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珍
【摘要】風險是指未來發生結果的不確定性,本文所稱的風險是參照《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全面風險管理指引》的相關定義,指未來的不確定性對企業實現其經營目標產生的影響,其中積極的影響我們稱之為風險收益,消極的影響即為風險損失。風險是普遍客觀存在的,存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無時不有、無處不在。
【關鍵詞】財務公司 信貸業務 風險管理
一、陽煤集團財務公司信貸業務基本情況
在《企業集團財務公司信貸基礎業務概述》一書中,將信貸定義為:經監管機構許可能夠從事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利用自身實力和信譽為客戶提供資金融通或者代客戶承擔債務,以客戶支付利息、費用和償還本金或最終承擔債務為條件的一種經營活動。信貸業務屬于陽煤集團財務公司資產類業務,是陽煤集團財務公司的最重要的核心業務,貸款利息收入也是陽煤集團財務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根據銀監會批準的陽煤集團財務公司的經營范圍,財務公司可以從事信貸類業務,但是其客戶范圍僅限于集團成員單位。
截止2017年,陽煤集團財務公司自營貸款時點余額76.15億元,日均余額81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信貸客戶主要來自集團公司的兩大支柱產業煤炭和化工,其貸款余額占全部貸款余額的80%左右,但從占比趨勢看,隨著集團公司多產業發展布局的形成,財務公司貸款客戶也在逐步向其他產業擴展。陽煤集團財務公司的貸款質量較高,近90%的信貸資產為正常類貸款,僅有10%左右的貸款為關注貸款,沒有出現不良貸款。但是需要我們引起注意的是,在目前的續存的貸款中存在“借新還舊”形式的貸款,將來存在形成不良貸款的風險。
二、陽煤集團財務公司信貸風險管理現狀
(一)專業委員會職能得不到充分發揮
陽煤集團財務公司設有專門的信貸審查委員會,成員共7人。信貸審查委員會主要負責確定財務公司的信貸政策和信貸計劃、對項目授信業務進行審批與審查等,是信貸管理的主要責任機構。公司總經理對審貸委員會的意見具有一票否決的權利。公司信貸管理部負責執行公司的信貸政策以及具體事務的辦理。同時公司的風險管理部負責對各項信貸業務進行事中監管和事后審查。陽煤集團財務公司信貸風險管理的組織架構相對完善,職能分工比較明確,但是在實際業務的辦理過程中,由于受到行政干預的影響,往往“自上而下安排”比“自下而上匯報”的情況多,加之公司審貸管理委員會成員對貸款成員單位的具體經營情況、財務狀況了解不多,因此公司審貸管理委員會在一定程度上只起到流程管理的作用,對實際信貸風險的把控起不到充分的作用。
(二)“貸款三查”制度形同虛設
陽煤集團財務公司目前的信貸客戶有33個,分布山東、河北、山西等多個省市和地區,分布范圍也比較廣,但是信貸管理部僅有4名員工,而實際的信貸管理員僅有2名。也就是說2名信貸管理員需要負責33個信貸客戶,此外還要負責各項報表、報告、資料的報送工作。因此對于每個信貸員而言,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充分的熟悉自己的客戶,對客戶的了解僅停留在“報表層面”。此外又缺乏專業的人員對資金投放和使用,貸款用途進行分析和統計,并不能真正的發現存在的風險隱患的問題,從長遠來看存在很大的風險隱患。
(三)“借新還舊”貸款存在隱性信貸風險
“借新還舊”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金融機構與企業之間的債權債務的落實問題,也有助于金融機構控制不良貸款的比率。陽煤集團財務公司的貸款中,部分客戶也存在“借新還舊”情況。從此類貸款的借款人情況來款,借款成員單位實質上已經不具備按時償還貸款的能力,信貸資金用途管理已經喪失,但是通過“借新還舊”的形式重新續貸后,直接又變成了正常貸款。這樣不僅容易推遲風險暴露的時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貸款成員單位按期還款的意識,給不良貸款的監管帶來較大的困難。
三、陽煤集團財務公司信貸業務風險防范
信貸業務給陽煤集團帶來的主要風險包括信用風險、利率風險以及流動性風險。其中信用風險為信貸業務面臨的最主要的風險。為了降低信貸業務帶來的風險,陽煤集團財務公司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做好信貸風險的防范措施:
首先,建立完善的信貸業務風險管理制度以及監控機制。陽煤集團財務公司就信貸業務管理方面已經建立了10多項管理制度,制度數量多但在對關鍵風險點的把控方面是鳳毛麟角。因此,陽煤集團財務公司需要針對目前的業務開展情況對信貸業務的各項制度進行整理和完善。以“貸款三查”為例,在對成員單位進行貸前信用等級評定時,更應該關注貸款用途是否符合當前的產業政策,是否符合集團公司的整體戰略發展,是否有利于集團公司的發展;貸后管理制度里應區分貸中檢查和貸后管理,分別對檢查時間、檢查內容、檢查方式以及檢查范圍進行界定。完善風險稽核制度,給予風險稽核部充分的權力,明確風險稽核部的檢查周期、檢查范圍,改變“風險稽核”等于“臺賬登記”的現狀。
第二,有效分散和轉移信貸風險。目前陽煤集團財務公司的信貸客戶仍主要集中煤炭產業,對集團公司其他產業尤其是新興產業支持力度較小。而在近兩年集團公司資金緊張的局面下,集團公司在財務公司的貸款余額又占了所有煤炭產業貸款余額的50%,單一產業和單一客戶的風險集中度高。為降低信貸風險,財務公司需要注重信貸風險的多元化處理,有效的分散和轉移信貸風險:(1)使信貸客戶、用途分散化。將信貸資金更多的投放至不同的產業中,尤其是集團公司大力推動的轉型發展以及新興產業,避免因同一經濟事項不利給財務公司帶來的過大信貸風險。(2)調整貸款期限結構,避免目前流動資金貸款過于集中的現象,降低總體貸款風險。(3)有效轉移信貸風險。目前貸款擔保的情況主要為集團公司內部的擔保,對集團公司而言并沒有實質的意義。因此對財務公司而言,可以探索向保險公司投保的方式有效的轉移信貸風險。
第三,建立有效的信貸風險預警機制。目前財務公司尚沒有形成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對于成員單位的貸款無法進行實時檢測,對貸款成員單位的經營風險無法有效評估,因此陽煤集團財務公司應該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指標對成員單位的經營狀況進行實時檢測,進行評分,對低于一定分值的成員單位,加強貸后管理或貸款催收,提前防范信貸風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