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剛
(鄭州師范學院 音樂與舞蹈學院舞蹈系,河南 鄭州 450000)(DCZ2017011重點11)
當下高等師范院校人才的培養中,對于在校生的校內培養,其課程設置非常注重專業性和原理性,而這種項目的研究非常有必要,可以讓學生校內和校外結合,理論和實踐結合,讓學生在大學期間可以培養出這種探索精神,讓他們知道如何將自己學過的原理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為響應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2018年鄭州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成立“零點兒童舞蹈素養的開發與啟蒙創新性模式研究”項目團隊,在指導老師的引領下,項目團隊開始有計劃、有步驟的探究有創新性的“零基礎兒童的舞蹈素養的開發與啟蒙”。傳統舞蹈課堂教學都是老師教、學生模仿,對于苛刻古板的傳統課堂教育模式而言,不利于開發孩子們的天性,新型的舞蹈素養教育理念需要在時代與社會的進步中不斷革新。
(一)研究內容。此項目立足于非舞蹈特長訓練的零基礎兒童,主要針對舞蹈素養開發與啟蒙的創新性研究,形成多個訓練課例。訓練內容以音樂做媒介,在音樂中陶冶情操、在游戲中體驗快樂、在角色中感受生活、在表演中展開想象,創新思維,塑造健康心理,培養孩子對音樂與舞蹈的情趣,對藝術的敏感性,通過觀察、模仿、體驗、參與、想象、創造等多個環節進而形成音樂、歌唱、游戲、表演、律動為一體的舞蹈素養與啟蒙的開發訓練模式,通過簡單易學,童真童趣的音樂律動,舞劇表演和小舞蹈,啟發兒童認識自己的身體,學會用身體感受音樂、節奏和傳情達意。在快樂的游戲體驗中,學會模仿、觀察、表達和相處,進而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和了解世界,從而培養孩子對音樂的感知,對舞蹈的熱愛,以及用身體語言傳情達意的能力。
(二)研究價值。本項目將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理念落實在實處,并將會把項目研究的理論成果轉化為針對性強的實踐性內容,并結合孩子們喜歡的兒歌、童謠和歌曲創編成一個個有趣、生動的音樂游戲、音樂律動和小舞蹈。每一個訓練舞目都有其明確的訓練目的和方法,在這里舞蹈并不是主要的訓練目的,而是和多種元素結合在一起,讓孩子在一個綜合活動的體驗中獲得心靈的愉悅和心智的成長,為素質教育舞蹈課和基礎教育音樂課的發展提供實踐性經驗和理論分析數據。
國內外類似于此項研究的項目有很多,并且越來越多的教育者認識到舞蹈素養的開發對兒童的心智成長重要性。比如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奧爾夫音樂律動等。比如:呂藝生教授的《素質教育舞蹈》成果叢書“舞蹈是藝術教育不可缺少的內容,舞蹈教育應該面向每一個人,舞蹈素質教育應當成為國民教育體系中的一部分”和尤迪特·弗雷德的《創新兒童舞》 “兒童天生具有運動的欲望,如果我們觀察他們如何沉醉于自己創造的幻想世界便會驚異于他們豐富的表演想象力”中均提到了創新教育的重要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藝術教育是全體學生的,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 素質教育舞蹈也顯現了它應有的完整意義。
針對零基礎兒童舞蹈素養的開發,對于大學生能力培養或傳統教育模式來說是具有挑戰意義,首次接觸到大學生創新實踐項目,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可以不懂但不可以不去做,在此創新項目之前項目組成員都有相應的創新實踐平臺和機遇,從一定程度上已經儲備了一些專業領域的想法和認識,所以有較多的想法和資源來做這個創新項目,而且項目團隊也始終相信會做的更好,在導師團隊指導下項目組發展的更快,大大提升大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且項目研究對在校大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實踐活動。
本項目不拘泥于純粹的舞蹈訓練,而是尋找舞蹈與音樂的關系,舞蹈與節奏的關系,舞蹈與童謠的關系,形成訓練課例,用舞蹈做媒介,在游戲中體驗快樂、在角色里感受生活、在表演中展開想象、創新思維,進而形成音樂、歌曲、游戲、表演、律動為一體的舞蹈素養開發模式。經過實踐,項目組對于零基礎兒童教學有以下幾點看法,如:用游戲和音樂結合,激發孩子對舞蹈的興趣;借助故事情景幫助幼兒理解舞蹈內容;結合兒童的心理特征激發幼兒學習的能動性等。
