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



編者按:9月中旬美國宣布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征10%的關稅,中美貿易摩擦再次升級。但是從中國國內來看,個稅改革和為中小企業減稅降費,激發了低收入群體的消費活力和民營經濟的發展活力,國內經濟出現了樂觀的一面,經濟景氣指數也有所上升。相反美國方面由于消費出現問題,對未來經濟的預期反而下降。當前中美貿易摩擦仍在談判中,雖然貿易戰對央企國企的發展形成了壓力,但是對民營經濟的發展形成了利好,國內仍相對樂觀。
一、中國經濟指數出現上揚,受到了內外兩個方面的影響。從外部來看,此時中美依然處于貿易戰的談判過程,使得各方面出現了樂觀經濟預期;從內部來看,政府對于中小企業的減壓,促使消費的擴大。歐洲方面,由于中美貿易摩擦的相對緩解,使得經濟指數有小幅上升。美國方面,中美貿易戰以來,美國不斷解決內部消費出現的問題,從而使得對于未來經濟預期的指數下降。
50%的專家對中國未來12個月的經濟增長趨勢持向好及略微向好的態度,比上期調查增加27%。另外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略微變差的占33%,比上期下降5%。2018年的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為6.65,與上月的調查數據相比,專家對2018年的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增加7%。從本期調查的美國GDP增長的趨勢來看,專家對2018年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期為2.52,與上期調查結果相比下降了27%。
二、中美通脹率都出現上調是由于兩國均受到貿易摩擦關稅的影響。此外,中國還受到國內房價租金的上漲影響。美國則可能受到其國內經濟繁榮或為經濟過熱表現的影響。
未來3個月中國的通脹率為2.25%,未來一年的通脹率為2.4%,與上月相比出現明顯上升。美國的短期通脹率為2.65%,1年期通脹率為2.75%,與上月預期判斷相比,長短期預期均出現小幅上升。
三、在中美貿易摩擦中,中國政府在穩增長的環境下,幫助企業降稅負從而帶動了就業的力量。同時,低端產能的釋放,增加了勞動力市場的供給,從而使得工資水平長期出現下降。美國方面,貿易摩擦的相對緩解以及制造業的回歸,使得勞動力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趨勢,從而使得工資水平出現上揚。歐洲方面,經濟的逐步復蘇增加了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從而促使工資水平的上升。
四、銀行間利率出現上漲,是由于國家為防范系統性的風險,在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同時由于監管的加強,市場對于流動性的需求增加,結合這兩個方面,利率出現上漲。存款利率的下行是由于大量的表外資金進入表內。受到存款利率的影響,貸款利率也受到中美貿易戰不確定性的影響,從而出現上浮。
五、資本市場受到收緊的貨幣政策以及貿易摩擦的影響,造成了市場價值的下行。中國香港與美國相聯動,現在經濟下行,出現了經濟脫節的趨勢,從而展示出與中國內地經濟接近的走勢。美國方面,受到本國高科技公司的影響,經濟出現上升的態勢。
六、中國加快了與周邊國家的經濟往來,以擺脫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經濟模式,從而帶來外匯增加。另外,隨著經濟的開放使得大量的資金流入國內市場也促進了外匯的增加。與此同時,由于政府對于金融行業的監管加強,促使外流的資金減少,亦造成了外匯儲備的增加。
中國未來12個月中,認為外匯儲備增加或小幅增加的專家占比為83%,與上月相比增加70個點。從FDI輸出的結果來看,未來12個月中,認為FDI輸出指標增加和小幅增加的專家占比為66%,比上月增加30%。從FDI輸入的指標來看,增加和小幅增加的占比為55%,比上月相比增加20個點。5%的專家認為FDI輸入會減少和小幅減少,比上月減少55個點。從出口指標看,83%的專家認為中國出口會增加或小幅增加,與上月數據相比增加60%,5%專家認為出口會小幅減少或減少,與上月數據相比減少75個點。從進口指標看,83%的專家認為中國的進口會增加或小幅增加,與上月相比增加20個點。表7中經濟指標預測指數顯示,2018年9月外匯儲備預測指數為38.8,與上期數據相比上升約70個點;FDI輸出預測指數與上月份相比上升50個點;FDI輸入預測指數與上月份相比上升約48個點;出口預測指數與上月相比上升約70個點;進口預測指數上升約35個點。
七、民間消費景氣指數上升受到個稅征收提高點的影響,以及政府對于金融市場的整頓,促進了消費的意愿。由于政府大力扶植新經濟產業以及對于民營企業的減負這促使民間投資增強。國際債務的增加反映出中國金融開放力度的加大。
民間消費景氣指數為38.89,與上期相比增加35%;民間投資指數為36.11,與上期相比增加約40個點;政府支出指數為44.44,與上期相比增加約2個點;國內債務指數為47.22,與上期相比增加約10個點;國際債務指數為36.11,與上期相比增加約40個點;就業率景氣指數比上月增加約50個點;汽車登記率增加約10個點;世界貿易份額景氣指數增加40個點。
八、匯率的小幅升值,原因如下:第一,受到逆周期因子的影響,改變了對美元貶值的預期。第二,金融市場的逐步開放,增加資金的流入,也增加了人民幣的需求
專家預測美元兌人民幣匯率3個月后的平均值為6.88,1年后的平均值為6.94,與上期數據相比,人民幣長短期均出現小幅升值;專家預測歐元對人民幣匯率3個月后的平均值為7.96,1年后的平均值為8.1,與上期數據相比,人民幣出現長期小幅升值。
九、受到政府監管加強的影響,央企、國企的建設部門減少貸款,從而造成商業銀行指數的下降。同時受到投資市場低迷的影響,投資銀行指數出現下行趨勢。保險行業高端客戶對于未來經濟的穩定性有確定性的預期,因而使得該行業指數出現下行。
56%的專家認為商業銀行營業收入會增加或小幅增加,比上期調查結果相比減少30%。另有22%的專家認為商業銀行的營業收入小幅減少或減少,與上月調查數據相比增加7%。33%的專家對投資銀行收入增長持樂觀態度,45%的專家認為投資銀行營業收入將減少或小幅減少,與上月調查數據相比增加15%。45%的專家認為保險業的營業收入會增加和小幅增加,與上期相比減少40%。金融行業指數與上月調查結果相比,金融行業中各景氣指數均出現下調
十、受到當下中國穩增長政策及財務整頓措施的影響,央企、國企的建筑類、能源類以及信息技術類行業的經濟景氣指數都出現了下滑;另一方面,由于個稅起征點提高,激活了民營企業以及低端產業的活力,促進了如國有低端汽車的消費,從而帶動了景氣指數的上揚。
十一、房地產市場的整頓促使投資者對于未來房地產市場預期的改變。地方經濟出現穩定的走勢是受到國家投資環境的改善以及貿易摩擦的影響,促使了經濟的相對平穩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