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夢君
一、教育公平的內涵界定
通常教育公平是在具備一定社會條件的前提下,公民享有平等接受國家提供的教育權利和機會,在教育過程中不斷地激發潛能,促進個人的發展。學前教育公平分為幼教機構、幼兒教師、幼兒三個層面內容。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環節中必不可少的構成之一,在學前教育體系日益成熟的基礎上,公平原則的實施則更加容易。學前教育公平性體現在教育發展的各個環節,涉及的內容比較復雜。
二、學前教育公平的必要性
(1)基礎教育的必經環節。學前教育從師資力量的培養、教育機構設置以及教育體系的完善都存在諸多不足,極大地降低了學前教育的教學效果,不利于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和無償性發展。因此,重視學前教育公平的研究,有著十分關鍵的引導作用,決定著人才的培養質量。
(2)學前教育發展的必要性。學前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中重點并關鍵的啟蒙階段,是我國教育體系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奠定整個區域經濟發展教育的基礎。從我國的經濟發展以及教育進步等多個角度可以看出,學前基礎教育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和價值。學前幼兒教育的公平,決定著各區域經濟的平衡發展能力。因此,學前教育公平發展的必要性,主要是依賴于政府的宏觀調控以及市場導向為基礎,借助于完善的教育體制加以約束,才能保證學前教育公平性的發展。
學前教育公平應當重視提高幼兒教師的素質,以公平的教育方式加快對幼兒教師的教育,讓幼兒教師具備公平教育的素質,為廣大幼兒教育提供公平的教師職業,讓幼兒可以接受更多優秀的教師資源和設施,保證不同地區幼兒可以接受相對公平統一的教育。針對農村學前教育薄弱環節,政府應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重視對農村學前教育公平性的建設,以保證學前教育能夠以公平的視角對待幼兒,給予幼兒更多的關注。
三、學前教育公平的發展現狀
(1)政府重視程度不夠。受到我國教育體系不夠完善以及教育改革大格局的影響,各級政府對初高中教育重視程度相對高于學前教育,導致學前教育的受重視程度不高。政府部門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對學前教育政策的制定不夠細致,難以滿足不同地區學前教育的發展需求,尤其是農村偏遠地區的學前教育公平性難以保證。部分地區存在缺乏學前教育所需的設施以及幼兒教師的待遇不高等現象。
(2)資金投入不足。教育資金投入往往比較分散,集中于初高中以及高等教育資源設施建設,且政府以及社會對學前教育的認知不足,使得學前教育的發展資金投入嚴重不足,難以保證學前教育公平發展的地位。學前教師職業配置上的不足,資金投入制度上的不足等,是導致學前教育失衡的主要原因,也是限制學前教育公平發展的關鍵。
四、促進學前教育公平的對策
(1)政府應重視學前教育。政府應當從思想意識上明確有關學前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并意識到學前教育這一環節將會對整個教育體系發展造成深遠影響。因此,政府應以幼兒園的創辦以及管理等具體可行的計劃為核心,積極采取可行性較高的學前教育發展策略,加大資金的投入管理,構建學前教育資金管理系統,以保證學前教育的公平發展。
(2)加大資金投入。在政府劃撥資金的過程中,學前教育還需要融合更多的社會資源,將來自于社會的資助納入其中,以此為學前教育資金投入獲得持續穩定的資金來源,保證學前教育的公平性。首先,政府加大學前教育資金投入。其次,鼓勵社會機構向學前教育機構捐助,提高學前教育資金持有能力。最后,應設立專項資金專用的體系。
參考文獻:
[1]李 濤.公平視野下的農村幼兒教育發展弱勢及其歸因[J].學前教育研究,2006(2):41-43.
[2]張 婕.對我國學前教育公平性的審思[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2006(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