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斌
河北唐山市灤南縣教育局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進行,英語教學改革也改變了傳統的對語法和詞匯的過分重視,強調在英語情境中通過激勵機制培養學生的學習英語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充分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利用學生所喜歡的形式,積極地為學生創設學習英語的有利情境,從而增強英語教學的效果。
情境教學應用一些新穎具體的學生喜歡的教具,為學生學習英語創設生動有趣的身邊事物,構建身臨其境的學習氛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有置身于其中的真實感受,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要點的記憶。既能豐富學生的外語語境體驗,又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審美認知,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情境教學能夠改變以前呆板枯燥的傳統教學氛圍,能夠把學生以前根本沒有接觸過的異域文化變得貼近生活,能夠減輕學生的陌生感以及畏難情緒。把學生認為高深莫測的東西變得生動而有趣,在學生面前呈現出異域文化的情境,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把英語學習不再看做是一件難事。同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學生發揮豐富的想象結合創造意識,在頭腦中對所學的英語內容形成多維度的印象,這樣更有利于加深印象鞏固記憶提高學習效果。
在小學階段,學生對英語就有過最表淺的接觸。進入初中英語學習階段,開始接觸一般性的對話,側重于單詞的積累和語法的訓練。因此,教師會更多地采用課本劇和游戲的形式來創設情景教學模式。通過教師創設的英語語境的游戲以及教師結合課本內容編創的課本劇,一般會采用分組練習的方法。這樣可以把學生有效的組織起,能夠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這種分組練習課本劇以及分組游戲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沉浸于英語語境氛圍中,從而培養學生的交流互動能力,以及合作創新的精神。
根據新課標的精神,英語的教學是開發創設英語情境的過程。,而不僅僅是傳遞知識過程。新編的英語教材更多的體現出直觀性和情景性,其內容更貼近學生所喜歡的生活情境。它圖文并茂生動有趣,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學習興趣在很大程度上要老師刻意去培養與引導。例如:去年開學的頭一天,作者在同年級的兩個班分別采用了不同的導入新課的方法,取得了明顯的不同效果。在一個班采用的傳統的教學方法,只是照本宣科向學生講解單詞和領讀,而學生也是機械性的復讀。很明顯,由于學生情緒不高所以效果并不好。而在另一個班,作者先用英語介紹自己,然后用一首簡單的節奏明快的英語歌曲導入新課。教師問學生:這首歌你喜歡嗎?你知道唱的是什么嗎?學好英語你就可以知道。這樣一下子就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節課取得了滿意的教學效果。
初中英語教學,就是要在課堂上向學生創設純粹英語的教學環境。語言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具體而真實的語言環境,每一種語境中的小孩子生來就會母語,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堅持用英語教學,積極為學生創設英語情景。教師要強調學生在課堂上必須用英語會話,即使有錯也不刻意強調不必過多糾正,只要能夠表達意思,只要敢于用英語表達,教師就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與鼓勵。這樣能夠使學生克服畏難情緒,浸潤在這種語言環境中。強迫性激勵機制也能逼迫學生忘記母語,刻意追求用英語去表達。例如:在每節英語課上教師要先一步來到教室門前,向每一位學生用英語提一個有趣的簡單的學生普遍能夠回答的問題,要求學生必須用英語回答。回答對的可以得到獎品進入教室,回答錯的要在同學的幫助下完成。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沉浸于英語情境中。
愛玩好動是學生的天性,游戲是他們普遍喜歡的交流形式,采用游戲的方式進行英語教學正符合學生的心理訴求。游戲本身就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在游戲活動中強烈的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欲望,可以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英語潛能。再加上這種活動本身的活潑有趣,更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例如:采用擊鼓傳花的形式記憶英語單詞。學完一篇課文要求每一位同學制作這篇課文的英語單詞卡片,然后通過擊鼓傳花游戲,卡片傳到誰手里就要念出英語讀音否則就要罰唱,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單詞的記憶。
英語教學,更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只是在教學活動中發揮引導作用,通過為學生創設有利的英語學習情境,引導學生盡快進入英語氛圍中,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學習,提高英語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