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成
摘 要: 安全管理是機械制造企業管理的基本構成。基于此,本文主要從管理范圍方面、管理理念方面、管理工作執行力度方面,分析當前機械制造企業安全管理中的不足;并分析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應用優勢;最后從基礎管理、作業環境管理、設備設施管理及職業健康管理等方面,細化闡述安全生產標準化在機械制造企業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以期為企業安全管理質量的提高提供支持。
關鍵詞: 安全生產標準化;機械制造企業;安全管理
前言:安全生產標準化是一種以預防為主的規范化管理方法。這種方法秉承以人為本理念,通過多種手段預防實踐生產中的風險,保障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近年來,隨著機械制造企業面臨壓力的不斷增加,加強安全管理改革逐漸成為機械制造企業發展的主要需求。基于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價值,探討其在機械制造企業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當前機械制造企業安全管理中的不足
經分析可知,當前機械制造企業安全管理中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管理范圍方面
從機械制造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具體范圍來看,部分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較為明顯的管理范圍局限性、管理內容不全面等問題。事實上,機械制造企業作為我國工業行業的基本構成單位,其安全事故或不良事件可能發生于機械制造生產的任意一個環節[1]。當安全管理工作范圍存在局限性問題時,實踐機械制造生產中的安全事故發生率將發生相應提升。例如,A機械制造企業于安全管理制度中,將安全管理范圍限定為:作業環境、作業生產等,而對員工職業健康等要素的關注度相對較低,這種片面性的安全管理范圍設置狀況,可為機械制造企業的安全生產埋下一定的隱患,一旦隱患爆發,將為機械制造企業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
(二)管理理念方面
管理理念是影響機械制造企業安全管理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經分析可知,部分機械制造企業的安全管理理念仍以傳統理念為主,未能凸顯以人為本理念,其安全管理工作對員工關注度不高,缺乏完善的職業危害評價。這種傳統理念的不足之處在于:員工傾向于企業采用人性化管理方法開展管理工作,而人性化管理理念的缺失,將導致員工難以對企業所要求或重視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正確認知,員工的安全意識水平整體偏低,當機械制造企業提出相關安全管理措施或方法時,員工的配合度較低,這種狀況直接威脅這些制造企業的安全生產水平。
(三)管理工作執行力度方面
在機械制造企業的管理工作執行力度方面,其問題具體表現為:員工安全意識不足,執行力度低,導致安全管理效果受到影響[2]。事實上,安全管理工作的執行力度無疑是安全管理效果的關鍵影響因素之一。無論機械制造企業所制定的安全管理方法、管理體系是否合理,當安全管理工作的執行力度不足時,上述方法或體系的作用均難以得到妥善發揮,長此以往,甚至可能影響機械制造企業的正常發展。因此,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執行力度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應用優勢
就機械制造企業安全管理工作而言,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應用優勢主要包含以下幾種:第一,規范化優勢。與機械制造企業的傳統安全管理方法相比,安全生產規范化為其實踐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標準化、規范化的制度流程,在實踐安全管理中,這種方法的引入可有效提高機械制造生產安全管理的規范化水平。第二,安全意識強化優勢。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機械制造企業實踐生產工作安全水平的作用前提在于:機械制造企業員工均具備良好的安全意識,且可將安全意識落實于實踐生產中[2]。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引入可將責任制作為媒介,不斷強化員工自身的安全意識,因此,這種方法有助于機械制造企業安全管理效果的改善。
三、安全生產標準化對機械制造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
這里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對安全生產標準化對機械制造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進行分析和研究:
(一)基礎管理方面
