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維剛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玉成鄉回龍九年義務教育學校
小學階段的學生是最天真爛漫的時候,也是接受教育知識和思想行為最容易受到影響的階段。國家要培養道德素質高超的社會人才,好的教育還得從小開始,孩子需要從小就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小學語文的課文都是國家教育部經過精挑細選出來的。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結合他們的天性制造相應的活躍的課堂氛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氛圍。
好的教學方法是達到學科有效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課前短短幾分鐘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是考驗教師的自身素養和領導組織能力的時候,為此,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己。課前導入要讓學生留下好印象,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小學語文而言,一個有趣的課前導入是讓學生快速進入課堂主題的好方法。教師結合將要授課的文章,講一個故事或笑話,亦或是一起唱一首歌,無論做什么樣的課前導入,導入里要包含文章旨意,在導入時設置懸念性的問題,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講述時運用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肢體動作,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開啟學生的思維模式,好的課堂由好的導入開始。
教師在教學中如果用一氣呵成、平淡的語言講課,課堂太過枯燥乏味,有可能會讓學生分散注意力或是精神疲勞,就導致學生會做自己的事,或是和別人交流,亦或是昏昏欲睡。而適時適度的幽默會猶如悶熱時吹來的一縷清風,可以提神,解除學生的精神疲勞狀態,進入輕松愜意的學習氛圍,集中注意力重回課堂。相反,如果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上一味的追求幽默風趣,可能會導致課堂氛圍太過活躍而失控,讓本來就有玩心的小學生產生更多的娛樂心里,注意力不在聽課上,而是在尋求如何娛樂的點上。這樣的幽默風趣會適得其反,所以要適時適度的使用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氛圍和教學效率。
長期以來,傳統的課堂教學就是以教師為主,一堂課下來幾乎都是老師在不停的講,學生一直聽,這樣的效果就是老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聽得一臉麻木,更主要的是學生沒有思考空間。學生被老師牽著鼻子走,沒有通過自己對知識點的思考,不能對知識內容深刻理解和鞏固,故如風過境,知識很快就被忘了,這種傳統的教學課堂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教學課堂的弊端漸漸地被現在的優勢教學取締。實踐是學好語文的有效方法之一。優質的課堂就應該是盡量讓學生自主交流和思考,把學生進行分組,既可以讓學生養成自主思考的習慣,也可以讓他們互相溝通,加深情感,促進學習的主動性。設置有建設性和探索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提問和回答問題,用小獎品激起學生的熱情和興趣,課堂上的老師不唱“獨角戲”,學生不做“旁觀者”。
微笑授課是營造良好課堂氣氛簡單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當然,這種微笑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而不是敷衍造作、虛假的。這樣充滿洋溢微笑的課堂氛圍和教學質量絕對好于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和教學質量。
眾多教師中,總會有教師帶情緒上課,甚至把氣撒到學生身上,這樣的課堂用于任何階段的學生,都會讓學生反感,厭棄學習該學科。何況是小學語文課堂。學生們面對一張總是板著臉的面孔,而那張面孔的主人還想著在學生面前樹立威嚴感,這樣在教師和學生無形間會產生隔閡。教師的威嚴不是來自嚴肅的面孔,而是來自于學問和修養的自信,用能力的魅力來征服學生,也是學生樂于接受的。用板著面孔和給學生施壓的方式要求學生,或許會有一點點效果,但效果不會長久,也會讓學生反感。
活躍和歡快的課堂氛圍離不開老師和顏悅色的授課方式。為了建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教師要在課堂上盡可能多的和學生互動,比如說,問某某學生:“你喜歡玩什么啊?你的愛好是什么啊?”等等之類的能縮小老師與學生之間距離的話,那么,學生不會覺得老師死板難接觸,學生自然會和老師交流、和諧的互動。而且語文課堂就不會變得枯燥乏味。
教學藝術是體現一個教師綜合教學素養的重要方面。課堂氛圍好不好,教師的教學藝術也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它能體現教師的知識范圍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小學語文課上的學生多數貪玩、調皮,教師要有紀律的組織好學生認真聽講,說教學生聽課時,不要爆粗口,要用和藹的方式委婉的說,學生樂于接受。擁有一套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從思想和行動上引導學生積極學習語文。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于提問和大膽質疑。教師表明自己對課堂要求的態度,讓學生可以充分發揮其想象力和行動能力,用獨特的語言技巧讓學生的思維處于高度活躍的狀態。在對知識的思考過濾之后,可以用玩游戲的方式,把課本知識融入游戲當中,加深對知識的印象。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學到多類記憶法,行動和思維并重,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思維,避免惰性思維霸占了學生的大腦,為了學生的長遠發展,教師的教學藝術能力需要不斷提升。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給學生創建活躍、互助、好學的集體氣氛。盡可能的了解學生,因材施教,靈活的采取教學方式。
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要學好語文首先要學好小學語文。這個看似枯燥乏味的學科,教師只要在課堂上稍加引導,努力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會從課堂教學中找到對癥下藥的方法,也會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課堂就不會變成乏味而沉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