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員工敬業度影響著一個組織未來的業績和價值,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企業的壽命長短與價值高低。因此,如何提高雇員的敬業度是管理者和組織必須重視的問題,本文基于特恩斯市場研究公司(TNS)提供的全球性市場研究與咨詢集團的數據整理出提高員工敬業度的八大措施。作為一名管理者,如果懂得了解員工生活狀態、使員工明確工作內涵、提供學習與發展的機會、認可與獎勵員工、鼓勵團隊合作、提倡以顧客為中心、提供培訓、信息及時反饋,就會發現它們對提高員工和團隊的表現有十分顯著的效果。
【關鍵詞】敬業度 員工關系管理 企業發展
一、引言
Kahn認為,員工的自我角色與工作角色的結合構成了員工的敬業度。自我和角色是一種動態的、可協調的關系,在工作角色扮演中,員工能在生理、認知和情感的不同層次上進行自我雇傭和表達。對組織的員工來說,影響其敬業度的因素有很多,如薪酬福利、發展機會、工作環境、領導風格乃至企業的文化。
而只有當員工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感,他們才會愿意承擔工作,將完成公司的工作視為己任,并為工作質量負責。而員工從工作中獲得滿足感的程度,取決于管理人員以及組織的管理風格。若員工能夠從工作中獲得較高的滿足感,他們就會熱愛自己的工作,并盡全力去完成;相反,如果員工在工作中遭遇挫折感,就不可能盡力,工作質量也就不盡如人意(王莉,2011)。因此,管理者應該扮演支持者的角色,盡可能給予地給予精神關懷與物質支持,才能激勵員工達到更高的工作目標,員工們的敬業度也將大大提高。
二、如何提升員工敬業度
(一)了解員工生活狀態
作為一名管理者,請用一些時間去發現了解員工的個人生活中的興趣愛好,這將給員工留下一個很好的印象。因為在現代工作中,員工們的時間絕大部分都花在了工作上,如果管理者能夠嘗試了解員工工作之外喜歡做的事,問問他們各自的愛好,甚至于他們的家庭狀況,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能夠讓員工們感受到自己是被關心的。當管理者以一個平等的身份和他們對話時,員工對其的良好印象就會提升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二)職業培訓使員工明確工作內涵
當一個員工理解其所在的工作職位所演的角色和工作的責任時,便能更好地實現工作目標,提升敬業度。這需要對雇員們進行一個基本的職業培訓,管理者可以考慮為每個新一位員工配備一名導師,經常性檢驗員工是否對自己角色有清晰了解,隨時為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提供解決方法。這是一個持續不間斷的工作,管理者也要在員工提升的過程不斷的給予反饋。當雇員完全理解他們在組織中所要做的,受到的激勵度就會上升,表現出極高的敬業度,那么這樣的員工自然也會在組織中取得成功。
(三)為員工提供學習與發展的機會
提升員工敬業度、組織取得成功的關鍵驅動力是員工成長與發展的機會。一個有機會在組織里提升能力的雇員,顯然是更愿意繼續留在組織中的。因此,怎樣盡可能多的給員工提供學習的機會呢?其一,可以在部門內輪崗進行其他工作角色的見習;其二,公司接手的一些特殊項目也可以挖掘機會;除此之外,在員工完成自己工作任務后體驗其他性質的任務,從工作時間里分配特殊的時間進行學習也是一種鼓勵,比如微軟公司為員工提供每天2小時自由學習時間的制度。當然,除了工作技能的學習機會,還可以提供其他能力的學習機會:領導力培訓課程、提供獎學金繼續深造等。
(四)認可與獎勵
獎勵通常分為金錢獎勵和非金錢獎勵,而且大多數員工更愿意經常性地得到認可和獎勵,來自上司的一句“謝謝了”“做得好”就能讓員工欣喜不久。作為管理者要善于尋找各種機會給予員工鼓勵:在公司的員工大會上可以重點表揚員工最近的成就,在內部網站建立一個員工們互相道謝感激的平臺等。總之,表揚的頻率要經常性地,內容簡明,具有綜合性,盡可能可視化。
針對不同類型的員工獎勵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新生代員工更喜歡及時性地反饋和表揚,老一輩的員工更喜歡謹慎周全的表揚。管理者可以將員工年齡作為表揚方式選擇的參考依據。
(五)鼓勵團隊合作
