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芳蕊
摘 要: 隨著湖南省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的深入實施,湖南省知識產權工作取得了跨越式發展,但與新時代新使命相比,還存在知識產權申請數量增高與有效率較低,案件超高速增多與執法人員減少、管理部門職責增重與職能減弱人員減少三大矛盾,主要原因在于對知識產權政策機制方面供給存在不足或不充分,本文據此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湖南
基金項目:湖南省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專項項目“湖南省地方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研究”(2018R08Y)的階段性成果。
知識產權是科技強國戰略的重要保障。黨中央對知識產權工作高度重視,在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將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作為擴大開放的四個重大舉措之一,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性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湖南省委堅決貫徹黨中央精神,杜家毫書記提出“將湖南建設成為知識產權保護最好的省份之一”的工作要求。近期以來,社會各界知識產權意識不斷提高,出現了知識產權熱,特別是中美貿易戰、中興芯片事件的發生,更是引發了社會各界對知識產權持續高度關注,知識產權保護出現“井噴式”的需求。面對這旺盛的知識產權保護需求,湖南省知識產權機構能否提供有效制度供給滿足需求?能推動更高質量發展?這些問題值得我們冷靜思考,加強知識產權工作極為緊迫。
一、當前湖南省知識產權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
1.申請數量增高與有效率低之間的矛盾。近年來,湖南省知識產權申請數量實現了跨越式增長,2017年湖南省申請專利7.79萬件,同比增長27.85%;申請商標注冊13.84萬件,同比增長57.64%。與之可惜的是,2007-2017年全省申請專利41457件,其中有效專利148873件,有效率為36%,64%的專利技術失去專利權不受法律保護;據估算湖南省商標閑置率已達30%以上。特別是高校專利有效率僅為31%,不少高水平科研成果技術被詳細公開不再受法律保護,非常可惜。究其原因,有高校申請時的功利性、學術性,更多的是知識產權未能轉化產生經濟效益而主動放棄保護。這一矛盾說明湖南省知識產權創造的成本較高,不少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技術公開后得不到保護,為他人作嫁衣裳,任何人可使用和改進。
2.案件超高速增長與執法人員減少之間的矛盾。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制度設計主要有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兩條途徑。近年來,隨著社會各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提高,湖南省知識產權案件呈現出“井噴式”增長趨勢,2017年,法院共受理知識產權案件8234件,同比增長82.24%,較2013年增長了499%;行政機關立案專利案件4652件,同比增長28.6%,較2013年增長了66.7%;商標、版權、商業秘密、植物新品種等案件都呈現大幅增長趨勢。而與之反差的是,法院法官、行政機關的執法人員數量卻不增反減。法院以長沙中院為例,目前知識產權法員額法官僅6人(平均每人年辦案一千多件),在2015年知識產權法庭法官有12人。行政機關以專利為例,目前全省在崗的專利行政執法人員約200人(絕大多數不是專職,要身兼數職),在2014年專利執法人員有520人。案件多與人員少的矛盾,極大程度地影響了辦案的數量和質量,影響了知識產權的保護效果,如果沒有一種有效辦法解決這一矛盾,我國對外宣布實行嚴格知識產權保護的承諾就難以實現。
3.職責增重與職能減弱人員減少之間的矛盾。2016年《國務院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了106項重點任務,其中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牽頭負責49項參與44項共93項,這93項重點任務有不少是制度創新、模式創新,如建設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制定知識產權評議政策;將知識產權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完善知識產權快速維權機制;完善創新成果收益分配制度;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創新知識產權投融資產品推動投貸聯動、投保聯動、投債聯動等新模式;探索知識產權創造與運營的眾籌、眾包模式;運用財政資金引導和促進科技成果產權化、知識產權產業化;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和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試點等方面。特別是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明確,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新增商標、原產地地理標志的業務指導、注冊登記和行政裁決等職責。職責更多、任務更重、責任更沉、壓力更大。但與之對應的是,機構及人員極其不匹配,省知識產權局由2014年正廳局級降為副廳局級,50多人減少為30人,不僅需要開展上述新增的行政管理工作和承擔艱巨的行政執法工作,還要由副廳局級單位去推動協調眾多正廳局級單位,難度相當大。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特別是基層還存在機構不全、編制偏少、經費不足、執法裝備不全等問題,亟需以本次黨政機構深化改革為契機,更好地履行知識產權保護職責,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推動湖南省更高質量的創新引領開放崛起。
