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葉
一、明確了大學英語的課程需求與教學目標
ESP教學模式注重在教學中避免重復教育,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實際需要、專業特點及行業要求培養其英語能力。應用ESP教學模式開展大學英語教學,應明確具體的學習者與學習目標,尊重學生個體化差異;在全面了解學生學情的基礎上,根據學習需求和職業需求來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確保學生能夠在情境下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同時,還應科學合理地設置教學目標。ESP教學模式很好地實現了二者的融合。此種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課堂的趣味性與教育性得到增強,學生能打下良好知識基礎,實現綜合應用能力的提升。在“一帶一路”倡議下,英語學習應建立在服務專業知識學習的基礎上,而教學目標設置也應發生轉變,既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本專業所涉及的英語術語的表達技能,又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翻譯能力、寫作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只有這樣,在今后開展跨文化工作時才能擁有良好的信息收集、處理及傳播能力,更有效地開展交際合作[1]。
二、能夠實現以學生為中心,創設教學情境
為確保ESP教學模式的順利實施,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必須明確學生的中心地位。英語是一門語言,想要提高其教學效果,必須重視學生的英語應用,以學生為中心,選取與學生相關信息內容,從而激發其學習動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在此種教學模式下,教師既可以依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來創設教學情境,也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專業特點進行自主探究,實現情境的重新設置,這一過程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的批判思維。同時,大學英語ESP教學更加注重英語學習的技能規律,強調學生的個體化差異,要求教師能夠充分利用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獲取豐富的教學材料,從而探索出適應學生發展的個性化學習方式。
三、分階段實施ESP教學模式,英語教學針對性強
ESP教學模式能夠根據學生所學專業,實現英語語言與專業知識的融合,能夠應用英語來解決專業范圍內的問題,通過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技能,為后期在跨文化環境下開展工作奠定良好基礎。當前大學英語ESP教學模式的實施大體分為以下兩個階段。一是初級ESP教學:此階段主要側重于對英語基礎知識及運用能力的培養,能夠實現與高中英語學習的有效接軌,為基礎必修類課程。具體教學內容主要針對聽、說、讀、寫這幾方面開展,一般需要學生在一年內修完所有課程。考慮到地區教育資源的差異,學生高中所掌握的英語能力也有所差別,所以ESP初級階段教學活動的開展,應更具針對性,教學中還應加強語法教學。在完成本階段的學習與測試后,測試結果達標的學生則可以進行高級ESP階段的學習。二是高級ESP教學:高級階段教學專業性更強,課程設置多為選修類課程。學生能夠依據所學專業特點來進行相應課程的選修,通常需要在兩個學期內修習完畢。高級ESP英語課堂教學,要求教師使用英語授課,避免頻繁使用漢語,學生則應盡量使用英語進行課堂交流互動。高級ESP教學階段更加側重于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強化,學科知識以隱性方式融于課堂教學中。例如,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圍繞技能訓練進行具體教學流程的設置。完成上述兩階段學習后,學生的專業語言運用能力、學術交流能力以及商務談判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從而能滿足市場的人才需求[2]。
綜上所述,在ESP教學模式下的大學英語課堂中,學生為主體,專業范圍和就業方向為人才培養的側重點,能夠培養出更多綜合應用能力強的新型人才。教育領域應充分認識到大學英語ESP教學模式的實施對于“一帶一路”的重要性,通過課程的設施與具體實施,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賈韡莉,徐惠群.“一帶一路”戰略下大學英語跨文化交際教學模式——以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8(3):72-74.
[2]谷欣茹.構建大學英語分級教學與ESP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探討[J].人才資源開發,2016(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