只有在員工和管理者相互開放和信任的文化氛圍中,良好的團隊合作才能應運而生。當員工在公司中感受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分子,他們將在工作上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作為管理者,要在團隊中持續灌輸“我們要共同完成”的精神。比如:及時分享公司重大的信息、分享顧客反饋表中的有價值的數據、在會議召開時明確員工們的共同目標。同時,團隊合作還能有效減少重復工作、降低損失,特別是當員工們知道自己的建議能幫助到他人且每一項任務都能得到公平分配時候,便會產生團隊間的信任感。此外,為了更好的培養這種團隊精神,管理者還可以引導員工培養感恩意識。總之,團隊成員之間相互信任了,通過互相幫助能夠更高效的達成目標了,那雇員們就會更加投入工作,離開的意向也降低了。
(六)以顧客為中心
現在最優秀的領導者,管理者和雇員都是以顧客為中心的。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的顧客,都能夠理解、預測其需求,進而及時高效地滿足顧客的需求。首先,確認部門中是否有能達到客戶要求的必要資源,確保部門熟知客戶優先考慮的因素(及時性、品質等),通過客戶的反饋判斷團隊與客戶想法是否達成一致。為了應對客戶需求的一些特別變化,管理者要盡可能地經常與內外部客戶代表進行討論,同時還要邀請員工來參與,在會議上交流討論。最后要在團隊中分享結論,形成行動計劃以提高客戶關系。
那對于管理者來說,我們要怎么去培養以顧客為中心的員工呢?比如:持續地向員工詢問提高客戶服務的一些建議,用“列表法”“頭腦風暴”等方法召開周期性的討論會議。通過重要性、可實施性、積極意義等方面綜合評估他們的意見,持續跟蹤績效的提升情況。
(七)培訓以提升員工業績能力
管理者扮演著員工工作上的支持者、引導者角色。提供的定期培訓會讓員工進一步熟悉自己的工作以及組織對他們的期望。當然,管理者首先應了解員工的工作內容以及其在工作中面臨的問題,當管理者能完全置身于他們工作的時候,員工就會提高對培訓的認同度。這里所討論的主要是培訓的內容一定要切合員工的實際工作內容,一定要是行動性強的,使員工們知道培訓內容如何在工作中運用、哪些活動將持續提高他們的績效。總之,改善員工業績能力會使員工得到激勵,提高所有員工的參與度。
(八)及時給予反饋
組織在運行過程中,為了及時跟進員工的工作情況,通常會采取面談、問卷等方式進行調查和統計。根據數據顯示,每開展完一次關于員工的工作調查后,員工們對調查結果是非常關心的。因此,一旦組織缺少對員工的反饋,那么就會對調查的進程造成破壞,降低員工再次參與調查的積極性。因此,作為管理者來說,及時和員工們分享調查結果是十分重要的。一次調查結束之后,及時對調查結果進行討論和分析,收集員工的意見,討論每一個影響成績提升的因素,提出改善問題的計劃與措施。以團隊會議、時事通訊、公司內網發文等方式讓所有員工參與每一個步驟和進程,交流每一次的進步和成功。這樣一來,員工會更深刻地了解改善措施與調查結果的關聯度,增強自身與提高組織價值愿景的聯系。
三、結語
以上是提高員工敬業度的一些方法,并且以上提供的僅是作為管理者角度的一些方案。當然,不同的管理主體還會有其他的解決路徑,在員工關系管理的實踐中,可以單個或多個方法結合運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并沒有在任何時候都完全適用的方法,管理者或者企業在運用這些方法時,要注意結合實際情況,在具體的管理情景中去檢驗和完善,找到或逐漸變成屬于適合管理者自己和組織自身的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Kahn,W.A.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of Personal Engagement and Disengagement at Work[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0,33(4):692-724.
[2]王莉.提高員工敬業度方法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3(12):72-73.
作者簡介:聶梓欣(1996-),女,漢族,四川南充人,南昌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