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摘 要:革命紀念館是我國紅色文化的重要載體,在文化建設體系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勢下社會大力弘揚紅色文化的進程中,革命紀念館也成了紅色文化傳播的主陣地,同時紅色文化的發展對我國的文化體系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文章以革命紀念館與紅色文化發展為主線,深入分析革命紀念館與紅色文化發展之間的聯系,探索新形勢下革命紀念館與紅色文化的發展路徑,以促進我國紅色文化的傳播、紅色文化旅游等持續穩定發展。
關鍵詞:革命紀念館;紅色文化;發展
隨著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傳播成了當前文化發展的主流。近年來,隨著紅色經典旅游產業的形成與發展,更進一步強化了紅色文化的傳播。紅色文化是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特色的產物,涵蓋了我國革命發展的深刻內涵。革命紀念館作為紅色文化的主要承載,發揮著紅色文化的重要傳承作用。利用革命紀念館的教育傳播功能,全面展現紅色文化的發展進程,對于紅色文化的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1 革命紀念館與紅色文化的內聯性
1.1 革命紀念館是紅色文化的現實承載
革命紀念館成立之初就被賦予了重要的使命與意義,那就是作為紅色文化傳承的基礎場所。利用革命紀念館營造出紅色文化氛圍,通過紅色文化的內涵表達以及文化的映襯,使革命紀念館文化內容更加豐富,更具有紅色文化的發展特色[1]。并且革命紀念館本身也肩負著教育使命,是愛國主義教育、紅色經典旅游的重要場所,其作用的發揮能夠讓更多的人通過紀念館的陳設了解紅色文化,達到教育、警示后人的目的。
1.2 紅色文化是革命紀念館的內涵表達
紅色文化是革命時期形成的重要文化體系,是對我國成長的生動描述。紅色文化的傳承也是我國文化發展的重要基礎。紅色文化是我國革命戰爭年代所形成的行進文化,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與教育意義,也是當代文化的重要精神力量。隨著文化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紅色文化的追逐與敬仰之情也越發強烈。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不斷弘揚紅色文化,能夠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由此,革命紀念館也在傳承紅色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為傳播紅色文化的現實核心和中堅力量,革命紀念館也正是因為有了紅色文化的深刻內涵而得到不斷壯大與發展。
1.3 革命紀念館與紅色文化相互促進
四十年的改革開放歷程讓人們對于紅色文化的記憶更加深刻,有利推動了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紅色經典旅游的復興。革命紀念館作為紅色文化的重要載體,充分向世人展示著豐富的紅色記憶。通過革命紀念館對于紅色文化的清晰呈現,讓人們能夠直觀地感觸歷史、追憶經典,也構建起了濃厚的教育韻味,對紅色文化品牌的打造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只有革命紀念館與紅色文化的高度融合與統一,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紅色文化傳承體系,讓紅色文化在多元文化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積極打造紅色文化品牌,在革命紀念館與紅色文化的相互促進中深刻挖掘紅色文化資源,讓紅色經典旅游與紅色文化傳播得到更加深入的發展。
2 新形勢下革命紀念館與紅色文化發展路徑
2.1 把握文化發展方向,打造紅色文化品牌
