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浩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第一小學
就目前情況來看,音樂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中心,把音樂教育禁錮在固定的區域內,使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熱愛音樂的情感受到極大的抑制。小學音樂教育中并沒有廣泛的應用音樂資源,音樂教學資源單一,缺少適用性,大部分音樂教師講音樂教學資源局限在課本、參考書、教學光碟上,教師除教科書外的音樂資源和音樂知識儲備并不充足。而音樂教育的真諦是以音樂為手段,以育人為宗旨。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來愉悅學生身心,創設良好的音樂環境,營造廣闊的音樂空間,從而對小學生的精神起著激勵、凈化、升華的作用。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總結以下經驗。
音樂是一種聲音的藝術、聽覺的藝術。音樂欣賞是以某種音樂作為審美的對象,通過對音樂的細心聆聽,使人從中獲得關于音樂的美的感受,是人們感知、理解音樂、體驗音樂情感的一項音樂實踐活動。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更加強調了音樂感受與鑒賞的重要性,而音樂欣賞課是輔助完成音樂感受與鑒賞教學的重要載體,是提高學生音樂感知能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徑。音樂欣賞課的開設有利于擴大小學生的音樂視野,一些思想性和藝術性較高的歌曲,涉及到的音樂范圍和難度較大,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很難將其唱出來的,但是學生可以通過欣賞音樂領略到其中蘊含的意境。另外,學生通過音樂欣賞課接觸到的音樂內容和題材十分豐富,遠遠超出學生在課堂上會唱的歌曲。通過接觸大量優秀的音樂作品,學生的音樂知識得到了豐富,音樂視野也在無形之中得到了拓寬。例如在教學《草原上》這首音樂語言十分簡練、旋律優美形象的勾勒出一副風和日麗、綠草如茵的草原風光,表達了牧民對家鄉的熱愛和贊美。先讓同學們欣賞音樂,解析蒙古樂器銀色特點、辨別所演奏樂器等,由樂器引入蒙古族的主要情況、認識蒙古族的習俗、文化等,從音樂中感受到藝術。
興趣往往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為了拓展學生的視野,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不斷的豐富教學內容,從而能促進學生音樂視野的拓展。這是因為多媒體信息技術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音樂特點,促進學生認知度的提升,有效的便于師生的教與學。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音樂《歌唱祖國》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首先利用多媒體播放祖國發展的故事視頻,因為是用視頻的方式動態的展示,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在故事的引導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引導學生思考音樂《歌唱祖國》中的歌詞洋溢著幸福美好和對祖國的深深熱愛之情,表達的對國家前程似錦的遠大憧憬,富有氣勢,朗朗上口,結末2句反復,增強氣勢和歌曲的力度美.學生在聽第一遍之后,在教師的帶領下,跟著老師一起唱歌,有效的將多媒體在課堂氛圍活躍中的作用發揮出來。
小學生通常活潑好動,因此老師可以在音樂教學課堂中組織一些小活動,來吸引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活動性是游戲教學的一個基本特征,具備積極活動性的音樂游戲將能更好的發揮游戲教學的作用。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引導學生積極運用肢體感官來感受音樂,使其對音樂有一些基本的認知,同時也是其的表現能力有所提高。音樂游戲正是游戲教學的本質體現。例如在學習歌曲《捉迷藏》時,老師可以讓學生來扮演歌曲中自己喜歡的角色,并演唱屬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部分歌曲。在角色扮演的游戲過程中,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游戲中去,從而對歌曲也產生了興趣,是學生可以輕松的學會這首歌曲。
競爭是提高學生積極主動性的一種有效的手段,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以游戲的方式來進行階段性的小測驗。例如在音樂教學時,老師可以將同學們分組,并將所學過的歌曲在課堂上播放,最先能夠起立唱出歌曲并且能夠說出歌曲的名字孩子所在的隊獲勝,最后獲勝次數最多的隊得到總冠軍并給與獎勵。這樣可以使學生對自己所學過的歌曲進一步鞏固,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音樂游戲的形式多種多樣,在運用這些游戲時,我們不能僅是為了游戲而去游戲,我們真正的目的是要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為培養素質型人才而貢獻一份力。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努力地創設輕松健康愉悅的學習環境,盡可能地使每一個教學步驟都具有樂趣性、啟蒙性、創建性,著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堂理念下的音樂課堂教學,不僅應使學生獲得知識與方法,更應使學生人文素養得到提高,應從生命教育的高度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樣的課堂才是充滿認知情趣,這樣的課堂才能放飛學生的個性,這樣的課堂才能煥發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