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鈺 吳春麗 張秋榮 劉宏民
【摘要】波譜學解析課程適用范圍廣,學習難度大,是藥學類研究生的必修課程。本文結合鄭州大學藥學院的實際情況,從課程群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授課方式方法及網絡課程建設方面對藥學專業研究生波譜學解析課程建設提出了幾點建議,以期獲得更好的實際教學效果。
【關鍵詞】波譜學解析;藥學專業研究生;課程群建設;網絡課程
波譜學解析課程是藥學類研究生的必修課程,具有理論概念抽象、學習知識點繁多、系統性和關聯性不強的特點,如果在學習過程中只是單純地機械記憶波譜學解析的基本理論和特征圖譜,將會加大課程的學習難度,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因此,如何提高課程質量,使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該課程的精髓并將其有效應用于自身的科研和實踐之中,是目前本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問題。筆者結合鄭州大學藥學院的教學實際,對藥學專業研究生波譜學解析課程建設提出以下幾點思考。
一、強化課程群建設是教學基礎
課程群通常是按大課程框架進行建設的,由三門或三門以上的性質相關或相近的課程組成,課程群中各門課程之間既有明確的分工,又有緊密的銜接;既有一定的知識交叉,又存在著內在的必然聯系。波譜學解析課程既包括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等多個藥學專業研究生的必修課程,同時也包括藥劑學、微生物藥學、材料學、生物學等選修課程。波譜學解析課程既建立在有機化學、高等有機化學、高等合成化學、高等藥物化學的基礎之上,又對這些學科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有推動作用。建設具有專業特色的課程群對培養不同社會需求的藥學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既保證了學生知識結構上的交叉融合,培養扎實的基礎知識,又符合教學規律和學生的實際需要。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關鍵因素
授課教師是教學工作的主體,是課程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因素。這就要求授課教師既要有完整扎實的波譜學專業理論知識和綜合解析技能,還要能夠深刻理解課程內容之間、本課程與學科內部其他課程之間及藥學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因此,授課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學校也要針對教師開展專業知識的互補性學習,以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同時還要鼓勵中青年骨干教師利用訪學、深造等方式積極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科研方法,以形成結構合理的高素質教學隊伍。
三、理論講述結合實際操作是主要手段
波譜學解析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需要學生掌握相關的理論基礎,了解波譜分析的儀器操作方法并能熟練地進行實際圖譜解析。本課程的主要難點為譜圖產生和采集的原理、傅里葉變換的原理和應用等,學生常常對抽象概念和實際的圖譜之間的關系感到困惑。在課程設計中,可以增加實際操作課時比重,如安排學生用自己的樣品親自完成紅外光譜和紫外光譜的樣品準備和測試,帶領學生實際參觀質譜儀和核磁共振波譜儀的分析過程,取得樣品圖譜,獨自或分組完成圖譜解析。這種理論結合實際的方法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他們對課程內容形成直觀的認識,增強自主能力和動手能力,從而加深其對基礎理論的理解。
四、慕課和微課程等網絡課程是有益補充
在我國推進“雙一流”建設的背景下,“互聯網+”給高等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挑戰和機遇。網絡教學的特點在于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隨時進行下載、瀏覽和學習。本課程授課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沒有機會看到化合物結構鑒定實驗的具體過程,通過錄制儀器操作、樣品處理、實驗流程、典型化合物綜合解析等標準方法和流程的視頻,并將之制作成為慕課或微課程,既可以使學生能夠自主選擇時間、地點和自控進度完成本課程的進一步學習,同時還可以滿足學生開展項目研究、 課程設計等深入應用的需要,是藥學研究生波譜學解析課程教育的有益補充,對本專業學生就業后的繼續學習和培訓也能夠起到良好作用。
總之,加強藥學研究生波譜學解析課程建設,可以使學生熟練掌握化合物結構解析的方法和步驟,為其以后從事相關工作或開展科學研究奠定堅實基礎,對培養適應“十三五規劃”需要的藥學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云志,江洪波,盛麗 .《有機波譜
解析》教學淺見[J]. 廣州化工,2012,40(6):148-149.
[2]張秋榮,可鈺,孫默然等.藥學復合
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 海峽藥學,2011,23(8):201-202.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優質課程(教研〔2015〕1038號-6)、鄭州大學研究生核心學位課程項目(YJSXWKC201566)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藥學院、鄭州大學藥物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