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夢巧
【摘要】我國大型集團也在近幾年逐步摸索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并逐步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企業管理。如何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推進集團財務共享中心的構建是一項具有現實意義的研究。本文以A集團為例,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以及大數據分析了該集團在構建財務共享中心的過程中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資金集中控制 財務共享 人工智能
一、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及人工智能技術
(一)共享服務的含義
共享服務是一種新型管理的一種模式,是指集中不同部門進行處理,從而降低企業財務成本,提高財務效率。現代財務共享中心可分為四種模式,一是托管式的服務,企業的運營由標準化、規模化、專業化的操作程序來保障;二是在競爭市場中自由選擇服務商來為其提供專業的咨詢服務,將服務和控制相分離;三是財務共享服務的供應商外部市場上的競爭者展開競爭,這會促使其改進服務質量,在保證一定服務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其服務成本,因此企業也降低了管理成本;四是外部機構以利潤和服務效果為競爭優勢來提供共享服務,獲得相應收入,并與其他提供財務共享服務的第三方機構公平競爭。
(二)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發展
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會計領域拉開帷幕,人工智能的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商業前景讓全世界所震撼。因此,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深入發展,會計等管理領域也從中受益。人工智能在財務管理領域的應用目前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對經濟前景的預測作用。在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以后,人工智能可以根據海量財務數據進行程序化分析,根據不同的會計模型和方法,利用數據庫中歷史信息,分析資產項目和社會趨勢對資金的影響。因此可以得到更加全面和準確的預測。二是參與會計管理決策和規劃。人工智能技術可以為企業的經營策略提供分析模型,也可創立相關模擬經營環境系統,用以預演管理場景,盡可能規避風險,采集相關預測信息,進一步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決策水平。
二、A集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案例分析
A集團成立于2009年5月,擁有資產過億、員工五千多人的大型國有控股投資集團。截止至2016年底,公司規模逐步擴張。其所屬行業跨度大、經營規模各不相同,導致在財務管理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因此集團于2011年至今逐步改善財務系統,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企業管理,在2015年建立了資金集中管控中心,實現資金集中智能管理。本文以A集團為例,介紹了該集團在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過程中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并針對存在問題提出合理建議。
(一)資金集中共享中心的特點及優勢
A集團所建立的資金集中管控中心的特點主要有兩個,一是建立收支單一賬戶,集團總部的資金集中控制中心每月根據下屬各子公司上報的用資計劃,來向下撥付資金。通過資金集中管理,有效緩解了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的情況,有利于提高財務效率,優化資金配置。二是內部資金的再分配。集團集中資金之后,子公司對其資金失去了控制權,因此集團將按照同期銀行活期存款利率對子公司集中匯繳的資金補償利息。這樣的管理模式使得總部加強對集團所有資金的風險控制,使子公司對資金控制權和使用權相互獨立,專注創造價值。這樣的模式削弱了子公司對資金的控制權,但是增強了集團的融資議價能力,有效改善了集團整體的融資狀況。其優勢主要在以下方面:一是強化集團財務的決策能力。通過資金管理集中與授權機制,可以削弱子公司高層的管理權。二是降低了集團財務費用,減少了融資成本。集團公司的資金集中管控將子公司的資金集中起來,將子公司之間的資金打通,從而降低了整個集團的財務費用,有助于集團整體實現長期戰略發展。
(二)A集團構建財務共享中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其財務共享中心的構建過程中,我們關注到了如下幾個問題。
一是人員對接溝通效率低下。A集團產業分布廣泛,企業規模不一致,因此相關財務人員的職業技能和知識水平差異較大,溝通較為吃力。因此在應用人工智能的過程中,存在接受能力不足問題。這樣一來,盡管人工智能技術注入管理過程,但是并未發揮出其應有功能。
二是資金使用效率較低。在運用了人工智能技術之后,公司財務管理效率仍然低下。這主要是因為智能技術使用不徹底所導致的。合理控制現金持有水平,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對于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股東回報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從財務數據可以反映A公司2009年至2016年經營穩健,其營業收入和營業外收入都穩步上升,而利潤卻處于下降的狀態,這說明企業運營成本過高。
三是集團資金管理與成員積極性問題。資金、權限、風險責任以及決策的集中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降低集團子公司積極性,造成整體管理效率的下降。在集團管理中,資金分配不公的問題會導致資金狀況好的子公司會因分配不公而降低了積極性。集團公司是否能保障資金有序撥付,維護各子公司的決策權與相關權益,是資金集中管理有效的關鍵。
三、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解決措施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大數據的人工智能廣泛應用于企業運營管理,因此針對上文A公司在案例中存在的問題,我們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對A集團提出以下建議措施:
一是建立高水平人才庫,運用新型移動互聯進行溝通。A集團溝通效率低的問題,一方面是由于人員受教育程度較低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溝通工具選擇的不恰當導致的。因此,應用當前市面上有眾多的移動互聯應用,如AO辦公系統等,建立集團內部網絡,運營管理人員通過移動互聯平臺能夠及時看到各類數據信息。管理人員及時了解到公司員工的情況后,能對員工產生的風險及時進行管控。
二是結合大數據技術提高管理效率。大數據中心的建立對財務共享中心的構建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其廣泛應用使得其從財務的數據向大數據集成中心轉變。同時也是財務職能向數字化管理職能的轉變。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從過去的規模化、標準化作業,無附加價值機構,逐步變化為能為企業經營直接創造價值的大數據中心,從而為集團的決策者提供更及時、準確、一致的經營管理信息。
三是運用安全感知系統提高企業的風險管控。質量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是提高風險管控的方法之一。在傳統的運營模式下,A集團對于子公司的質量控制更多的是通過計劃的完成比率對其進行考核,但這樣的檢查效率并不高,而且對于計劃完成度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也需要花費時間去復核和檢查。使用融合了多種系統的安全感知系統能夠將風險數據化,對當前狀況進行評估,發現不安全時間,對未來的變化趨勢進行預測。
參考文獻
[1]張金玉.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研究[J].財會研究,2017(3)149-150.
[2]楊會會.我國企業發展財務共享服務的若干思考[J].企業導報.2016(16)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