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青年千人計劃"旨在大力引進一批有潛力的優秀青年人才,為我國今后10 -20年科技、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注入新的活力。自去"青年千人計劃"實施以來,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本文對近五批(第十批至第十四批)"千人計劃"青年項目簡要的數據分析。
關鍵詞:海外優秀青年;青年千人計劃;第十至十四批;入選情況
自2008年底中央批準實施“千人計劃”以來,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在國家科技、產業發展的相關領域發揮了領軍作用。在2010年5月召開的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對抓緊培養造就青年人才提出了明確要求。根據人才成長的一般規律,35歲左右的青年人才是最有創新激情和創新能力的群體。為此,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在廣泛聽取多方面專家意見基礎上,決定實施“青年千人計劃”項目[1],大力引進一批有潛力的優秀青年人才,為我國今后10 -20年科技、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注入新的活力。
“青年千人計劃”是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推出的重要引才舉措,旨在引進有益于提升高校和科研單位的組織活力的高質量海外人才。從2011年開始,面向自然科學或工程技術領域,每年引進400名左右年齡在40周歲以下有3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經歷的優秀青年人才。自“青年千人計劃”實施以來,初期每年實施兩批,2011年兩批共入選361人(143、218),2012年兩批入選360人(177、183),從2013年開始調整為一年一批,入選人數分別為396、661、558、601、609人,分九個批次(第六批“千人計劃”中首次開設青年項目,為與“千人計劃”公布信息一致,本文對“青年千人計劃”從第六批開始編號,近五批“青年千人計劃”為第十至第十四批)共引進海外優秀青年人才3546人(圖1,數據來源于網上公布的各批次“千人計劃”青年項目入選者名單),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近五年,隨著高層次留學人員回國的熱潮,每年“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的人數迅速增加,第十一批至第十四批入選人數較之前第六至第十批次有明顯的增加。現就近五年第十批至第十四批的“青年千人計劃”的高校入選情況做簡要分析:
(1)以C9高校為代表的“985工程”高校入選情況
我國C9高校是指9所首批建設的“985工程”研究型大學,即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以建設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為目標,旨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領域加強合作與交流以及優勢互補,以類似于美國常春藤聯盟、英國羅素大學集團、澳大利亞八校集團等模式形成的中國首個頂尖大學間的高校聯盟[2]。C9高校“千人計劃”青年項目入選者共計986人,占總入選人數的34.9%,其中浙江大學有171人入選,入選人數最多,占總人數的6.05%,其后依次為清華大學165人(5.84%)、北京大學142人(5.03%)、上海交通大學119人(4.2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16人(4.11%)、復旦大學110人(3.89%)、南京大學98人(3.47%)、西安交通大學46人(1.63%),哈爾濱工業大學入選人數最少,為19人,占比為0.67%。
(2)“211工程”高校入選情況
在“211工程”高校中,“千人計劃”青年項目第十批至第十四批入選者共255人,占總入選人數的9.03%,其中蘇州大學有28人入選,其后依次為福州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各14人、南京理工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各13人、暨南大學12人、上海大學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各9人、華東理工大學和江南大學各8人,這10所學校引進“青年千人”位于非“985工程”高校外的“211工程”高校的前十名。
(3)“985工程”、“211工程”外的高校入選情況
在“211工程”高校中,“千人計劃”青年項目第十批至第十四批入選者共220人,占總入選人數的7.79%,其中南方科技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深圳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入選人數位于前五名,分別為52人、32人、18人、17人和9人。
綜合以上信息,在各類高校的“青年千人計劃”第十批至第十四批入選人數中,排名在前的均為綜合型或研究型大學,落地省份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湖北、浙江等地區。C9高校的中,西安交通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入選人數較少,所處地理位置是造成此現象的原因之一。國內發達地區的高校,地理位置優異、政策文件豐厚足以吸引人才。 隨著陜西省“千人計劃”以及其他政策的實施,在以后的入選人數中,應該會有相應的改變。“青年千人計劃”目前僅面向自然科學或工程技術領域,通過對青年千人專業背景的統計分析,生命科學領域的入選者最多,其次是工程與材料科學,環境與地球科學、信息科學的入選者相對較少[3]。因此高校研究領域的側重不同,是影響“青年千人計劃”入選率的另一個原因。南方科技大學和上海科技大學這兩所分別成立于2011年和2013年,其近五年的“青年千人計劃”總入選人數明顯高于“211工程”的蘇州大學, 除了以獨特的辦學特色吸引海外優秀人才外,待遇也極具吸引力。例如2016年南方科技大學的招聘信息提供給“青年千人”入選者的待遇為(1)生活補貼(稅后)275萬:具體包含:國家50萬、廣東省25萬、深圳市200萬;(2)科研啟動經費:最高可提供950萬科研啟動經費,包含:國家100~300萬、廣東省50萬、深圳市200~500萬、學校配套100萬等。另外南京工業大學、深圳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近五批的入選人數也明顯高于一些“211工程”院校。
參考文獻:
[1] “青年千人計劃”呼喚高端“海歸”回國 5年將引進2000優秀海外青年人才[J],中國科技產業,2010(12).
[2]王小力.C9高校青年高層次人才引進問題與對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7(6).
[3]孫偉. 海外高層次青年人才引進現狀分析:以青年千人計劃為例[J], 中國科學基金,2016 (1).
作者簡介:
王芳芳、女、河北衡水、南京工業大學國家“江蘇先進生物與化學制造”協同創新中心(柔性電子研究部)(南京210009)、人事秘書、初級、碩士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