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偉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項里中心小學
對于城鄉結合部小學來說,這里的小學既不像城區小學教育資源配置豐富完備,又不像農村小學是社會和政策關注的重點,處于教育發展洼地。因此,城鄉結合部小學的美術教師隊伍一直以來都明顯落后于學生、家長和社會對美術教師的要求。教師對美術課程重要性的認識有失偏頗,美術教師非專業化、非專職化等,都是非常常見的現象。由此,美術課被占用、教師上課不專業等現象也層出不窮,不僅使美術課流于形式,無法完成課程學習目標,更無法實現對學生的美育教育,使學生不能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因此,如何建設一支優秀的美術教師隊伍,使城鄉結合部小學的美術教學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真正達到美育教育的目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就是當前城鄉結合小學美術教育改革和建設的首要任務。
觀念是人類支配行為的主觀意識,它給予了我們一切思想和行動的原則、方向和行為軌跡,起著根本的指示和規范作用。轉變師長觀念就是要轉變教師和家長對待美術教育和學習的觀念。
首先要轉變的是教師的觀念。第一是要轉變學校領導的觀念。學校領導對待美術教育的態度將直接影響美術教學的實施,學校重視美術教育,就會在設備資源、教學研究、教學比賽、教師培訓方面提供保障,保證美術教學的正常進行,并不斷提高質量。反之,如果學校領導仍然對美術課嗤之以鼻,仍然只重視語數外考試分數的應試教育,那么美術教學就會流于形式,甚至形同虛設。第二要轉變美術教師的觀念。美術教師不管是專職也好,兼職也好,專業也好,非專業好,如果僅是從完成課表任務的角度,或者從應試教育的角度來實施美術教學,那么所上的美術課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上肯定就不會體現出美術課作為美育教育主要途徑的地位。
其次要轉變的是學生家長對待美術學習的觀念。如果家長對待美術學習的出發點不是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進而進行系統的美育教育,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那么家長就會限于功利性的目標,學習美術就僅僅是為了考學多一個籌碼,學習美術就僅僅是為以后生存多一個選擇,那么家長就會很容易不支持孩子學習美術的需要,也不會配合教師督促孩子在這方面的學習。
近些年,小學教師從數量上整體欠缺。更重要的是,小學美術教師還存在結構性缺失。從年齡結構上來看,年齡偏大的教師占有不小的比例,從學歷上看,學歷較低的教師比較多。正是基于此種狀況,國家加快了教師增量提質工程建設,一是每年財政投資,專門免費定向培養教師,二是每年都投放一定指標進行小學教師招考。因此,建議城鄉結合部所在的教育主管部門,一是應該爭取為農村結合部學校免費定向培養美術專業教師,二是在分配招考指標時候,適當向農村結合部學校傾斜,多安排一些優秀的美術專業教師作為專職美術教師充實到教師隊伍中去。
目前很多地方建立了教師交流制度,就是讓優秀學校的優秀教師到薄弱學校任教,或者讓薄弱學校的教師到優秀學校任教、跟班學習,或者優秀學校的優秀教師和薄弱學校對應專業教師交換,各自到對方學校去任教。這樣可以由優秀教師將優秀學校的經驗帶給薄弱學校,促進薄弱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和教師的進步,而薄弱學校的教師到優秀學校去任教,不僅自身可以更新觀念,提高教學水平,還可以把優秀學校的優秀做法帶到薄弱學校,促進學校進步。
跨校任教是一種解決師資短缺問題的做法,比如在美國,由于學校太分散,而且每個學校的規模不大,單獨安排一個美術教師實在是劃不來,因此,就由許多學校共同聘請一個美術教師,負責若干所學校的美術課程教學。類似的做法在國內也出現過,比如以前偏遠山區農村教學點比較多,就由某個教師負責某幾個教學點某門課程的教學工作,上午在甲學校上完課后就趕到另外一個教學點去上課,而教師的工資和人事關系則放到鄉鎮聯校,不具體到某個學校,由聯校發放,考核也由聯校實施。當然這種情況就需要各個學校或教學點合理安排好課表,保證教師不缺課,學生不缺教師。
城鄉結合部小學對美術教師的需求相對偏小,有時候可能一個學校并不需要一個美術教師。因此,跨校任教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法,可以將美術教師的工資和人事關系放到當地教育局,合理安排各個學校的美術課程,工資由教育局發放,并由該學校和教育部門一起負責考核。
城鄉結合部小學美術教師師資隊伍建設需要方方面面群策群力,齊抓共管,共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