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瑞曉 陳躍華
摘 要:食品多樣化,添加劑的用量,食品的好壞關系到每一個人,應用現代醫學理論和科學技術對環境、食品、化妝品作業現場、公共場所的衛生狀況污染的危害進行監督、監測,為制定預防措施和臨床醫療方法提供檢驗依據,實施衛生防疫措施效果的評價等,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關鍵詞:食品檢驗;檢驗技術;
1.食品檢驗技術發展如今的食品狀況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以與我們每個人生活都息息相關的食品衛生問題為例;食品安全問題始終是關系到人類健康和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我國是人口大國,也是食品生產消費大國。食品安全不僅是提高人們生活質量、保護人類生命健康的基本條件,也是維護社會穩定和食品行業安定有序的重要因素。從全球來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全球每年發生食源性疾病數十億人。發達國家(包括美國)發生食源性疾病的概率也相當高,平均每年有1/3的人群感染食源性疾病。這表明,工業化程度的發達并不能保證食源性疾病爆發危險性的降低,反而由于工業化程度越發達,食物供應鏈越難控制,一旦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其影響面和波及面會更大。另一方面,由于工業化產品的規模大,不安全食品的召回、銷毀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也會更大。也就是說,每年由數十億例食源性疾病而導致的醫療費增加,以及產品的銷毀可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消耗。由此可以看出,食品安全對社會、對經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食品安全不良的條件下,兒童、孕婦、年老體弱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感染食源性疾病,成為最主要的受害人群。
2.衛生檢驗檢疫的分類
衛生檢驗檢疫分為:水質衛生檢驗、食品衛生檢驗、勞動衛生檢驗、化妝品衛生檢驗、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消毒殺蟲衛生檢驗、生物學材料檢驗
3.檢驗檢疫設備的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已制定公布了乳品安全標準、真菌毒素、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和營養強化劑使用、預包裝食品標簽和營養標簽通則等303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覆蓋了6000余項食品安全指標。2010年中國食品安全檢測儀器市場規模超過百億,并且市場增長速度有逐漸提高的趨勢。在當前食品安全的各項指標中,殘留農藥、獸藥、漁藥、食品添加劑等參數的檢測最受關注,因此,所使用的檢測儀器如質譜儀、色譜儀、分光光度計等利潤豐厚的高端儀器及快速篩查儀器市場前景看好。
4.未來的發展方向
未來五年市場的總體需求將迅速增長,小型化、低成本的國產儀器任重道遠。目前,我國正努力促進科學檢測儀器設備向自主創新方向發展,逐步擺脫依賴進口跟蹤模仿的不利局面,鼓勵加強產、學、研、用結合,促進產品結構由中低端向高中端轉變,企業由"小而弱"向"大而強"轉變。圍繞保障食品安全需求,大力推進檢測設備專用化、小型化和便攜化研發,提高國產儀器市場占有率,從而壯大我國食品檢測產業。 我國農產品、食品生產企業數量大、規模小、分散,且法治和自律意識很弱,而人口眾多,消費人群和梁道也多,因而構成了食品安全問題多發。除了環保因素和生產條件的客觀因素外,大多源于對農藥、獸藥、添加劑等違用、濫用。所以單靠上述一系列實驗室檢測方法和儀器是難于及時、快速而全面地從源頭監控食品安全狀況。所以速測儀有著特殊意義。速測技術的原理和儀器很多,但非常成熟和突出的不多,我國已產業化、成熟儀器更少。
4.1免疫分析方法與儀器
包括放免、酶免、熒光免、化學發光免和膠體金標免等。農殘酶免疫檢測技術,被AOAC列為農殘檢測三大支柱技術之一,具有高特異性、準確性、快速、能檢測農藥和獸藥殘留,檢測致病菌、毒素以及轉基因檢測,檢測儀器主要是酶聯免疫儀,我國已有多家生產,該方法國內尚未能得到廣泛使用的原因是儀器功能單一且進口試劑盒太貴,而國內缺乏完善的試劑盒。今后宜深入研究ELISA方法的各種影響因素,并向重組抗原、多項目標物、酶的定向改造和體外分子進化以及自動化酶聯免疫技術方向發展。
4.2對生物傳感器及分子印跡技術等新的速測技術予以高度關注
生物傳感器功能多樣化、微型化、智能化、集成化、低成本、高靈敏性、高識別性和實用性特點,引起國內外高度重視。種類很多,發展最快、已廣泛應用的是SPR生物傳感器,靈敏、快速、無需標記、便捷,實時。它與其他新技術強強結合將會推出一批新型的食品安全快速篩查、檢測的方法和儀器、當今最典型的、在國外以BiacoreAB和美國TI以及Bio—RAD為代表。其中尤以Biacore、它將SPR檢測系統、生物傳感芯片、微流控系統等組合在一起,配以不同試劑盒,構成用于快速篩查和檢測獸藥殘、致病菌、毒素的系統。在我國以中科院電子所為代表已開發出三種SPR儀。發展方向是:高通量、高靈敏和便攜、小型、微型二個方面。
4.3 生物芯片及微縮芯片實驗室。
具有高通量、高靈敏度和快速等特性,國際上對其應用于食品安全、疾病診斷等方面予以極大關注。我國國家生物芯片中心等單位已開發并生產食源性致病菌檢測、食源性病毒檢測和獸藥殘留檢測的生物芯片技術平臺(儀器和試劑盒),將進一步面向現場、速測、并向微縮芯片實驗室方向發展。
4.4宜對特種電化學傳感器予以重視
電化學傳感器具有小巧、靈敏、多樣化、低成本等優點,利用特種電化學傳感器、構建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儀,國內外也都很重視,例如:將納米技術和電化學技術有機結合構建快速檢測食品中有毒有害重金屬的儀器;運用新型納米過氧化物傳感器和納米金屬/氧化物傳感器,構成快速檢測細菌總數和大腸桿菌的快速檢測儀。這三種速測儀已列入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且已出樣機。
結束語
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應體現為:體系的完備,法律和法規及標準的健全,機構、人員和裝備的完善,檢驗檢測技術和儀器設備的先進,監控和檢測的及時和有力。其中技術支撐是科學儀器和測試技術。
參考文獻:
[1] 趙森銘.市級食品藥品檢驗機構順應改革走精益化之路的探討[J].中國藥事. 2015(05)
[2] 肖順經,李德勛,周樂斌.探索食品藥品檢驗效率評價方法改進實驗室質量管理[J].中國藥事. 2014(08)
[3] 姜怡.認證認可與食品檢驗機構發展的研究[J].食品工業. 2017(12)
[4] 趙芳.食品檢驗機構標準物質的管理研究[J].食品安全導刊. 2017(36)
[5] 杜曉宇.食品檢驗檢測的質量控制探討[J]. 中國衛生產業. 2017(35)
[6] 荘儒峰.食品檢驗資源現狀及對策[J].黑龍江科學. 2018(06)
[7] 張進麗.食品檢驗檢測的質量控制策略[J]. 食品安全導刊. 2018(09)
[8] 張京華.食品檢驗業務受理流程的優化處理[J]. 食品安全導刊. 2018(09)
[9] 郭雅楠,張新偉.關于食品檢驗工作質量控制的探討[J]. 食品安全導刊.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