(一)興趣愛好的培養。一是提前了解每個孩子的家庭,進而了解孩子的特點和性格,找到孩子的興趣點入手,讓孩子對上課感興趣和充滿期待。二是提高教師的自身修養,有親和力,要細心,有耐心,懂得教育學和兒童心理學。三是能設計與舞目相關的游戲和小故事,如中級的《拉鉤鉤》和啟蒙級的《彝家娃娃真幸福》。
(二)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模仿能力,進而培養孩子對舞蹈的感知力。觀察和模仿相輔相成,讓孩子通過思考老師啟發的畫面,觀察老師的動作,想象模仿青蛙的動作,培養孩子從觀察感知到想象模仿,再到體驗外化的過程和能力。
(三)培養孩子的學習力和執行力。這是最具核心價值的能力,讓孩子經過學習,自己獨立完成舞目,真實的表達,不摻假。同時,通過完成課下的思考作業,課下查閱、收集和整理與舞目相關的知識,提高孩子學習力和執行力的培養。
(四)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通過讓孩子思考、學習和不斷地修正動作,到最后準確地表達出舞目的規格和要領,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在這個過程中就訓練了孩子的專注力,同時,還培養了孩子的毅力和吃苦精神。
(五)培養孩子的判斷力和分析能力。通過舞目的學習,培養孩子會對舞目中的內容和要求作出分析和判斷,從而促進這方面孩子判斷力和分析能力的培養。
(六)培養訓練孩子身體協調性。舞蹈訓練的肢體動作屬性很強,民間舞語匯極其豐富多彩,所以,通過學習不同舞目的千姿百態的動作表達,可以使孩子協調性全方位得到提高,這是毋庸置疑的。
(七)培養提高孩子的節奏感。創新性舞蹈教材中有很多多姿多彩的小舞目,無論是兒童舞,還是各式各樣的民族民間風格屬性鮮明的舞目,都有著清晰的節奏,獨特的旋律風格,與眾不同的身體呼吸方式和表達方式,所以通過舞目的學習,使孩子從小就打下良好的樂感和節奏感基礎。
(八)培養協作和合作能力。在舞目的學習中,有很多都是通過小朋友的協作配合完成的,通過同伴之間的協作配合,是孩子學會如何與別人合作和相處,培養孩子的集體意識,樹立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
(九)培養豐富的表現力和身體言說的能力。這是舞目學習的重要功能,通過訓練啟發孩子感性的一面,通過舞目中不同風格的表達、問候、體態、動律、風格、節奏等,培養孩子各種不同的表現力,如一會兒是《郊游》,一會是可愛的《小燕子》,一會兒是富有生活氣息的《跟著老師走走》,一會兒是陽剛陽光的《勇敢的鄂倫春》,每個舞目的內容背后都透射著精心的設計,使孩子們在快樂的學習中培養多角度、多形式的表現力和身體言說的能力。
(十)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教材中的每個舞目都有著豐富的內涵,或是游戲,或是故事,或是生活場面,或是鬼馬精靈的小動物,或是機靈可愛的小朋友,多維度,多畫面的設計,使孩子的想象力在快樂的體驗中無限的展開和釋放,孩子們在一個個小舞目中感悟著,體驗著,創造著,想象力和創造力如同插上了翅膀將無限快樂的飛翔。
(十一)有助于孩子從小“真、善、美”優秀德行的塑造。每個舞目都是一扇窗,引領孩子透過它發現真實美麗的世界,培養孩子熱愛生活、尊敬他人,養成一個善良的品行。學會去發現和感悟真實世界中的美麗和善良,也學會相互間把這種良好的德行傳遞給他人,使孩子從小就塑造出良好的氣質和品格。
對于素質教育下要求所有人全面發展的今天,全民教育和面向全體學生已經成為教育的根本原則,所以《零點兒童舞蹈素養的開發與啟蒙創新性模式研究》就成為當下拓展全體兒童在音樂中舞蹈,在舞蹈中游戲,在表演中想象,在成長中的多元、綜合的基礎教育藝術美育手段和模式。未來,這樣的藝術教育形式將會在更多的基礎教育領域中得到體現和發展,也將會越來越完善,越來越成為基礎教育階段的基本模式和要求。項目組將長期深入展開此領域的研究與探索,完善前期弱項,尋找不足,繼續提高項目成果的功能性、應用性和適用性,優化細節,提升使用價值和社會價值。
通過這次的創新項目實踐使我們在成長收獲了很多實踐經驗,也非常感謝我們的指導教師至始至終給我們非常大的建議,還有我的朋友和同學也竭盡所能的給了我很多實際教學的經驗,而且此項目對于我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提高非常大,對我以后的學習有非同凡響的作用,同時也培養了我的探究精神,使我以后再創新實踐上又多了一次刻苦銘心的經歷經驗。最后,非常感謝漢樂音樂教育連鎖機構和星光舞蹈教育的大力支持,為此項目的前期策劃、準備、實踐、摸索和落地提供了大量的幫助,為同學們的專業實踐和能力培養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