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小微企業經過多年的培育,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小微企業大部分屬于民營企業,對民營企業的發展、保護和鼓勵已經寫入憲法和黨的“十九大報告”,小微企業在“穩增長、促就業、保民生”的國家戰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應有的力量。
根據國家工商總局2015年3月28日發布的《全國小微企業發展報告》數據顯示,我國小微企業家數達5606.16萬家,占企業總數94%,吸納就業人口達2.5億之多。但CHFS調查結果表明,全國范圍內小微企業銀行信貸可得性僅為46.2%,小微企業信貸融資約束嚴重,融資難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
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原因來自很多方面,筆者認為可以采取幾方面現實對策化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矛盾。
一、發揮政府在小微企業融資中的主體作用
各級政府是小微企業發展的靠山,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是政府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在稅收優惠、財政支持、協調金融部門支持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搭建政府、銀行、企業合作融資平臺,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效應,幫助更多小微企業獲得貸款支持,政府可以將自有資金、公信力和約束力嵌合在一起,為小微企業融資提供綠色屏障,可以整合各類社會資源,引導融資中介服務機構參與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推進小微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組建政府性的小微企業貸款擔保機構,積極為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搭建平臺,簡化擔保手續,減低企業融資的成本,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對網貸業務進一步規范,為小微企業直接融資保駕護航。
二、商業銀行真心服務小微企業需下沉一級
建立健全金融服務網絡,使大型銀行、中小銀行和村鎮銀行互相滲透服務,消除小微企業服務盲點。大型國有商業銀行轉變固有的習慣服務大企業的觀念,充分認識自身是國有控股的性質、大行地位和履行社會責任,義不容辭為小微企業融資排憂解難。還要根據區域特色延伸服務鏈條,打通網點設置的最后一公里,將人員、技術、服務下沉到縣級,通過設立專門機構,提高服務小微企業的水平。特別是中小銀行要積極扎根基層,建立微型支行、社區支行,村鎮銀行要積極發揮信貸業務“短、平、快”的優勢特點,力爭使其成為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和發展普惠金融的重要補充。
三、建立完善小微企業信用評價體系
由于小微企業在發展中信息不對稱的原因,使融資需求和信貸資金不能有效匹配,如果建立健全小微企業信用評級體系就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要積極引導小微企業在從事經濟活動中使用評級產品,培育市場需求,促進征信市場發展,最終形成“信用管理、資信評級、個人征信、商業征信”的立體信用網。要推廣人民銀行征信,將工商、稅務、電力、水務、環保等部門提供的數據加以整合,真正實現信用共享,同時大力發展權威性信用評級中介機構,對評級結果進行大數據處理,使之成為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進行風險評估的重要依據,提升信用擔保和抵押擔保的質量,促進商業銀行更有信心為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支持。
四、搭建小微企業高效垂直的信貸審批平臺
商業銀行要根據小微企業的融資特點,在內部建立高效運轉的授信審批機制,最大程度簡化業務流程,打造小微企業審批綠色通道,將“評級、授信、抵押、貸款流程”四合一,避免重復工作,根據不同融資品種來規范調查模塊,提高調查報告撰寫效率,根據小微企業貸款需求“小、頻、急”的現實狀況,對風險可控的小微企業優化流程,簡化程序,促使小微企業有優先審批放款權,審查審批限時作業,確保優質小微企業的融資便捷,不斷提升小微企業貸款滿足度和滿足率,實現商業銀行和小微企業共同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五、研發符合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貸款品種
商業銀行建立靈活多樣的產品創新機制,給予省、市兩級產品創新權限,根據不同的客戶群、不同的經營階段、不同的資金用途和不同的貸款期限為小微企業量身定做信貸產品。要用互聯網思維,探索網絡貸款產品,制定標準化的小額貸款產品。銀行研發的適應小微企業的需求的產品要有一下特點:信貸標準簡明扼要、提供的服務便捷有利、自動化審批程度極高。另外,根據小微企業貸款多樣性,貸款要實行差異化,對融資額度較大的、標準化程度較低的產品一般采用標準流程,對融資額度較小、標準化程度高的貸款品種一般采用短流程,對通過網絡渠道發起的信貸產品,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實施全程電子化流程發放貸款。
六、推廣評分卡小額貸款新型模式
信用評分是指根據客戶的信用歷史資料,利用一定的信用評分模型,得到不同等級的信用分數,銀行根據客戶的信用分數,分析客戶按時還款的可能性,使授信者可以決定是否準予授信以及授信的額度和利率。大型銀行在數據、技術、渠道、人員、網點等方面都擁有很大優勢,要率先運用評分卡模式開展小微信貸業務,由于我國信息中介快速發展,帶動相關領域的變化層出不窮,宜盡早實施推廣評分卡信貸模式,評分卡信用模式下的小微信貸業務可以由總行集中統一經營,分支機構只需提供渠道建設和服務,大型銀行可以從不同渠道收集客戶的多維度信息,避免數據類型單一化,力爭擺脫對人工調查的依賴,最大限度的使用大數據,為了防控風險,信貸發放機構可以在模型自動評價之外追加人工集中審核,需要注意的是要杜絕人工分散決策,以保證小微企業貸款暢通無阻。
作者簡介:黃耀谷(1997-),女,漢族,湖北襄陽人,在校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