當前,社會文化發展呈現出了極端復雜性。為了形成良好的文化發展導向,在新的文化發展形勢下,更需要突出紅色文化的品牌打造,讓紅色文化精神能夠更加深刻融入社會發展進程中,為社會文化的有序發展注入靈魂與活力。紅色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如何將其內涵予以充分全面的展現,就需要依靠革命紀念館發揮好主觀能動性,創新文化發展思路。革命紀念館在傳承紅色文化的進程中,能夠有效發揮出紅色文化的多樣性,在紅色文化的傳播中實現保存歷史、教育勵志的價值[2]。在文化多元化的新時代,紅色文化的發展與革命紀念館的建設必須要以時代發展為依托,有效結合具有地域特征與歷史特征的紅色文化內涵,廣泛利用紅色文化資源,不斷深化紅色文化的精神動力與品牌效應,實現市場化的文化發展新模式。在當前社會大力弘揚紅色文化的大形勢下,積極探索品牌發展路線,以革命紀念館為基礎,以紅色文化為代表的傳承體系。
2.2 發展紅色旅游文化,堅定社會核心價值
紅色文化在傳承過程中,形成了一個全新的模式——紅色經典旅游。在當今各種旅游渠道不斷豐富的前提下,紅色經典旅游模式也逐步形成,如“偉人故居”“革命遺址”“革命精神”等豐富的旅游項目,讓人們傳承紅色文化的渠道更加便捷和豐富。在此過程中,革命紀念館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旅游文化的承載。人們通過對革命紀念館的旅游與對歷史背景的深入了解,讓紅色文化能夠更加深入人心,讓旅游者心靈得到洗禮,更好地繼承與弘揚紅色文化。紅色旅游發揮出有效的教育意義,同時也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革命紀念館在弘揚紅色文化與發展紅色經典旅游中,要不斷創新發展思維,深入探索紅色旅游文化資源,更新文化傳播的方式與內容,把紅色文化內涵融入到更多的教育渠道中,在促進紅色文化旅游繁榮的同時,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到更好滲透。
2.3 強化文化宣傳理念,豐富文化宣傳手段
隨著科技與信息技術的進步,文化的傳播已經不再拘泥于單一的形式。由此可見,革命紀念館與紅色文化的發展與傳承更不能固守成規,而是需要不斷與新形勢下的文化傳播手段接軌。文化的傳播是一個深度滲透的過程,對于紅色文化的發展更需要強化文化的宣傳理念,通過廣泛的宣傳提升社會對于紅色文化的認知,增強文化的滲透度,為社會帶來更為豐富的文化盛宴。尤其是當下的自媒體與新興媒體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利用其傳播的特點,形成具有新時代特點的紅色文化傳承模式,為社會文化發展帶來新的活力,為紅色文化的傳承帶來更為廣闊的出路。從革命紀念館的角度來看,革命紀念館是紅色文化傳播的主體。要著眼于特色紅色文化的打造與建設,將文化內容安排得更為貼近社會發展實際,將紅色文化內涵、革命傳統故事、英雄傳記進行藝術化升級,制作成具有時代特色的視頻、網頁、電子書等。讓革命紀念館將紅色文化打造得更為生動、具體,豐富文化呈現形式,從而推動紅色文化的持續發展。
2.4 發揮文化教育職能,抓住文化弘揚根本
革命紀念館與紅色文化傳播的目標是發展,教育是根本。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對于紅色文化傳承產生了嚴峻的挑戰。尤其是成長在和平年代的青年學生,對于紅色文化內涵的理解不夠深刻,難以形成直觀的感悟,難免讓革命傳統成為紙上談兵。為此,革命紀念館就需要更好地發揮其教育作用,將紅色文化不斷向青年學生集體傳導,有效體現革命紀念館的教育價值和作用。利用傳統紀念日、主題教育活動等契機,組織青年學生進行紅色文化參觀。利用生動細致的講解、形式多樣的展示、革命精神的傳導,讓學生從中深刻感悟革命戰爭年代的艱難與困苦,感受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教育青年學生對于當前的生活要倍感珍惜,強化愛國主義精神,繼承好革命傳統與革命遺志,共同把紅色文化傳承好、發揚好,讓更多的人通過革命紀念館了解革命歷史,感受紅色文化的無限魅力。
3 結語
總而言之,紅色文化的繼承與發揚是長期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必須要依靠革命紀念館的傳承功能,立足新形勢,不斷創新發展,深刻領會文化發展的內涵,利用好紅色文化資源,抓住有效的發展契機,加強對于文化資源的保護與利用。讓每一件革命文物都能夠為文化的傳承帶來新的活力,讓革命紀念館發揮出傳承紅色文化的最大價值,促進我國紅色文化事業的深度發展。
參考文獻
[1]何麗瓊.淺析革命紀念館與紅色文化傳播[J].新西部,2015(32):103-104.
[2]劉曉華.紅色文化與革命紀念館的發展[J].世紀橋,2017(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