二、加強知識產權工作推動湖南省更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1.推動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知識產權保護轉化運營機構。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知識產權創造和保護的主要力量,沒有知識產權的轉化更談不上知識產權的保護。2017年,湖南省高校、科研院所專利轉化率分別為4.11%、9.91%,絕大部分知識產權被束之高閣、或在保護期屆滿前被權利人主動放棄,其經濟和技術價值未能得到充分展現和體現。對此,要在湖南省高校知識產權中心建設試點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高校知識產權保護轉化運營機機制。通過引入技術經紀人市場化機制,探索利益共享模式,讓懂技術的做研發,懂市場的做轉化,打通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的梗阻。一要建立完善高校、科研院所知識產權運營體系,促進知識產權轉化。二要建設省級層面知識產權運營平臺,服務高校和科研院所。三要暢通知識產權轉化資助渠道,加快科技金融創新,鼓勵社會資本對知識產權的投入。四著力培養一批“懂技術、善轉化”的知識產權運營團隊。
2.建立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平臺。要根據《關于建立知識產權糾紛訴調對接機制的意見》,在省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基礎上,率先在全國建立集專利、商標、版權“三權合一”,建成人民調解、行業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四調聯動”的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平臺,貢獻各類知識產權維權問題的“一站式服務”。讓大量的知識產權案件在進入法院或行政機關之前先進入糾紛多元化解平臺,通過引入社會各方面的專家參與調解,使得大部分糾紛案件得到化解,既減輕法院或行政機關的辦案壓力,也實現維權援助與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緊密銜接。
3.明確本次知識產權機構深化改革的重點。一是明確省知識產權局的定位目標。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明確將“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作為“合理配置宏觀管理部門職能”的重要內容,強調“更好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專家預測北上廣等知識產權大省很可能繼續保留知識產權局作為正廳局級單位。湖南省作為知識產權大省,要按照黨中央優化協同高效的要求,在全省一盤棋的統籌下,進一步更好發揮政策紅利和立足湖南優勢,科學設定省知識產權局作為宏觀管理部門職責和權限,更好發揮戰略引領和規劃導向作用。二是明確省知識產權局的主要職責,負責保護知識產權工作,推動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負責專利、商標、原產地地理標志的注冊登記和行政裁決,指導商標、專利執法工作等。三是明確省知識產權局的保障舉措。通過建立組織保障、財政保障和人才保障三大保障機制,實現權利機制、財力機制和創新能力機制的相統一。
4.建立和完善多元的、綜合的知識產權決策議事協調機構。知識產權工作點多面廣、涉及20多個部門,重新組建的市場監督管理局和知識產權局也只是整合了專利、商標、原產地地理標志等職責,難以一攬子統籌林業、質量技術監督、食品藥品監督等更廣范圍保護。為了打破部門壁壘和信息阻塞,實現黨的集中統一領導與部門分工治理相結合,建議整合優化強化現有的協調機制和相關部門,組建知識產權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湖南省知識產權委員會”,負責湖南省知識產權工作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其職責應為貫徹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設計整體規劃,討論重大政策,統籌涉外事宜,決策重大事項,督查評估考核,協同推進知識產權政府與社會的共治。委員會隸屬于省委省政府,由知識產權、發改、財政、科技、林業、文化、質量技術監督、食品藥品監督等相關廳局組成。委員會辦公室設省知識產權局,具有協調權、執行權和監督權,督促其他相關部門履行知識產權職責。委員會辦公室下設“湖南省知識產權服務中心”,集中辦理全省知識產權行政許可事項和服務項目,實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
5.加強地方知識產權保護法規建設和政策引導。近年來隨著知識產權機構改革的推進,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等法律法規做出相應調整,歷經多次修訂,效果較好。第四次專利法修訂工作已列入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計劃,湖南省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機構改革和立法相統一、相促進”的指示要求,進一步發揮法治規范和保障改革的作用。一是積極參與第四次專利法修訂工作,將湖南省2013年首創開展的專利糾紛行政調解司法確認試點工作經驗進行全面梳理、歸納和總結,作為本次專利法修訂的立法建議。二是整合《湖南省專利條例》等法規,啟動《湖南省知識產權條例》立法工作,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塑造良好營商環境提供重要的法制保障。三是制定知識產權產業促進政策,統籌制定實施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促進政策,培育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鏈成為湖南省更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