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亞/貴州醫科大學
團隊認同感是指許多個體用他們共同的目標來代替他們各自的自我理想,從而認同彼此,認同團隊目標,團隊認同感能夠促使成員自覺的增強為團隊服務的傾向。根據對貴州醫科大學200名在校醫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23%的人沒有參加任何社團或組織,希望更多的時間花在自己的學業上;16%的人對他們所處團隊的團隊目標認識模糊;35%的人表示對于團隊活動會根據活動內容選擇是否參加,或不情愿地參加。
團隊歸屬感是指個體感覺到被團隊需要及被接納的一種心理感受,能夠在團隊里感到溫暖、安定。團隊歸屬感強烈的人能夠清晰認識到自己在團隊中的位置及作用,并積極的參與團隊活動,渴望做出貢獻,希望和同伴呆在一起。問卷調查結果顯示,19%的人表示自己所處的團隊是溫暖的家,心靈的歸屬;31%的人認為有一點歸屬感;18%的人認為可有可無,歸屬感不強;32%的人表示沒有感覺。
團隊榮譽感是一種熱愛團隊、樂意為團隊做貢獻、爭榮譽的情感,個體能夠自覺地意識到自己作為某個團隊成員的尊嚴和榮耀,熱愛團隊,珍惜團隊榮譽。問卷調查顯示,當個體所在的團隊受到表揚時,68%的人感到光榮、自豪、高興,想告訴別人;18%的人認為沒自己的功勞,不實在;14%的人沒有特別感覺。如果說這個團隊需要個體完成某項工作時,65%的人不情愿;26%的人表示要看工作內容自己是否感興趣;9%的人表示很樂意。
對醫學生的培養我國一直采取的是“專門型”人才培養模式,致力于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目前我國醫學教育也是注重培養醫學生的知識能力。此種模式下,醫學生個人層面上,易造成專業口徑狹窄,知識結構單一,視野局限,綜合能力薄弱;醫學院校層面上,易導致一切服務于專業,一切為了專業,忽視精神品質、道德品質的培養,在醫學生的團隊意識培育上也較為欠缺。
第一,過分強調自我保護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教育當然是必需的,但過分強調易使孩子難以信任他人。第二,過分強調自我利益維護,易導致孩子比較自我甚至自私、功利。第三,過分強調學習成績和分數,甚至讓孩子以為只要取得好成績其他都不重要。第四,對子女抱有高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強,醫學生面臨繁重的學業任務及同學間的競爭壓力,難以考慮與他人如何協作。
社會這個大熔爐包羅萬象,各種思想混雜其中,良莠不齊。市場經濟下的利益驅動原則和過度推崇務實精神、實際效益容易導致利己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價值取向功利化,以及浮躁和急于求成的心態,這些不良思想的消極影響不言而喻,對醫學生的團隊意識培育也有影響。
高校學生社團是學生因興趣愛好相同而主動結成的趣緣團隊,這種趣緣團隊以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為紐帶來維系團隊運作,正因為有興趣這個強有力的紐帶,團隊成員對其所在團隊大多有先天的認同感。當前貴州醫科大學共有32個學生社團,包括足球社、羽毛球社、舞蹈社、輪滑社等等。利用好這些社團,增強醫學生對趣緣團隊的認同感,是醫學生團隊意識培育的重要渠道。
宿舍作為醫學生集體生活的重要場所,是一種典型的生活團隊,是“第二個家”。由于成員聯系緊密,相處多,粘合性強,也更容易產生矛盾。一個宿舍中,成員大多來自不同地方,生活習慣不盡相同,性格喜好不一,日常相處便是一門學問。各成員能夠在共同生活與磨合的過程中增進彼此間的感情,學會與他人相處,宿舍就像一個小家庭,讓人感到溫暖、可靠、安心,進而讓團隊成員體會到歸屬感。
班級是大學生在校最基本的歸屬單位,每個學生都是在班級這個團隊中開展自己的學習生活。充分利用班級這種團隊形式,培育醫學生對班級團隊的榮譽感,是醫學院校開展醫學生團隊意識培育的必要手段和關鍵環節。通過班級的團隊活動,醫學生能夠提升團隊榮譽感,能夠從中受到教育、得到啟發,能夠在活動中認識到團結互助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陳一星.團隊建設研究·以大學生為例[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
[2]何懷偉.試析高等院校醫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J].西北醫學教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