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麗霞
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通安小學
在當今素質教育形勢下,如何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培養小學生健康的身心素質,是擺在每一個小學體育教師面前的重要任務。我認為體育教學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科學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給兒童以情緒的滿足,有利于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好動、愛新鮮,厭煩過多的重復練習,因此教學手段要多樣化,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推遲疲勞的出現。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由于較長時間練習某一個動作而感到枯躁,教師可采用游戲法和比賽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此外,還應做到生動形象的講解和準確的動作示范,教學方法力求多樣化、興趣化,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體育課上得生動活潑。
小學體育教學中很好地運用游戲教材,充分發揮游戲教材的教育因素,對完成體育教學任務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游戲具有趣味性和競爭性,對小學生有較大的吸引力,體育游戲是小學生喜愛的體育教材之一。體育教師應適當地采用游戲方法進行教學,在課的開始和結束階段,采用游戲法對集中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有利于課的順利進行。小學階段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是興奮占優勢,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單調的練習容易產生疲勞,因此,要采用變換游戲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學,使每一個游戲都能吸引住學生。通過游戲,提高小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是小學生體育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全球信息資源的共享,使全球化加速,國際間、區域間合作加強,廣闊的空間性、快速的時效性。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深刻的變化。未來社會的快節奏、高時效、高技術密集型的生活方式,使人們心理緊張加劇,體力耗能降低,體腦倒置。為補償這種偏差,緩解腦力緊張,人們對體育活動的要求提高。不僅要求體育活動能鍛煉肌肉,更希望其能訓練心臟,增強心力,消除心腦緊張。因此,體育的趣味性增加,快樂體育成為主流,體育的藝術性提高。人們可以從身體活動中得到美感,享受身體的愉悅:體育的自然性增強,出于對于人與自然和諧的需要,人們渴望回自然,返樸歸真。古老的、隨意的、簡單的戶外活動如爬山、林間漫步等形式愈加受到人們喜好:同時體育的冒險性加大,在大自然中盡情展示自己,既享受自然的婍妮風光,又體驗戰勝自然的快感,在大自然中煉就機體、陶治性情。以致于新型的運動項目不斷出現。具有流行性社會所提供的信息共享,使人們能很快接收大量的、各式各樣的快樂運動形式,古典的、現代的、國際的、民族的,只要感興趣就可模仿、學習、并且通過媒體傳播,形式一陣“熱潮,流行開來,如曾在我國出現過的氣功熱、呼啦圈熱”等。快樂體育把體育學習建立在自身愿望需求與社會責任感相結合的基礎上,它的內在樂趣和豐富的情感被視為學習的內容與追求的目標。學生能以濃厚的興趣,持久的意志力調整自己的學習與練身行為;且學生的個性受到尊重,并能及時充分的發展,在整個學活動中保持良好情緒,并能不斷獲得快樂的運動體驗與快樂的成功體驗。
身體素質是人體在運動中所表現的各種機能能力,它是衡量體質狀況的重要標志。身體素質包括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和柔韌五個方面。調查結果顯示,我省中小學生在耐力、柔韌和力量素質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上好體育課,對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小學體育教學應重視全面地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少年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力量素質是指肌肉緊張或收縮時所表現的一種能力。兒童各年齡階段都可進行力量練習,但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要與成人有區別。少年兒童時期,由于肌纖維較細,蛋白質含量較少,中樞神經系統的協調功能還欠完善,肌肉群的活動不協調,加之少年兒童長度的發育領先寬度和體重的發育,所以力量素質較差。在力量練習中,應采用負荷較輕、動作較快的練習,或中等負荷的練習,適宜做速度性力量練習,以提高神經系統對肌肉運動單位的動員能力,改善肌肉協調工作的能力,避免過重的負荷練習和過長時間的靜力緊張練習,以防引起關節損傷,抑制骨骼生長。
速度素質是人體進行快速運動的能力。少年兒童時期,由于大腦皮質興奮性和提高過程靈活性高、反應快,所以小學階段是發展速度素質的良好時期。在體育教學中,可以適當安排一些頻率高和反應速度快的教學手段。短跑可以很好地發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質,宜于少年兒童練習,但在具體安排中應科學地控制練習的強度、距離的長短、重復的次數和間隔的時間。另外,在固定跑臺上練習跑步時,對技術有一定的要求,小學生不宜采用。
耐力素質是指人體長時間進行肌肉活動的能力,也可看作是抗疲勞的能力。耐力素質在少年兒童身體素質自然發展過程中,是較薄弱的環節。目前我市小學生耐力明顯下降,令人十分擔憂。體育教師不能不進行耐力練習,但也不要過多地進行耐力練習,耐力練習應作為全面身體素質練習的一個必要方面安排在計劃之中,但必須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運動距離,適當合理地安排中等強度的耐力練習,并有間歇地逐步延長持續時間,以便發展耐力素質。
靈敏素質是指人體迅速改變體位、轉換動作、變換身體姿勢和方向的能力。靈敏與人體對空間定位和對時間感覺的能力有關,也和速度與力量素質的發展有關。靈敏是一種綜合素質,在體育教學中可采用活動性游戲和各種基本體操等方式,以促進靈敏素質的發展。
柔韌素質是指運動時各關節的活動幅度或范圍。少年兒童關節的關節軟骨較厚,關節囊和韌帶的伸展性大,關節的運動幅度大于成人,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應注意發展柔韌性的練習。年齡越小,柔韌性越好,根據素質發展的這一年齡特征,發展柔韌素質應從小抓起,與此同時,還應注意柔韌性與肌肉力量的相互關系,如年齡小做體操中難度較大動作的能力差,主要原因不是柔韌性差,而是軀干伸肌力量不足所致。
身體素質雖然是通過人體各種基本活動和動作所表現出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和柔韌等方面的能力,但也是人體內在綜合機能的集中反映,因此,身體素質的狀況是衡量小學生體質強弱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少年兒童來說,機體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單一的練習會造成機體發展不均衡,體育教師應采用全面發展的身體練習,以利于他們身體各種活動能力和身體素質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