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玉芳
貴州省荔波縣第二中學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開展“高效課堂”研討,其指導思想就是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教師教學效益,提高學生學習效益,最終達到提高學校整體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那么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呢?我認為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課堂低效多是教師教學觀念較落后,沒有積極采用新課改理念,教學仍以講為主,不是把課堂交給學生,而是自己組織、引導學生學習。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轉變教學觀念,進而轉變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后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不高,也影響到課堂效率的高低。現實中,有些課上學生沒精打采,既不積極地思考問題,也不積極地回答問題,課堂氣氛沉悶,這樣的課堂效率不會高。課堂教學要提高效率和質量,首先必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發他們求知的欲望,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喜歡課堂。在教學過程中,時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處處開啟學生的心智,課課給學生以知識、方法及新穎感,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悅、和諧的氣氛中自覺的獲取知識和養成能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只有讓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能圍繞學習目標積極地參與、認真地思考,才能使課堂教學有效、高效。
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時間和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松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干什么和要他們怎么干。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在小班化教學難以推行的現實條件下,在班內實行小組互助學習可以說是一個最佳選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個性心理特點,把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發揮優秀學生的優勢,積極推行學生互助機制。同時,教師通過對小組的學法指導和激勵性評價,進一步提高小組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效果。這樣,小組學習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基于以上理論,我校提出的高效課堂改革模式—“51035課堂教學模式”,其設計的基本理念是貫徹“以學生為主體”原則,重視“構建主義”先進理論,在遵循學生心理需求的基礎上設計了的課堂教學模式。具體內容包括:“5”:教學五步即導、學、展、歸、練。“1”:整體推進,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從最后一名學生抓起。“0”:課堂教學根據學科特點靈活多樣,體現“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教學精髓。“3”: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三查”和學生學習過程的自查、互查、巡查。“5”:以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為方向。總之,就是要以“導學提綱”為載體;以現代多媒體班班通為教學工具;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以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為突破口。這幾個數字還包括時間的分配安排:“5”就是“五個以”分別是:以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為方向;以“導學提綱”為載體;以現代多媒體班班通為教學工具;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以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為突破口。“10”就是老師教學時間,主要體現在“導”和“歸”上;“35”就是學生的學習時間,主要體現在“學、展、練”上。
“導”,就是通過各種方法引出新課所要講述的課題,把學生領進學習的“大門”,這是學習知識的第一關。所謂"學”新課導入后,教師要讓學生開展第二個環節,即“自學和互學”,設置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這個環節主要是學生之間互教互學、是彼此交流知識的過程,也是互愛互助、相互溝通情感的過程。
“展”即展示學習成果,讓學生的思維再次碰撞,產生心靈上的共鳴,以達到增強記憶、吸收新知識的目的,分享學習成果,也是教師查驗學生理解知識情況的重要階段,即教師二查。在展示的環節,教師要以鼓勵學生為主,不要惡意批評和惡意對比。
“歸”,即“歸”出要點,形成知識再提高。教師要利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歸納整理,通過“學習到了什么”“不解之處”“需要鞏固的地方”等幾個方面,小組整理,最后歸納。
“練”,即“練”出本領,鞏固知識再提升。
本環節主要以學生的“練”為主,小組合作完成。新課程要求課堂教學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思考和想象,所以,課堂練習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設計的練習盡可能多地涉及知識點。這樣有針對性的練習活動,通過合作能夠實現兵練兵的目的,完成知識內化吸收,教師利用學生練習過程走進每個小組查看學生運用知識情況,做指導性檢查。
每一堂課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輕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有最理想的學習狀態,才能達到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