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順 嚴愛華


范某做夢也未料到,上海市奉賢警方會如此快速將他們一網打盡。前不久,范某與同伙假扮河南嵩山的少林和尚,來到奉賢區奉城鎮二橋村以買藥膏為由,上門實施詐騙。范某原以為,他們專門選擇偏僻的農村,找一些容易上當受騙的老人們行騙,就不會被警方抓獲。然而,范某的行為恰恰被正在參與安全隱患大排查的平安志愿者們發現,向派出所民警作了反映。民警聞訊后通過走訪多戶居民發現,有10余名村民家庭都高價購買了所謂具有治病神效的無名膏藥。隨即,范某被捉拿歸案。
這是上海奉賢為迎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順利舉辦,率先在全市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堅行動”的一個成果縮影。
隱患排查顯成效
近幾年來,上海奉賢圍繞中央的總體部署和上海市委、區委關于“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的具體要求,積極探索法治建設與平安建設雙軌融合機制,采取“一街鎮一品牌、一村居一特色”的方式,穩步推進社會治理創新。在上海市率先開展以“法治交通、文明駕駛、平安出行”為主題的“交通法治示范區”創建活動,全力打造“1+12”創建模式;進一步挖掘基層亮點特色,積極培育社會治理品牌項目,先后涌現出如“宅基老娘舅”“小紅帽、紅馬甲志愿服務隊”“桂英調解工作室”“朱師傅特殊人群就業指導工作室”等近50個具有“賢城特色”的社會治理創新品牌特色項目。全區社會治安形勢持續向好,老百姓的安全獲得感和對政法綜治工作的滿意度持續提升。為此,奉賢區于2005—2012年連續兩次被評為全國綜治先進集體、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區,去年再次獲得2013—2016年度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區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長安杯”殊榮。
面對全國綜治工作最高獎,奉賢把榮譽當作壓力,更視為動力,以高度關切的責任心,充分發揮傳統的“長安精神”,于今年3月在上海市率先開展為期半年的“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堅行動”,以最嚴的標準、最高的要求、最實的措施,對社會方方面面、里里外外,進行了細致入微、抽絲剝繭的隱患排查整治,力求為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舉行打造一個安定祥和、風清氣正的“大后方”。
攻堅行動開展以來,成績斐然,成效顯著。筆者獲悉,奉賢區共排查實有房屋28萬余間、實有人口42萬余人,檢查場所2.3萬余家次。排查涉危涉爆企業、寄遞企業5531家次,共計排查出各類安全隱患1.32萬余處,已完成整改1.31萬余處;共排查發現并化解矛盾糾紛719件;拆除違法建筑231.72萬平方米;開展專題宣傳活動374場,發放宣傳資料28萬余份,受眾群眾30.6萬人。
“三大亮點”展風采
在深度采訪中,筆者深深感受到,奉賢區開展的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堅行動是一場動真格的實戰,是一場全區上下參與的聯戰,也是一場全民參與的大戰。這場行動呈現了三大亮點。
亮點一:頂端設計,“人、地、事、物、組織”全面排查整治
該區在區級層面上專門成立區安全風險管控與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堅行動領導小組,由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周龍華任組長,副區長、公安奉賢分局局長唐麗娜,區委政法委副書記、綜治辦主任顧軍任副組長,區綜治委各相關成員單位分管領導、各街鎮黨(工)委分管政法綜治工作副書記(委員)為成員。16個牽頭責任委辦局、12個街鎮(開發區)紛紛成立相應領導小組,制定行動方案28個。
奉賢區綜治委還制定出臺了行動方案,將為期半年的攻堅行動分為動員部署、集中排查整治、督導檢查和集中執法三個階段逐級梯式推進。通過設計“排查、交辦、督查、復查、問責”五步工作法,將自查自改、監管執法、問責追究、長效機制建設四項重點工作貫穿整個行動全過程始終。
