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明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板橋中學,寧夏 吳忠 751100)
中國畫歷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在各地出現,經過歷史的積淀,中國畫已經成為歷史瑰寶,在國際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天人合一”,中國畫在創作中秉承著這種哲學審美,在創作中畫家需要注重畫作的人文精神內涵,表現出人的主體精神,把人的主觀情感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實現主體情感與客觀景物的有機結合,在和諧對應中通過藝術的表達方法展現出人物情感與哲思。
中國畫發展的過程中有一部分畫家在創作時堅持復古繼承派觀念,他們都極力主張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在畫作中要繼承傳統、弘揚古法進行創作,不能讓中國畫丟失傳統的創作元素。但也有很多問題:他們對筆墨技法研究不夠深入,所以不具有一個畫家應具有的深厚的美學修養和豐富的精神內涵,不能真正掌握中國畫內涵,創作的作品比較空洞,表現方式單一,失去了畫作的靈魂。
中國畫是一條鮮明的文脈古跡,注重心靈抒發與寫意,對于傳承這一文化而言,應當先進行“固本”后進行“創新”。然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很多人都覺得外來的東西才是好的,傳統的東西已經不適用于當下社會的發展,價值不大。追求創新無可厚非,但走捷徑拋精華的后果是可悲的,要繼承和發揚國畫的靈魂精髓,不能買櫝還珠,自欺欺人。
堅持在傳統繪畫創作精神內涵上進行創新的畫家,他們的思想都是很好的,真正能夠把延續近千年的中國畫“意象”在夾縫中數出來那必定是畫家中的佼佼者。但當前社會上急功近利的思想影響深遠,創作者為了盡快完成作品實現自己出名的夢想,在創作時臨摹出名的古作,根本不能展現出其自身在創作時真實的情感,所以畫作內涵比較空洞,這也是當代中國畫精神內涵停滯不前的原因之一。
當下社會是經濟社會,中國畫也卷入了市場經濟中,產生很多不良現象。1.商業的市場化藝術作品弄虛作假現象很嚴重,優秀的藝術作品價值無限,這種價值意義,讓很多不法商人開始販賣仿制產品,從中謀利。2.假冒畫家太多,他們的作品價格虛高聽著驚訝,一看作品讓人更驚訝,多數畫家德才兼備以作品征服觀眾,但有部分畫家以欺騙的方式斂財,受到金錢的誘惑,為了滿足客戶需求,不考慮畫作的真正內涵,讓作畫成為自己賺取金錢的手段,不再進行仔細的雕琢和精心的設計,作品低俗,人品低下,貶低打擊別人,想方設法宣傳抬高自己。
為了能夠讓國畫創作達到天人合一的和諧統一,就必須要對作品的內涵精神給予豐富的表現。對畫家的道德情操和文藝修養進行全面培養,這是藝術體現生命規律的根本法則,是對于繪畫創作中的物質與精神的統一性、法則和自由的統一性,做出的哲理化和具體化的闡述。
任何一種事物如果一直墨守成規不加變革,那么被歷史淘汰將是必然趨勢,一個優秀的民族是在繼承和發展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學習的,中國畫也是如此。創新包括材質的創新、精神的創新,畫家要不斷進行思考,深入社會,深入自然,深入人民,敢于挖掘常人不敢挖掘的民俗民風和民族精神,不可以一成不變、毫無新意。我們需要不斷走出去,開闊心胸,挖掘當下的內涵,將其融入自己的畫作中,真正地做到天人合一、完美無瑕。
受利益驅使,很多畫家和不良商人將中國畫推向了世俗、平庸,為了杜絕此類現象,必須加大市場的管理和規范力度。對抄襲行為進行嚴厲的打擊,嚴禁弄虛作假。同時規范中國畫的市場準入制度,建立專門的畫作審核部門,對于一些低質量、惡俗的畫作嚴禁市場流通。應當撤銷、查處部分盜名欺世的假流派、假畫家、假名號,規范藝術市場。讓社會各界監督,使評審機制能夠透明、公平、公正、法制化、專業化,能夠給予高質量畫作及畫家一個良好的市場氛圍。
中國畫代表著國家的精神內涵,我們必須重視中國畫的傳承和發展,將中國畫的精神內涵不斷地發揚光大,使其伴隨時代的發展在舞臺中央永遠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