算,幫助學生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這種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是小學數學所急需的,也是許多研究者共同倡導的。
將生活化教學模式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利用生活中遇到的案例以及事例進行教學,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生活化學習環境,實現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生活化,進而可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
[1]王劍.關于小學數學生活化策略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4(22):165-166.
[2]王希軍.小學數學生活化的必要性及其實施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7(8):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