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伍
湖南省龍山縣第一小學
關鍵字:小學語文;創新教學;策略分析
實現小學語文創新教學,并不只是單一地轉變教學模式,而要從各個環節不斷深入,為小學語文教學注入新鮮血液,呈現嶄新的面貌。因此,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深刻理解創新教學的目的與要求,結合當前的實際教學情況,對主要問題進行客觀分析,研究可行的改革策略,用創新的觀點看待各個環節,讓小學語文教學徹底改頭換面。
在過去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開展教學的參考對象主要是教案,這樣的教學模式是比較機械和呆板的。而實現創新教學,教師要以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學習取向為參考對象。比如,在進行《桂林山水》的教學時,教師需要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文章,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然而,如果只是機械地分析文章內容,則很容易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那么,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圖片和視頻等素材。面對這些活動的畫面,學生表現得更加主動積極。并且,將文字內容與實際畫面結合起來,有助于實現圖文并茂,讓語文課堂結構更加立體。再比如,學生在記憶古詩詞時,教師都在用死記硬背的方式要求學生完成任務。而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取向,用簡單趣味的小游戲實現學生對詩詞的理解性記憶。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這樣的方式,以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學習取向為參考對象,讓教學過程更加具有針對性。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是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很難達到這樣的目標。在創新教學觀點的支持下,教師要嘗試構建情境化課堂,引導學生進入閱讀文本中思考與感悟。就以《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學為例,這篇童話故事不只是簡單地要求學生了解故事情節,而要從這樣的故事中收獲啟發。于是,教師根據故事內容引用多方面的教學素材,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以直觀的角度了解故事的發展,更真切地感受小女孩的經歷。隨著故事情節逐步深入,小女孩點燃了最后一根火柴,自己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學生在這一刻也得到更好的啟發,能夠從故事中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慘經歷。這時,教師則能夠順勢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談一談從小女孩的悲慘故事中理解了什么。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觀點,說道:“我們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對身邊的弱勢群體提供幫助。”這樣一來,既深化了學生的文章的理解,也從精神文明建設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引導,促進學生取得全面發展。通過這樣的方式,積極構建情境化課堂,讓學生感受真實的文章情景,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在實現小學語文創新教學的過程中,促進個性化發展的進程也是重要的教學思想。那么,教師要用精彩有趣的教學活動來組織小學語文教學,讓小學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光彩。就以《論語》的教學為例,這一章節主要引導學生感受儒家經典的精髓,從中收獲啟發。為了真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要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能夠組織多樣的國學誦讀活動。比如,組織學生參與到國學研討中,拋開教材上的內容,要求學生從課外閱讀中收集相關資料,完成自主學習,并且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不僅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也讓學生從國學經典中收獲啟發。再比如,教師可以截取國學經典中的一些小故事,要求學生用表演的形式呈現這些故事。這樣別具一格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耳目一新,表現得更加主動積極。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突破傳統教學的限制,組織多樣的教學活動,促進小學語文實現個性化發展。
教學方法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理論知識,也是一項重要的工具。為此,加強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運用,進一步促進了創新教學的實現。比如,針對學生學習能力有限的弱點,教師可以利用合作教學法,引導學生集思廣益,用合作的形式突破學習難點。在古詩詞教學中,由于學生文言文基礎知識掌握不夠,常常出現理解障礙。于是,教師以小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當中,學生從不同的方面獲取學習資料,掃清閱讀和理解的障礙。接著,則根據詩詞的思想情感進行討論,各自提出觀點,從而不斷活躍思維,得到正確的結論。再比如,針對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教師可以用教學游戲組織知識教學。在生字詞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根據學習內容編制簡單的口訣,學生從字詞的結構出發進行觀察和研究,能夠用簡單的口訣實現有效記憶。通過這樣的方式,加強多元化教學法的運用,為教學活動的組織提供支持。
實現創新教學應該是徹徹底底的,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環節。那么,設計創新型的課后作業也是教師的重要任務。比如,在閱讀教學中,不再要求學生簡單地完成閱讀題,而能夠要求學生在課后完成課外閱讀,用讀書筆記的形式總結閱讀學習成果。讀書筆記的形式不再受到過多的限制,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概括和總結能力。同時,要求學生談一談閱讀體驗,深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真正鍛煉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比如,在寫作教學中,教師不再直接為學生設定寫作主題,并且規定寫作模板。而能夠要求學生以最近的熱點事件為探討話題,進行簡單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真正突出寫作教學的價值,提升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設計創新型的課后作業,改變過去的課后學習格局。促進學生不斷取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