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鵬飛/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公道中心小學
小學籃球課堂的教學模式普遍單一,一味的灌輸填鴨式教學,沒有根據不同學生的籃球學習接受能力、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籃球技能重點教學。不會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有機的結合,為同學展現出更加生動形象的籃球體驗。籃球課程作為專業學科,需要學生擁有濃厚的興趣,而小學籃球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探索,但絕大多數小學教師評定一個學生的好壞是根據學生專業文化成績的高低,卻忽視了對籃球等興趣愛好的培養,沒有提升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綜合能力,導致學生不參與到籃球教學中,身體素質不高,全面發展受到限制。
小學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基礎階段,更能方便進行創新思維的培養,而我國的小學籃球教學現狀不容樂觀,由于傳統的教學思維在籃球老師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只抓住學生學習籃球的難點,卻忽視了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不注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只是要求成績好,導致加深了傳統教學、模式化教學的弊處程度,限制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思維的開拓,不利于學生學習生涯的進步。工齡較長的教師本身就缺乏創新意識,只是根據籃球理論知識進行授課,沒有從自身做起,不能將籃球教學進行創新意識的融入,不會將籃球明星、籃球比賽等相關話題帶入教學課堂,使得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與積極性。
籃球游戲的制定決定著合作交流的實踐效果,但教學中經常出現游戲規則選取不當的做法。籃球游戲難度過大,導致學生合作交流過程中,出現較多疑問,探游戲無從下手,容易讓學生產生挫敗感,過度的打消了學生的合作交流、游戲的興趣,也讓合作交流以失敗告終;或游戲難度過低,學生沒有思考、交流的過程,不能提升學生的動腦能力、合作互助能力,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籃球學習與體育素質的提高。這樣游戲選擇不當的做法,既浪費了課堂的學習時間、課前基礎配備的時間,也影響著學生合作交流的效果,為籃球教學帶來了不利影響。
單調的小學籃球課堂導致大部分學生對籃球產生厭煩的情緒,不易于籃球方面的學習。由于新課標的改革,要求中、小學生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為培育綜合型人才,小學籃球教學模式必須改革與整頓,增加游戲教學環節,利于創建籃球課堂活躍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充滿趣味的氛圍里,獲得籃球學習的快樂與身體素質水平的提高。小學籃球教師應該具有完備的籃球知識體系,通過游戲各個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專業知識;并且,游戲教學能夠在枯燥的體育課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創造出籃球知識的精彩點,并能結合學生的愛好與生活關注點,融合于課堂的游戲教育教學中,通過充滿趣味的氛圍、別具特色的教學風格,吸引學生真正的走進課堂內容上來,讓學生能在活躍的課堂上認識到籃球學習的快樂,并能加深籃球動作技巧的印象,提升學生們對籃球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綜合素質能力,達到新課標提出的更高、更好的要求,以實現國家對綜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只有適時增加游戲活動,才能有效的提高籃球教學質量,實現模式的轉變
籃球作為小學的基礎課程教學,應該不斷進行整改,通過游戲教學增強學生趣味性與創新性,以應對新課標的最新動態。在游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具備創新能力,根據學生們的特點與興趣取向,讓學生們自主設計出游戲規則,簡化籃球學習的復雜性,提高籃球學習的質量與速度,利于學生掌握夯實的籃球基礎。而教師應該增加創新教育的宣傳,將游戲與創新意識相結合,提升學生籃球創新意識水平,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學習價值觀,將籃球學習的知識能夠有效的應用于實踐,并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創新與研發,簡化籃球學習的繁瑣,提升籃球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以及學生的創新能力。
要合理控制游戲的難度,讓學生們能夠充分發揮智慧和合作交流的力量,不同角度的進行思考與互動,組與組之間在進行合作結果的融合,完善游戲的多維度,讓籃球知識、技能更加完備、立體化,學生在合作互動、游戲時,加強了對籃球學習的記憶與鞏固,也使得老師在籃球教學中從主導地位變為輔助地位,通過引導學生進行籃球游戲,讓學生成為主導者,互相交流合作,并順利完成籃球課堂任務,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小學是學生思維較活躍的階段,能夠很好的接受意識的培養,所以在籃球教學中,應該有效的進行創新思維的培養。對教學模式單一的籃球教學進行改革,通過融合游戲教學,結合籃球特色,加強課堂活躍的教學氛圍,提升教學質量;加強籃球教學目的的宣傳,深化創新改革政策,并對學生表達新課標的要求,進而加強學生的自主意識;重視游戲教學的探索性,要求學生籃球技能操作熟練,并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創新,以實現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鐘冠凡.小學籃球教學種游戲法的有效運用分析[J].新教育時代,2016(35).
[2]吳健.淺談游戲法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5,05(04):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