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付生
邯鄲冀南新區南城鄉學區東南城中心學校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在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多媒體技術集聲音、圖片、動畫、音樂和視頻等為一體,能夠將學生的視聽感官系統調動起來,讓課堂教學不再枯燥、乏味,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有趣的教學環境。對此,教師要盡快轉變思想觀念,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高效學習語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媒體設備也已經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并且憑借著其獨有的聲音,圖片,和動畫等優勢,使得教師的教學有了很大的改變,特別是對教學情境的促進作用尤為突出。教學情境一直都是語文教師所追求的一項重要的東西,因為有了一個好的學習情境意味著學生們就有了一個好的學習氛圍。而多媒體教學有助于教師在課堂上構建教學情境并且激發出學生主觀探求的欲望,讓學生能夠被教師利用多媒體所構建的教學情境深深的吸引從而積極的參與課堂學習。實踐證明視頻以及動畫的共同作用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激發出學生內心的情感,使學生能夠結合剛剛看到的畫面去閱讀文章,形成了動靜結合的有利于學生理解的教學。所以說多媒體教學會使得小學語文教學取得一個非常好的成效。
教師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不僅僅可以自己使用,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設備進行學習交流。教師可以在課前提前給學生布置好要討論的內容,然后學生在課下自己準備資料,然后學生將自己準備的內容帶到課堂上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其他同學并和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學生日漸成熟的思想會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很有幫助。在教師的培養下,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也會有很大的提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興趣,才會在語文學習中投入自己的精力。教師在通過多媒體教學時,要提前進行教學設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多應用一些圖像聲音等影像資料來進行知識的講授,這種講授方式學生也一定樂于接受。這樣老師和學生都能從中受益,師生之間共同合作,學習效率一定會有大大的提高。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突破教學的重點,是每個教師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多媒體技術具備綜合處理與控制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和圖像等方面的優勢,能夠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說服力與真切感較強。小學語文教師要將多媒體技術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適時為學生進行點撥講解,這樣可以幫助學生輕松理解與把握教學內容,有效突破課堂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例如:在課文《日月潭的傳說》教學中,重難點是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敬重為民除害英雄的思想情感。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以動畫的形式將日月潭全方位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感受到日月潭胡湖面遼闊、潭水清澈、景美如畫等,并引出日月潭的動人傳說。在學習完以后,教師要讓學生試著復述課文,注意要加上自己的體會和想像用自己的話來復述。教學結束后,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網上收集有關日月潭的資料,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在傳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只是簡單的將知識灌輸給學生,注重講解現成的理解,忽視了傳授方法與獲得結論的過程,這樣學生掌握的知識很不牢固,也未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以后,再為學生呈現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和動畫等多種教學信息以后,還讓學生利用多種感知獲取相關知識,提升了認識的效果[2]。這樣學生可以輕松理解到課文中很多難以講解清楚的含義,把抽象、復雜的知識轉化為簡單的信息,通過思維過程的展示,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實現知識的內化。
例如:在課文《九色鹿》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同時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解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之后教師為學生播放動畫視頻,讓學生更加清楚的了解這個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接下來,教師要問學生:“動畫中一共出現了幾個人物呢?他們分別有什么特點呢?哪個人物給你的印象最深刻呢?”這樣一來,很快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整個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能夠真正進入知識探究的情境。學生在獨立思考教師提出問題的時候,思維能力將獲得發展,實現了知識的理解與鞏固,知識也能得到內化。
綜上所述,多媒體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可以為教學帶來很大的便利,即使它有很多優于傳統教學的地方,但是身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多媒體教學只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輔助教學方法,這種運用現代技術的方法永遠不能替代傳統教學方法,它只是對傳統方法的完善和補充。我們能做的就只有將這兩種教學方法相結合,讓多媒體教學發揮出它最大的優勢,以學生為中心,讓老師和學生都能從中受益,師生才能共同進步。希望有了多媒體教學的幫助,學生能在語文學習中感受到無比的快樂,學習成績有很大的飛躍,語文素養也有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