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鵬智
邢臺現代職業學校
大數據時代帶來了數據規模的日益增大,這既方便了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而且對人們的數據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中職院校來說,為順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學校要不斷創新計算機教學內容,將大數據技術充分運用到計算機基礎類課程教學過程中,從而全面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綜合技術水平,充分滿足時代發展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中職院校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改革,不僅能夠促進院校教學目標的實現,而且能夠為學生未來就業奠定知識基礎。
就目前中職院校計算機基礎類課程內容來說,其缺乏創新型與針對性,教學內容過于單一,不能根據不同專業設計針對性較強的教學方案,這就不能很好地滿足各專業學生對計算機技術的要求。而教學內容缺乏創新型,不能跟上大數據時代對計算機技術的要求,其教學質量水平明顯過低。
中職院校老師對計算機基礎類課程的教學,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傳授,而不能將理論知識充分運用到實踐過程中,缺乏對學生操作技能的教授,導致學生學習質量不該,動手能力偏低,理論知識的學習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不能達到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
目前,中職院校計算機基礎類課程教學還是采取教師教授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過分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而忽視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缺乏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低,從而影響了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效果。
大數據視閥下,老師要不斷創新其教學模式,借助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運用,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從而有效選擇針對性較強的教學方法,對計算機基礎類教學內容知識要點進行有效總結,分析教學規律,從而保證教育主體主動性作用的發揮。除此以外,老師還可以利用大數據進行篩選和監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優化整合,從而更好地適應中職學生對教學資源的需求,提高老師計算機基礎類課程教學的質量水平,保證中職學生的課程學習能有效運用于其日常生活中,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學校可以通過構建云計算網絡教學平臺,對計算機基礎類課程教學模式進行有效創新。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的構建,可以加強數據資源在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傳輸,增強師生間互動交流。首先,云計算網絡平臺的運用,可以方便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使學生能時刻處于監督狀態下,使數據的存儲與分享更加便捷化,從而促進老師教學目標的實現。其次,網絡教學平臺可以方便學生進行預約考試,使考試安排更加便捷規范化,老師可以摒棄傳統的口述考試安排模式,通過線上就能對考試進行合理安排,達到互利共贏的效果。最后,通過云平臺的運用,教師可以更有效的分析相關教學日志,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制定針對性更強的教學方案,有效提高其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效果。
中職院校老師可以通過運用大數據技術,對計算機基礎性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將知識點作為基本單元,完成學習的在線化與移動化。老師可以將培養大數據思維作為其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基本思想,從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其對問題分析解決的能力。老師要積極劃分課程知識內容模塊,積極運用視頻教學模式,將知識模塊的講解內容錄制視頻,上傳網絡平臺,可以方便學生課后復習觀看,而且對相關模塊教學視頻可以安排測試模塊,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吸收消化[3]。這樣,就可以便能解決老師反復講解的困境,在為老師節約時間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吸收,從而提高老師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質量水平。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使越來越到的資源被分享到網絡平臺之上,為用戶需要提供了方便。學校老師可以通過整合互聯網教學視頻等資源,搜集計算機領域權威教師的教學經驗和其他學校適應性更強的教學方法,在云平臺上進行共享,這樣不僅方便了本校老師的教學,而且能夠給全國各地中職院校提供便利,從而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對不同學校間教學資源的整合,能夠促進計算機基礎教學知識的補充和交叉,提高教學內容的價值含量,促進學生課下能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計算機基礎類課程改革迫在眉睫,只有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才能保證其課程教學跟上時代的步伐,提高計算機基礎類課程教學的質量水平,滿足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需求。學校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發揮教育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構建云計算的網絡教學平臺,不斷創新計算機基礎類課程教學內容,積極利用網絡共享資源信息,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中職院校計算機基礎類課程改革的創新性,提高老師的教育教學水平,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證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