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璐璐/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
隨著時代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國的科技水平也突飛猛進。如今,科技信息技術對人們的影響越來越深,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早已漸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論是衣食住行,還是工作上,學習中,甚至娛樂消遣等其他的方方面面,科技信息技術都極大地滿足人類的需求,改善人們的生活。毋庸置疑,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也同樣被廣泛應用,極大地改善了教師的授課模式,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因此,一名合格的教師需要具有與時俱進的特征,在授課過程中應恰當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授課,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
毫無疑問,不論是知識傳播者還是接受者,雙方都能在多媒體教學中獲得良多的益處。雖然對于一名英語教師來說,課堂上的知識傳授更需要的是教師的語言表達,從而讓同學們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機會聽與說。但是如果運用了多媒體教學,便可使得語言教學更加生動形象、豐富多彩。多媒體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鍛煉學生的思考與想象,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傳遞,滿足各層次學生的需求,完善課堂教學結構,豐富課堂教學方法,并且還彌補教師授課的不足之處。不論在導入新課,還是傳授知識,或者總結練習,合理使用多媒體都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給大三學生教授《會展英語》這門課的時候,多媒體就成為了不可缺少每課必備的教學輔助工具,其優點如下:
首先,多媒體的應用使得教學的課容量得以擴大。不論是幻燈片的使用,還是圖片的展示,或者音頻視頻的播放都可以從不同角度地幫助學生們更好地了解會展業,掌握與會展相關的不同流程環節應當了解的相關專業知識。如果僅僅局限于課本表淺顯表面且枯燥無趣的內容,不但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也無法讓學生深入理解會展業。正因為《會展英語》這門課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就要求同學們要涉獵更廣泛的知識來拓寬自己的眼界豐富自己的內在。一些英語視頻音頻的播放能讓學生們更深入了解與會展相關的專業表達方式,從而以小組形式仿照來編排模擬情景對話。由此學生們能更深入了解會展業,豐富了知識開拓了眼界。
其次,多媒體的應用能大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習的動力。只有讓學生充滿興趣,他們的學習才會由“被動”變成“主動”,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使用傳統的教學工具向學生們面對面地傳授知識,通常只能是聽其聲而不能觀其形,一些文字的描述并不能讓學生們透徹理解,有時甚至使得簡單的事物變得復雜,讓學生們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而多媒體教學可以利用圖片,音頻視頻等方式清晰直觀地向學生們呈現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法。圖文并茂清晰易懂的的內容展示給學生們營造了一個生動形象,精彩紛呈,動靜結合,引人入勝的學習場景。例如,通過播放展臺搭建的視頻能形象直觀地向同學們展示出在一個真正的展廳當中搭建展臺所需的步驟以及必不可少的設備器械;展示不同風格特色的展臺圖片能讓同學們了解如何使得一個展臺與眾不同吸引更多的參展商,進而促進產品的推廣。
此外,多媒體的應用也是優化教學的必要手段。據現代心理學家所研究,學習者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如果僅靠聽覺,三小時后能保持70%,三天后就只能保持10%;如果僅靠視覺,三小時后能保持72%,三天后僅能保持20%;若同時依靠聽覺與視覺,三小時后可保持85%,即使三天后仍可保持65%的信息量。由此可見傳授知識過程中讓學生們同時利用視覺與聽覺獲取知識的重要性。使用多媒體教學便可同時利用視覺聽覺兩方面向同學們傳授知識,充分調動起學生們的感官使得課堂教學事半功倍。
當然,凡事都有具兩面性。在我們使用多媒體教學方法,享受它所給予的眾多便利之外,不可否認它也會帶來一些不足之處。首先,運用多媒體教學會分散學生們的注意力。如果課堂上使用的音頻視頻圖像過多,那么重難點就不夠突出易被淡化,學生的注意力也會被分散,無法領會老師想要強調的重點內容。其次,有時使用多媒體會使得課堂氣氛過于活躍,學生們會比較浮躁,互相討論,因此老師需要花費上課時間維持紀律,影響正常授課進度。
此外,一些教師過于依賴多媒體的使用從而丟棄傳統教學忽略板書,用幻燈片的形式呈現課堂上所有的知識點,這是不可取的。板書可以將課堂上的重難點細化和突出,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內容。并且學生們在記錄板書的過程中,也培養了自己嚴謹的思維邏輯和并且對重難點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所以在《會展英語》這門不可缺少多媒體教學的課程中,在播放音頻視頻幻燈片的同時,我仍然會把知識框架以及一些與會展業或商務英語相關的重點單詞及詞組寫在黑板上突出強調,加深學生們的印象。即使在多媒體教學的課堂中,傳統的板書仍然非常重要和必要。
綜上所述,多媒體教學的優點不勝枚舉。多媒體教學手段不但調動起學生們的興趣,使得課堂氣氛積極活躍,而且培養了學生們靈活的思維,發掘學生們的潛能。不過在使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傳統的教學方法,畢竟傳統教學方法有著多媒體不可取代的優點。所以兩種教學方法應共同使用,彼此取長補短,相輔相成,既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只有兩者互為兼容,才能把教學工作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1]周立平.多媒體教學[Z].2002-1.
[2]王巧月.計算機輔助教學[Z].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