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博 趙宏濤 趙越
一、建設理念
實訓基地應是產、學、研一體的,應充分利用虛擬仿真軟件,實現理、虛、實一體,有條件的可以在校內建設“教學工廠”,縮短學生角色變化的距離,盡可能讓學生在實訓環節了解工作場景,同時兼顧基地建設的合理性和實用性。
二、要求
1.實訓場所的基本(環境)要求
使用面積:為充分發揮實訓設備的效能,實驗室、實訓室和實訓車間等實訓場所應根據師生的健康、安全要求和教學內容確定使用面積,如果單間使用面積滿足不了要求,應增加同類實訓的實訓室間數,并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采光:實訓場所的采光應按照GB 50033的有關規定。
照明:實訓室和實訓車間的照明應根據教學內容對識別物體顏色的要求和場所特點,選擇相應顯色指數的光源,一般顯色指數不低于Ra80。實訓場所的照明要求應符合GB 50034的有關規定。
通風:應符合GB 50016和工業企業通風的有關要求。
電氣安裝:應符合GB 16895的有關規定。
防火:應符合GB 50016有關廠房、倉庫防火的規定以及GB 50067的有關規定。
衛生與安全標志:應符合GBZ1、GB 12801的有關要求。
安全標志:應符合GB2894、GB2893、GB16179的有關要求。
高壓安全防護:應遵循五條安全規定;應使用個人防護裝備;應遵循維修場地的要求。
上網條件:實訓室應接入互聯網。
2.儀器設備
在保證實訓教學要求的前提下,各學校可根據本專業的實際班級數對實訓課程進行合理安排,并配備相應的儀器設備數量;各學校或培訓機構可根據地域特點和汽車使用與維修市場對從業人員的具體要求,選擇相應規格、型號的儀器設備;配備的儀器設備產品質量應符合相關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并具有相應的質量證明;各種儀器設備的安裝使用都要符合有關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
3.設備要求
以人數為40的標準班級為單位考慮實踐教學條件最低配置要求,實訓室應配備多媒體、電腦及多媒體中控系統、網絡及網絡交換機、VGA視頻分配器及學生用的桌椅等,如果班級個數增加,綜合教學安排情況,實踐教學設備數量應相應增加。
三、師資要求
1.校內專任實習實訓指導教師要求
專任實習實訓指導教師應具有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并取得相應學位和高校教師資格,能夠承擔專業實驗、實訓和實習教學工作;具有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職業道德和較強的責任感、事業心,對學生思想動態有一定的把握;具有較扎實的相關專業知識,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有一定的理解與把握;教師應具有面向企業開展專業技術培訓的能力,并積極與企業聯系,主動承擔本專業技術領域的科研和技術服務工作。
2.企業兼職實習實訓指導教師要求
兼職實習實訓指導教師應具有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職業道德和較強的責任感、事業心,對學生思想動態有一定的把握;企業兼職教師應具有工程師以上的職稱或二級以上的職業資格;具備與汽車維修制造相關企業工作經歷3年以上。
四、管理規范
管理規范應包括《實踐教師職責》《學生實驗實訓守則》《實踐教學材料及工量具管理制度》《設備臺賬管理制度》及各實訓室簡介、管理規范和重點設備操作規程。
本文重點對新能源汽車實訓基地建設標準進行表述,對實訓場地、實訓設備、師資隊伍等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馬云貴.新能源汽車實訓基地的建設標準初探[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2).
[2]陸玉靖,李 強,王國富,等.汽車檢測與維護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初探[J].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