全區緊緊圍繞“人、地、事、物、組織”等關鍵要素與環節,通過開展“禁毒百日大會戰”“來奉人員百日大排查”“涉危涉爆行業(場所)百日大清理”“違法建筑百日大整治”“寄遞物流等重點行業百日大檢查”“嚴格執法百日大打擊”和“普法教育百日大宣傳”等各類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堅行動,形成聲勢,傳導壓力,壓實責任,全面徹底整改已發現的各類安全風險隱患,最大限度擠壓違法犯罪生存空間,全力筑牢社會面防控防線。
據奉賢區綜治辦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在整個攻堅過程中,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周龍華多次帶隊下基層、進企業上門督查,發現問題,當場責令有關部門立即整改,并及時復查,確保隱患徹底根除。
亮點二:聯勤聯動,有效提升大排查、大整治力度
據悉,奉賢各牽頭責任委辦局根據排查整治安全隱患需要,聯合執法、形成合力,發揮疊加效應。區司法局通過司法所與公安派出所建立的“兩所聯動”工作機制,受理化解了一批“110”聯動案件。該局還充分發揮人民調解與信訪相融合的“訪調對接”工作機制作用,及時妥善處置了一些信訪事件。區文化執法大隊聯合網安支隊,對全區內“黑網吧”連續多次進行突擊集中整治,取締黑網吧。各街鎮社穩辦(平安辦)協同轄區公安派出所、城管、安監等部門共同開展違法建筑、非法加工點、實有房屋、人口、單位等各類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確保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全覆蓋、無死角、無盲點、無遺漏。
在開展攻堅戰中,奉賢區還通過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全面加強各單位間的協作配合,定期研究工作推進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形成高效運行的工作推進機制。
在海灣鎮,通過前期認真仔細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發現轄區一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于2010年底因家庭生活原因離開上海,脫離隨訪人員管控視線長達7年。
海灣鎮黨委、政府對此高度重視,隨即成立鎮領導掛帥,公安、衛生等部門人員組成的專項工作組,查找患者的工作有條不紊迅速展開。
茫茫人海,要查找一個人無異于大海撈針。專項工作組及時協調公安奉賢分局,抽調兩名民警和兩名聯防隊員組成尋回勸返工作小組。
由于患者長期在外且行蹤不定,查找搜尋工作一度陷入困境,海灣鎮黨委、政府立即向上級部門反映推進難點,尋求支援。
在區委政法委、公安奉賢分局、患者落腳點派出所、農商銀行等單位的協調配合下,經十幾個工作日的縝密部署、精細執行,6月21日,公安民警查知患者的落腳點可能在山西太原繁峙縣一帶。
6月28日,在多部門及當地派出所的大力支持下,終于順利找到患者并順利帶他回海灣鎮奉新醫院進行看護。
亮點三:全員參與,平安志愿者發揮主力軍作用
該區各街鎮(開發區)充分發揮平安志愿者作用,組織他們挨家挨戶上門宣傳發動,讓攻堅行動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形成一道人民群眾主動參與的銅墻鐵壁。
2018年4月11日晚間,青村鎮和中村平安志愿者在轄區內開展安全隱患排查,途經某處民房,巡查人員隱隱聞到從屋內飄出的一陣陣刺鼻氣味,這股特殊的氣味立刻引起了大家的警覺。聯系房東后進屋查看,發現里面堆滿了深藍色大桶,濃烈刺鼻的氣味正是來源于此。
經報,鎮安監隊、專職消防隊及公安派出所等相關單位快速到達現場,通過仔細查驗,發現50公斤規格的桶里存放的是化妝品清洗劑原料,共有80桶,屬易燃危險化學品!
處置隊伍當即責令租戶將屋內的清洗劑原料于次日全部搬離至合乎規范的安全倉庫。根據案件情節,當事人被公安部門處以行政拘留3日的處罰。
據介紹,這間出租屋,建造時間較長,房屋功能混亂,安全隱患嚴重,缺乏消防設施,一旦發生火災燃燒蔓延速度極快,后果不堪設想。整個事件發生在村民集聚的區域,左鄰右舍親眼看見處置過程,心驚之余,感觸頗深,達到了“打擊一個,教育一片”的社會效果,有效維護了轄區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