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紅
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第三小學
在當前的小學教育當中,教師對于學生的主體性有著相當大的關注度,并且強調培育小學生的推理能力,以促使小學生的學習更加合理有效,并且要對小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培養小學生的創新精神。數學本身是一門反映現實的學科,而其中的知識也十分注重對各種現實問題的合理解答。教師需要在新時期的教學過程中,進行實時的數學概括和模型構建,并采取一些有效的引導方法,使得學生的實際數學素養得到合理的提升。
小學數學推理是根據當前已知的各種知識和經驗,在一些情境和過程中實時推斷出合理結論的過程。而這種推理需要學生進行實時的觀察、對比、證明等。雖然許多時候的推理也可以出現錯誤的方向,但是并不代表推理在數學學習中沒有實際的效果。學生一旦擁有了較高水平的數學推理能力,在接下來的數學問題解答當中,會表現出強烈的學習積極性。在開展數學推理能力培育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了全新的數學概念,需要優先引導學生進行實時的猜想,發現數學問題當中的解題思路,接著在教師進行講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與自己原來的解題思路進行覆蓋,并加以修繕。最后,教師還需要進行推理能力的拓展,即在學生對現階段數學問題解決的基礎上,提出一些全新的數學問題,鼓勵學生去積極地加以解決。在數學教學培育推理能力的過程中,整體的教學引導應當是發現與猜想之間的聯系,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并不直接對學生講授合理的解題思路,而是由學生進行實際的探究,最終再進行合理的講學,進而使得學生的數學認知得到全面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解題的能力。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實時強調數學思維的嚴密性,另一方面要注重推理結果的準確性,同時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和探究空間,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合理的優化,以實現較高質量的數學教學。
1.以教材為主,注重課外擴展。小學生雖然已經上學了,能夠自己做很多事情,但是他們依舊還是孩子。可能這個時期大多數孩子都不懂得了學習的重要,大部分人知道要好好學習但是卻不能管住自己,因此讓孩子們在玩兒中學習,會達到更好的效果。這樣的話,課外擴展與課內學習同樣重要。十一屆三年中全會以來,本國基礎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盡管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但是本國民眾總體文化水平還不高,為貫徹落實國家和市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政策規定,教育部開始推進教學改革,調整并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提出了能讓學生輕松學習的新要求。對于小學數學中的推理問題,教師應以教材為主,同時注重課外的拓展,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通過講推理故事激發學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生來說,故事是他們的最愛。教師可以通過講一些推理故事,讓學生猜測為什么會是這樣的結果而不是那樣的結果。例如,教師給學生講愛因斯坦的帽子故事。故事情節是這樣的:一個土耳其商人想要找一個十分聰明的人做他的助理,來應聘的有兩個人。商人想要測試一下他們誰更聰明,于是把他們帶到一個漆黑的屋子里,然后商人打開燈,告訴他們桌子上有五頂帽子,其中有兩頂是紅色的,另外三頂是黑色的,商人要把燈關掉,然后把桌子上的帽子的位置弄亂,要求商人和應聘者三人每人摸一頂帽子戴在自己頭上,并將其他兩頂帽子藏起來,然后在商人開燈后讓應聘者猜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顏色。其中應聘者可以看到商人和另一個人帽子的顏色,而看不見自己戴的帽子的顏色。兩個應聘者看到商人戴的帽子顏色為紅色,過了一段時間,一個應聘者說 “我戴的帽子是黑色的”,于是商人認為這個人比較聰明,這個人就被聘了。講完這個故事以后,讓學生們說一說這個被應聘的人是怎么推理的,然后找學生回答,之后再公布答案。答案是這樣的:商人戴的帽子是紅色的,總共有兩頂紅色帽子,若是其中一個應聘者戴的帽子也是紅色,那么另一個應聘者應該馬上就能猜對,但是一段時間后另一個應聘者沒有猜,說明他也不確定自己戴的帽子是什么顏色的,因此說明第一個人的帽子不是紅色的,而是黑色的。因此第一個人就猜對了。雖然推理過程有些難懂,但是將它弄明白后會讓學生恍然大悟,從而激發了學習興趣,還培養了推理能力。
3.利用電子教學設備將抽象問題具體化。數學的推理問題本身比較抽象,很難理解,對于小學生來說,剛剛學數學的他們理解能力并不是很強,因此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能夠有效地幫助他們學好數學。應用電子設備教學,能夠讓一些推理過程等動態化,就如上面的猜帽子顏色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PPT的演示,將每一種情況都通過電子設備演示并記錄下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用PPT演示完之后,再讓學生動手做,讓學生在練習本上過程寫下來,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這道題的印象,還有助于培養他們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
4.積極鼓勵學生進行數學猜想。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學,為了實時提高小學生的推理能力,首先要提高學生的數學猜想能力,因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充分結合數學教學內容,向學生積極介紹各種猜想在數學發展當中的重要作用,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育學生的推理思維。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需要加強對演繹推理的關注,盡可能保障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規律保持較高的一致性,注重于對各種事物的直觀感知,加以實時的操作確認,進而得到正確的數學結論。
在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當中,教師不能夠依舊保持傳統的數學知識傳授思想,而應當加強對數學知識結論的關注度,給予學生最為合理的推理教學引導過程,實時提高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便于培育完善的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