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開義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 長沙 410100)
2018年3月,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影視藝術學院音樂表演專業負責人,在影視藝術學院院長的帶領下,到湖南省演藝集團有限公司進行了與影視藝術學院各專業相關的市場調研。通過湖南省演藝集團董事長吳友云及其工作人員的介紹,我們了解到:
其一,湖南省演藝集團為我國八大文化演藝集團之一。集團發展勢頭良好。集團以“一體兩翼”為發展思路。以“演藝主業為主體”,“藝術教育”和“文旅融合”兩大產業為兩翼。其中,藝術教育已有良好的發展基礎。這是集團將大力發展的一個產業鏈之一。
其二,集團在“走出去”的戰略中,創建了《純粹中國》國際演藝品牌,國際影響力日盛。海外演出市場非常看好。
其三,集團目前與三所高校建立了戰略聯盟,分別完成了一些重大劇目的編創、演出等等。并在課題科研方面進行了合作。校企合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其四,集團非常愿意與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影視藝術學院開展深度合作。董事長倡議首先確立重大合作項目,形成積極的聯動機制,深度挖掘演藝集團與影視藝術學院各專業各自的優勢,利用優勢互補,力求開發出在全國乃至國際上“爆款”的文藝項目。其次,演藝集團希望能夠在藝術培訓市場方面展開校企深度合作。
此次調研訪談,從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而言,本人認為有三個關鍵詞,值得深思。它們分別是:純粹;重基礎訓練;藝術培訓教育。
其一,“純粹”。演藝集團所強調的“純粹”,就是發展純粹的中國文化,在國際間交流、演出,推廣中國文化,進一步提升我國國際影響力。
歌曲演唱課教學內容,也需要以“純粹”來立足。音樂表演專業如果沒有自己的辦學特點,將會很容易被別的兄弟學校所取代,或者被削弱自身的社會影響力。中華音樂文化十分豐富,我們可以找出其中符合本校音樂表演專業辦學能力的其中一兩個面,來作為重要的打造對象,辦出特色。諸如,湖南的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挑選出其中一個作為學習、表演對象;抑或挑選某一個民族、或地域的特色音樂作為學習、表演對象。等等。總之,音樂表演專業需要辦出“純粹”來,使這個專業成為學校的一張“名片”。
其二,“重基礎訓練”。作為高職專科音樂表演專業學生而言,所有學生,其音樂基本技能、基礎理論都是非常薄弱的。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所有專業理論課、專業技能課,都應該是在高度重視全體學生的基礎訓練為前提的。尤其是在聲樂訓練方面,一定要弱化所謂的“民族、美聲、流行唱法”的發聲概念。因為,優美的歌唱,都是建立在以下共性基礎之上的:①良好的音準、②準確的節奏、③良好的氣息支持、④良好的共鳴通道、⑤清晰的歌唱語言、等等。聲樂訓練,應該是以強化這些共性基本功為第一要務。
授課模式需要修改,需要回歸到一對一的授課模式。聲樂課開課形式,是與“重基礎訓練”的宗旨相悖的。這些學生,本身基礎就十分薄弱,按理,聲樂教學,應該更多的給予學生訓練時間,然而,學校為了控制辦學成本,把主要課程聲樂,改為了3人小組課的授課模式。這種小組課的授課模式,對于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而言,是毫無合理性的。無論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歌唱能力多么差,學校都沒有任何理由削弱他們接受訓練的時間,因為學生是按照音樂表演專業的學費標準繳納了學費的。學校理應給學生提供這個專業最起碼的服務。
需要增加專業的音樂舞臺表演教師。一直沒有合適的舞臺歌唱表演方面的表演教師,這也嚴重制約了音樂表演專業的更好發展。雖然目前設有《形體舞蹈》、《表演基礎》的課程,然而,由于授課教師是舞蹈教師及影視表演教師,其自身對歌唱舞臺表演了解不夠,直接導致教師的授課內容與形式,不符合音樂表演專業舞臺表演的要求,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
其三,“藝術培訓教育”。學生的就業目標,可分成三個層次,①演員:演唱(演奏)水平、自身形象俱佳的學生,考慮進入專業表演團體從事表演工作。這是少數同學的就業方向;②藝術培訓教育工作者:對于演唱(演奏)水平良好的學員,可以從事藝術培訓教育工作。這是大部分學生的就業方向;③文化藝術管理員:對于少數同學在演唱(演奏)方面確實存在能力不足的,可以考慮在文化藝術管理方面發展。
綜上所述,高職專科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需要立足于“純粹”的中國文化教學,重視基礎訓練,主要以“藝術培訓教育”市場為就業方向,對課程做出合理調整與增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