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夢旭 ●柳玉鵬 ●本報記者 白云怡
“美軍也許會輸掉對中國或是俄羅斯的戰(zhàn)爭”,美國國防戰(zhàn)略委員會在14日公布的最新報告中一本正經地寫道,“與過去幾十年相比,美國的安全和福祉處在更大的風險中,美軍的戰(zhàn)略優(yōu)勢逐漸被侵蝕,并且已經達到危險的程度”。作為國防預算是中國4倍、俄羅斯10倍以上的美國,發(fā)出如此悲情的感嘆令人莫名其妙。正如今日俄羅斯電視臺所說,“莫斯科和北京主導了美國參眾兩院軍事委員會任命的報告作者的關注”。正在亞洲訪問的美國副總統(tǒng)彭斯又向中國喊話,要求中方在經濟、軍事和政治活動方面“全面作出巨大改變”,以“避免與美國發(fā)生新冷戰(zhàn)”。對此,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1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敬稱,“中方不欠誰,不求誰,更不怕誰”,“我真心建議美方某些人,不要總是粉飾自己,指責別人”。
“這兩國威脅近年更加嚴重”
美國國防戰(zhàn)略委員會是一個由國會授權的兩黨委員會,由12人組成,任務是評估五角大樓的新戰(zhàn)略報告。14日公布的這份報告重點關注了中國和俄羅斯對美國軍力帶來的“威脅”。報告說:“俄羅斯和中國對美國及其盟友和伙伴的挑戰(zhàn)要比冷戰(zhàn)結束以來任何一個對手的挑戰(zhàn)更大。如果美國不得不在波羅的海迎戰(zhàn)俄羅斯或是因臺灣問題與中國開戰(zhàn),美國可能面臨決定性的軍事失敗。”此外,報告也格外關注伊朗和朝鮮帶來的威脅,“這兩國都開發(fā)出了更先進的武器,構成的威脅近年來更加嚴重”。
報告認為,美國目前面臨一系列競爭和沖突,尤其是中國和俄羅斯都在致力于軍力建設、“尋求區(qū)域霸權并努力向全球投射力量”,“目標是抵消美軍的力量”。“在下一場沖突中,美軍可能會遭到難以承受的高傷亡率,財力上也會遭受重大損失。美軍可能會慘淡險勝,也許會輸掉對中國或是俄羅斯的戰(zhàn)爭。”
報告對美國軍事技術是否領先主要競爭對手憂心忡忡:“在過去的20年里,五角大樓把精力主要集中在了反恐和反叛亂上,而美國的競爭對手們在超音速運載工具、人工智能及其他先進技術領域投入了龐大資金……”
在美國國防部今年1月公布的國防安全戰(zhàn)略中,中國和俄羅斯被視為美國國家安全的“最大挑戰(zhàn)”。14日的報告評估稱1月的國防安全戰(zhàn)略“基本方向是正確的”,缺點是沒有明確指出美國應該如何達到設定的目標。“由于預算不足、美軍全球負擔過重等因素,美軍很難完成國防安全戰(zhàn)略的中心目標,比如如何擊敗大國競爭對手,同時維持在其他地區(qū)的威懾力”。
因此,報告列出32項建議,包括:為在西太平洋應對中國,呼吁投資更多的遠程軍用運輸機、潛艇和其他水下設備;為應對俄羅斯,建議繼續(xù)加強北約在該聯(lián)盟東翼以及波羅的海國家的軍備;呼吁增加國防預算開支,在考慮通脹的基礎上增加3%到5%;報告還警告不要把美軍大批撤出大中東地區(qū),并呼吁政府加大更新核武器投入、研發(fā)新型核武器、提高核威懾力。
“戰(zhàn)爭鷹派哀嘆資金不足”
“人們已經習慣美國在世界上能實現它想要的任何東西”,國防戰(zhàn)略委員會委員、前五角大樓高官希克斯解釋說,“這份報告是我們試圖傳遞的紅色警告。”據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15日報道,該委員會辯稱,盡管今年美國國防預算達到7160億美元,是中國的4倍,是俄羅斯的10倍以上,但要重塑美國國防機構、應對威脅仍顯“資源不足”。
美國國防部發(fā)言人邁克爾對該報告表示歡迎,稱其“提醒了問題的嚴重性,并呼吁我們采取行動”,“五角大樓將認真考慮國防戰(zhàn)略委員會提出的每項建議,作為加強國家防務的持續(xù)努力的一部分,并期待與委員會和國會合作”。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5日指出,這份報告代表了軍方維持國防預算的努力,在軍費支出連續(xù)兩年大幅增長之后,特朗普政府正在權衡削減國防開支。有美國國防部官員對CNN透露,2020財年的國防預算有可能削減至7000億美元。
“戰(zhàn)爭鷹派哀嘆資金不足”,今日俄羅斯電視臺15日一針見血地指出,華盛頓在軍隊上花費的金額超過排在它后面10個國家的總和,美國的戰(zhàn)爭狂們警告的無非是“維持對俄羅斯和中國的霸權”。俄羅斯議員扎巴羅夫15日對俄新網評論這一報告時稱,如果美國與俄中發(fā)生軍事沖突并使用核武器的話,那么不是誰會輸,而是不會有贏家。三國手中任何一方的核武器都足夠給對方造成重大損失。他說,特朗普目前實施的政策是錯誤的,各方早晚要坐到談判桌前。“很顯然,美國發(fā)布這一報告的目的是試圖發(fā)起新一輪軍備競賽,特朗普此舉是計劃保護大型軍火公司的利益”。
“中方不欠誰,不求誰,更不怕誰”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正在亞太地區(qū)訪問的美國副總統(tǒng)彭斯13日接受采訪時說,特朗普正在打開在阿根廷與中國領導人達成協(xié)議的大門,這是中國“避免與美國發(fā)生冷戰(zhàn)的最佳機會”,但前提是北京方面愿意作出全面改變,包括知識產權、強制技術轉讓、開放中國市場、尊重國際規(guī)則和規(guī)范、航行自由等,如果中國沒有作出重大而具體的讓步,美國準備升級對中國的經濟、外交和政治壓力。
報道稱,從東京到新加坡,彭斯的專機穿越南海時離南沙群島僅50英里。彭斯對《華盛頓郵報》記者宣稱,這次飛行本身就代表“自由航行”的使命,“我們不會被嚇倒”。當記者問他,如果中方不同意“為避免與美國發(fā)生冷戰(zhàn)應該在亞洲采取的行事方式”時會怎樣,彭斯回答:“那我們就待在這里。”
彭斯的話立刻被美國媒體挑了刺兒。《華盛頓觀察家報》14日評論稱,彭斯副總統(tǒng)說,為了能從中國獲得讓步,美國將準備進入一場新冷戰(zhàn),這本身已經很糟糕了,更糟糕的是,美國可能贏不了與北京不斷升級的沖突。因為根據美國國會委托進行的最新研究表明,美國的國防能力不能適應現代挑戰(zhàn),美軍也許會輸掉對中國的戰(zhàn)爭。
“我們注意到了有關報道。一段時間以來,美方不同人士發(fā)出了各種不同的聲音。我不知道彭斯先生這番言論是代表美國政府的正式觀點,還是只是他個人的觀點?”華春瑩15日在記者會上強調,“中方不欠誰,不求誰,更不怕誰”,正如習近平主席本月初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所說:“經歷了5000多年的艱難困苦,中國依舊在這兒!面向未來,中國將永遠在這兒!”▲
環(huán)球時報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