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華鋒
木雕是民間藝術的產品,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木雕在民間得到充分的發展與升華,它代表的是不同地區的風俗文化,也代表了多數人們的審美價值,對木雕藝術品或是工藝品的分析鑒賞應從不同的角度、不同深度進行,品味其藝術價值與社會價值,挖掘其內在屬性與價值,將傳統文化結合新的學習方式繼承并弘揚。
精湛的雕刻技藝,是一件優秀木雕作品的基礎與前提,通過細膩的刻畫、生動的描繪以及獨特的技藝剝繭抽絲,一步一步地將所要創作的主題刻畫出來,不同的刀法會展現出不同的藝術效果。優秀的技藝是需要不停的磨煉才會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在雕刻過程中所花費的必要的時間,展現的圖案、技巧、細節都是判斷一件木雕藝術品優秀與否的重要標準之一。從流傳至今的傳統木雕來看,我國在木雕上所展現出來的大國“工匠精神”令人嘆為觀止,民間的能工巧匠將雕工技藝發揮得淋漓盡致,無論是刻畫人物動物還是靜態山水都能通過木雕栩栩如生地表達,這是木雕美學的一種魅力,也是我們應當傳承和保留的重要技藝之一。
了解木質,是雕刻之前必須要做的重要事情之一,木頭作為雕刻材料具有獨特風格,木質分為軟硬兩種,質地較軟的木頭更容易雕刻,而木質硬的木頭雕刻上手難度大,同時對刀具磨損程度較高,但是質地堅硬使其更容易進行細微的雕刻,同時也不容易破裂,收藏價值更高。優秀的木雕作品要根據其主題思想選擇不同質地、不同種類的樹木。樹木在自然環境中生長,具有獨特的形狀與紋理,這也是樹木區別于其他材質的重要特點之一,把握每棵樹木的特性,結合雕刻主題進行創作,會使木雕的外在藝術形象特征更加吸引人。
每一件藝術品所要傳達的不僅僅是表面藝術造型所帶給人審美上的愉悅,一件優秀的藝術木雕除了造型美觀之外還要運用豐富的手法對客觀世界進行寫實或夸張,使其具備一定的現實意義,需要在原始的木材中發掘靈感,提升審美的層次。精湛的工藝可以為木雕刻畫出優秀的骨骼,而發人深省的思想才是木雕的靈魂,每件木雕的獨特審美意義都包含著雕刻作者對整件作品的思路與理解,形式與內容、外在與內在的有機統一。優秀的作品可以對更多人有所啟迪,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樹木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如何在選材雕刻后讓它煥發出藝術的生命力,這也是作者獨特審美的意義之一。
傳統木雕多以佛、道等宗教人物為主題,工藝雖精湛但題材受思維局限,創作力有限,不能充分地挖掘到生活中處處存在的一些細微之美。改革開放后,人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巨大的發展,思想觀念也隨之逐漸打開,中國對外交流能力顯著加強。中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啟迪,這也促進了現代木雕的發展,雕刻者在尋找題材上的眼光更為開放,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也更為豐富,在題材選擇上也不拘泥于中國傳統文化,開始在木雕美學上用更為豐富的藝術手段表達對這個世界的客觀認識,以及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表達對這個時代的期盼以及改造。
隨著現代機械技術的發展,雕刻手法從傳統的鑿子發展成為手工與機械合作雕刻,機械雕刻可以精準地把握力度與深度,大大降低了因手工雕刻失誤導致的產品損壞的幾率,同時針對不同樹木的紋理機械切割修整可以更好地塑造整體木雕的真實感與層次感,手工雕刻與機械雕刻沒有孰好孰壞之分,藝術家們在使用傳統鑿刻技術的同時輔之以先進的機械雕刻的技術,讓現代木雕美學的雕法工藝更為精進嫻熟,使更多富有表現力與創造力的工藝品、藝術品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木雕是藝術家們寄托內心情感、表達思想觀念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來源于民間,發展于民間,同時又回饋于民間,傳統木雕美學在技藝、文化內涵等方面雖有著較高的成就,但因其歷史條件等因素仍存在局限性,隨著思想文化開放、科技水平提升,木雕美學也在隨著時代變化不斷前進,涌現出新的優秀作品與成就,在未來也必將獲得更為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