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靈
五華縣安流中學
一個成功的高中班主任,既是一個教育家又是一個藝術家,但又遠遠高出其他的藝術家因為它的作品不是靜止的沒有生命力的作品,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更是會給社會創造無窮財富和價值的人。那么如何處理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呢?通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我認為,班主任與學生不應該再是傳統型的師生關系,而應該成為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即朋友關系。
為了建立這種理想的師生關系,很多老師都在努力,但效果不佳。為此本人通過查閱資料和實踐的總結,認為可從以下方面來建立朋友型師生關系:
首先,要求老師和學生要平等,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權利。有一句名言:要想了解孩子的感受,就請你蹲下來。我們常說老師要走近學生,什么叫“走近”?所謂走近學生,也就是指教師要主動地去了解學生,“走進”學生,真正融入其中,成為他們中的一員。而要成為孩子當中的一員,我們就必須“蹲下來”或是“坐下來”。只有當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屈尊”一下,真正“蹲下來”或是“坐下來”之后,用“平行”的眼光“面對面”的和學生交流溝通,我們才會明白我們的“教育”同孩子們之間的距離何在,我們也才能依稀看出我們苦口婆心所施予他們的教育,為什么實效性總是難盡如人意!我們和學生談話時,不妨先在辦公室里準備幾把椅子,那倒不是防止學生累著,那是對學生的尊重!要不然,大家就都站著!我們不僅需要考慮整個教育教學過程的運作,我們自己的需要,還應該考慮學生的需要和權利。我們不能把自己老師的權威看得比學生的權利更重要。即使在學生的愿望與我們的想法發生沖突時,我們不再是憑借自己老師的權威強迫學生服從,我們應該傾聽他們,用恰當的方式來處理和學生之間的沖突。
一個班上幾十名學生,他們的知識能力性格愛好各不相同,有熱情開朗的,如歌;有活潑好動的,如舞;有敏感聰慧的,如詩;有多才多藝的,如畫;這些學生構成了一個氣象萬千充滿活力的世界,也使學校因了學生的存在而獲得了勃勃生氣。作為學生的朋友,意味著我們愿意分享學生的感受,不論那感受是酸是甜是苦是辣,我們都愿意耐下心來聽。這意味著我們真正把學生當成“人”,因為只有人,才是充滿感情并且需要他人理解的。師生之間彼此接納、欣賞、尊重和鼓勵的氛圍,心靈的開放,才是真正的教育,并將使教育過程成為互動的過程。在這種互動的過程中,我們實實在在地看到學生的成長,而我們自己也在這種互動中得到豐富和完善。
其次,老師要能夠平等地和學生探討問題成為學生的學習伙伴,與他們一起思考、交流切磋,也許他們的看法很幼稚,但我們不應該嘲笑;也許他們的看法和我們南轅北轍,但我們不會強迫他們接受我們的觀點。正是在這種交流中,學生獲得了珍視,而不是輕視,不是蔑視,這種珍視是他們茁壯成長的資源與養分我想,有時候,我們甚至可以與學生打成一片有一次出游,我們玩水槍,我被學生打得渾身都濕了!我笑得那么舒暢,調皮的學生們笑那得更是舒暢!你會覺得失去了師道尊嚴嗎?我覺得,我從此得到了更多的尊敬。
再次,老師要影響學生,讓學生們走正路但不能用繩子拴著他們,強迫他們按照我們指的方向走。我們應該把自己的手伸出來,告訴他們:我在這里,隨時愿意幫助你!同樣的一本書,同樣的一個哲理,同樣的一個觀念,不同的人所說的所做的,對人的影響不一樣。影響有深淺遠近,驀然回首,我們審視自己,在我們品質中的優秀部分,有著我們幾多教師的影子。
最后,老師面臨的最重大的考驗是,我們是老師,可我們首先是人,作為人,我們也經常有犯錯誤的時候,在激烈變革的社會中,我們也常常不知所措。我們要能夠承認自己不完美,承認自己會犯錯誤,愿意不斷學習,包括向學生學習,和學生共同成長。這時候,作為老師,我們需要更多的勇氣、更多的自信、更多的智慧、更多的耐心。不要期望一下子解決所有的問題,我們不是神仙,更不必神化自己的形象。思想教育不是西醫看病,更是中藥的調理;不是濤浪滾滾,更是以一溪清泉滋潤萬物。
當老師真正成為學生的朋友時,才可能置身學生中間,才能體會到他們有多么廣闊、豐富的內心世界,他們多么渴望與老師、與更多的人、與更寬的世界交流。如果學生因為老師的存在而感到愉快、開心,那么,我們的教育就邁開了成功的步伐。老師最得意的時候,是學生不把老師當老師的時候,這是教師的一種境界。教育本身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育本來就應該是一種溫馨,是一種生命與靈魂之間的交流。如果教育未能觸及到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成其為教育,因為教育的智慧是有靈魂的教育。如果我們成為學生的朋友,學生們與我們之間能夠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和理解,學生和我們站在平等的基礎上,共同學習,那么我們一定能營造新時代教育的新天地與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