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核心在于: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在機械制造企業安全管理工作中引入安全生產標準化方法后,其可有效改善企業的安全管理質量。這一作用主要通過基礎管理來實現。機械制造企業的基礎管理主要包含安全制度確立、機械生產危險源辨識、安全事故管理等內容。安全生產標準化方法不僅對機械制造企業的安全管理內容進行合理分類,同時,還可提供適宜的評價體系(方法)作為機械制造企業評估自身各項基礎管理工作質量的工具。
例如,S機械制造企業自2017年中旬引入安全生產標準化方法以來,其危險源辨識管理、班組安全教育管理質量均發生顯著提升:S企業分別于上述2種基礎安全管理工作中引入雙重評分法:危險源辨識管理中:當員工接受完機械制造生產的危險源辨識培訓后,分別由員工、培訓者對培訓效率、培訓質量進行評分,并按照40%、60%比例獲得權重參數,進而保障評價結果的公平性及準確性。而在班組安全教育管理中,仍然采取培訓對象、培訓者雙重評分機制,但二者的評分占比分別為30%、70%。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旬-2018年中旬,S機械制造企業由安全事故、安全隱患等危險因素引發的經濟損失較去年同期下降約12.6%,上述結果充分驗證了安全生產標準化方法的應用價值。
(二)作業環境管理方面
近年來,機械制造企業中,由作業環境管理不當引發的相關安全風險事件發生率逐漸增長。這種現象主要與部分企業安全管理對作業環境管理的忽視有關,這種狀況對機械制造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3]。于機械制造企業安全管理工作中引入安全生產標準化方法后,機械制造企業的作業環境管理工作將得到充分重視。
例如,F機械制造企業利用安全生產標準化方法,將廠區作業環境安全管理要點設置為:車間擺放方法、廠區消防等基礎設施、廠區垃圾擺放等。結合企業自身安全生產要求及生產特征,將生產車間擺放方法設定為定置擺放,并利用安全生產標準化方法確立明確的責任制度,將A、B、C、D四類物品的擺放職責全部落實與每一位員工身上。安全生產標準化方法的應用實踐證實:F企業的安全管理規范化水平及安全管理效率均發生顯著提升。
(三)設備設施管理方面
機械制造企業安全管理中設備設施管理的難度主要體現為:企業設備設施數量、種類繁多,一旦管理疏忽,很容易影響設備設施的正常使用性能,甚至可能誘發安全事故。利用安全生產標準化替換機械制造企業的傳統安全管理方法后,企業設備設施安全管理中的不足均將得到顯著改善。
例如,G機械制造企業為了提高設備設施安全管理質量,于2016年初證實采用安全生產標準化方法實施管理。在這種管理模式下,G企業各生產車間的各類設備設施,如電氣設備、照明設備等均由專人(或小組)負責監管。這種管理方法不僅可有效避免管理疏忽的發生,同時也為設備設施的運維監管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其原因為:責任制管理使得負責員工可及時發現相關生產設備或輔助設備的異常運行狀態,并向上層管理者發出通知,進而降低設備故障率,保障企業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職業健康管理方面
作為一種高危行業,機械制造生產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實踐機械制造生產工作對員工身體健康的威脅多伴有潛伏性、長期性特征。調查顯示,從業時間長的員工的職業危害發生率顯著高于從業時間短的員工。
H機械制造企業于安全管理工作中引入安全生產標準化方法后,將職業健康管理體系設置為:制定職業危害作業的評估指標、為易形成職業危害的員工建立健康檔案、參照職業危害類型于生產車間增設傳感監控裝置等。H企業某生產車間的噪聲較大,員工的職業性噪聲聾發生率較高。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安全管理后,H企業于該車間設置多個傳感器,用于測定作業時的噪聲參數。同時為該車間員工建立健康檔案,為其提供健康體檢服務,同步根據體檢結果更新其健康檔案信息。安全生產標準化方法的應用效果證實:2017年H機械制造企業的員工職業性噪聲聾發生率較去年降低8%左右。這一結果表明安全生產標準化可有效改善機械制造企業的職業健康管理質量。
結論:綜上所述,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應用有助于提高機械制造企業的安全管理質量。為了充分發揮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功能,在實踐安全管理工作中,機械制造企業應對安全生產標準化建立正確的認知,合理實現安全生產標準化與安全管理的整合,進而不斷提高企業的生產安全水平,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幫助機械制造企業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高會鮮.安全生產對機械制造企業安全管理的作用[J].中國設備工程,2018(07):45-46.
[2]和苗蘭.安全生產標準化對機械制造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J].煤,2017,26(09):99-100.
[3]任偉.安全生產標準化在機械制造企業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7(0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