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智利
貴州省都勻市第七完全小學
興趣、知識和能力是現代小學生最需要的,也是我們英語教師所追求的。隨著小學英語課改的進一步深化,實施課堂有效教學,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越來越被廣大教師重視。本文就如何構建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談幾點自己的做法,以便與同行商榷。
一個好的開端可以給學生帶來親切的感受;富有藝術性的開端,可以使學生自然地進入新知識的境界,并能激發學生積極學習的情感、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樂學,愛學,因此教師要巧設開頭,先聲奪人,用最短的時間把學生帶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小學英語導入新課的方法很多,沒有固定的模式,我們要依據一定的教學任務和內容,學生的年齡和心理需求,靈活多變的加以運用。我經常采用:(1)歌曲式導入,(2)提問式導入,(3)簡筆畫式導入,(4)圖片、課件電教手段導入,(5)懸念式導入,(6)復習式導入,(7)游戲式導入等。如在教學生“what’s this?It’s a…”時,可以利用圖片先用已經學句型復習以前學過的單詞,如book,pen,dog,bike等,通過出示圖片、玩具和實物,請幾組同學依次用 This is a…句型進行復習。然后自問自答引出what’s this?It’s a…句型。在學生基本掌握這一句型結構后再引出單詞panda和 tiger。
兼收并蓄、集各家所長,采用綜合的教學路子。情景法、視聽法、直接法、結構法、功能法(交際法)、全身反應法、沉浸法、折衷法、綜合法等,只要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都可以采納。
創設情景、相互交流、激勵情意,啟發學習動機,樹立學習信心。教師要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課文創設栩栩如生的情景,如打電話、購物、生日聚會、野餐、旅游、問路、看病等,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每當孩子們進入角色,成功地做成一件事,他們便情不自禁,喜形于色,因此興趣倍增、信心加強,動機和情意受到了很大的激勵。
練習形式多種多樣,手、腦、口、耳、眼、肢、體并用,靜態、動態結合,基本功操練與自由練習結合,單項和綜合練習結合。通過大量的實踐,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和拼讀的基礎,并能用英語表情達意,開展簡單的交流活動。
設計任務型活動,開放空間,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創造思維。這類活動,可以自始至終引導學生通過完成具體任務活動來學習語言,讓學生為了特定的學習目的去進行特定的語言活動,通過完成特定的交際任務來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課堂上所設計的任務一般都要給一些語境 (圖示或文字說明)和詞語提示,但要給學生留有思考和想象的空間,啟發學生動腦思考,這不僅有利于發展他們的求同思維,更有利于發展他們的求異思維。
短時間、高頻率、保證學生多次接觸英語和足夠的實踐量。由于小學英語課每周僅可能有2-3課時,為保證讓學生多一些接觸英語,可把一整節課安排多種聽、說、讀、寫。
開展兩人小組、多人小組、成行、成排、半班等多種形式的活動。這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特點之一。只有開展這些活動才能使每一個學生充分地參與課堂實踐,才能體現出語言的交際性,才能實現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
要重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每個學生取得的成績及點滴進步都予以肯定。可采用多種表揚和獎勵的方式,如:我在上課時給認真聽講的學生的書上畫上五角星,或在其桌面上貼上彩色五角星,并將每節課時英語學得好一點的學生指命為當天的小老師,并加兩顆紅五星,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利用小學生的好勝心理,在平常教學時,讓他們用所學知識分組比賽,并由教師或其他同學給予評分,這也能促使他們更加認真聽講。
一堂成功的小學英語課不僅要有妙趣橫生的開頭,獨具匠心的教學設計,異彩紛呈的教學活動,還有畫龍點睛,耐人尋味的結尾。有效的課堂小結有利于學生構建知識的聯系,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理清學習思路,鞏固學習的效果。課堂小結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直接式、懸念式、歸納式、探究式、練習式、學以致用式等,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興趣和掌握情況而定。針對學生的疑難處、知識的關鍵處、后續學習的連接處而展開,要通過課堂小結活動鞏固新知、感受成功、增強信心,感受英語學習的快樂。
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不僅要充分體現新理念“以學生為中心,真正成為學習英語的小主人;而且還要使教學活動的設計符合新理念下的教學目標與要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在多元化評價中形成持久的學習動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學習成功的愉悅,以完善和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