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廣
摘 要:我國的林業資源豐富,林業更有著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生態保護作用,不僅為國家建設提供大量的木材同時還能起到涵養水源的作用,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更為森林的生物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但是縱觀前的當林業栽培技術,不論是種植手段還是苗木的成活率都不容樂觀,同時我國林業常遭受病蟲害侵襲,致使我國的林業發展較為緩慢。基于此,本文對林業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的問題和現狀概述,并分析如何完善林業栽培技術以及林業病蟲害的防治管理措施,希望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林業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措施
農牧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隨著現代農牧業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農民對科技的熱情急劇高漲,傳統的農牧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弊端不斷暴露,也使得農牧業技術推廣體系需要不斷的創新與改造,以逐步適應現代農牧業的發展要求。利川市作為一個傳統的農牧業大市,目前農牧業技術推廣工作進展較慢,推廣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基于此,強化農牧業技術推廣工作實效,對農牧業生產力的提高以及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一、農牧業技術推廣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農牧業技術推廣隊伍不完善
由于目前農村整體條件與城市仍然存在較大差距,農民的綜合素質普遍偏低,農牧業技術推廣工作環境艱苦、條件簡陋、待遇較低,加上部分鄉鎮對農牧業技術推廣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農牧業技術推廣隊伍遲遲難以完善,有些鄉鎮從人員編制上看,農牧業服務中心有七八個人有的甚至十幾個人,但真正專下來從事技術推廣工作的連一個人也保證不了。有些從事農牧業技術推廣工作的人員因為發展潛力小而轉行,出現了專業技術人員不干專業,干專業的不是技術人員的現象,農牧業推廣隊伍人員流動性大,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1]。
(二)觀念陳舊,難以適應新時代農牧業發展的需求
目前,利川市的農牧業技術推廣人員中超過一半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從農牧業院校畢業的推廣人員,他們的農牧業知識及技術水平大都停留在學校學習的階段,長期在基層摸爬滾打,對新技術和新理論缺乏及時的學習和掌握,觀念較為陳舊,加上針對基層農技人員的培訓少之又少,在當今技術變革十分迅猛的形勢下,已經很難適應現代化農牧業的發展需要[2]。
(三)推廣經費不足,推廣條件較差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雖然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在財政預算內安排的各項用于農牧業的資金應當主要用于“農牧業技術推廣和農民培訓……”等。但是,受當地財政狀況和客觀條件限制,目前利川市各鄉鎮的農牧業推廣經費嚴重不足,個別鄉鎮對農牧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甚至未設置農牧業技術推廣專用經費,導致農牧業技術推廣缺乏專業的工具和手段,一些基礎示范項目無法開展,必要的現場指導和培訓難以實施,農民對農牧業科學技術的渴求與技術推廣力量的不足在最后一公里出現了斷層,導致先進的科學技術難以轉化為現實的農牧業生產力[3]。
二、加強農牧業技術推廣實效的策略
(一)提高對農牧業技術推廣的重視程度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任務,農牧業技術推廣是提高農牧業生產效率,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重要力量,隨著全國范圍內的農牧業現代化不斷深入,農牧業生產技術的提高將對農牧業綜合效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各鄉鎮政府要高度重視農牧業技術推廣工作,加強農牧業技術推廣隊伍建設,充實專業技術人員,改善技術推廣條件,發揮推廣人員的價值,為農牧業技術推廣創造良好的環境[4]。
(二)健全完善農牧業技術推廣體系
政府相關部門必須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農技、畜牧推廣體系,將各級農牧業技術推廣機構和人員有效整合,基于此,各級政府要改變過去農技、畜牧推廣體系“線斷、網破、人散”的局面,健全完善的縱向農牧業技術服務體系,把中央、省、州、市、鄉推廣機構這條線串起來,把覆蓋全國各鄉鎮的農技、畜牧推廣服務網絡建起來,把基層農牧業專業技術人員攏起來,全力服務于現代農牧業發展。
(三)政府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持
農牧業技術推廣需要專業的試驗示范以及定期的現場指導和培訓,這些過程中產生的試驗示范費用、培訓器材建設費、交通費用以及人工費等多種經費是阻礙部分農村農牧業技術推廣的重要因素,因此,各級政府要設立農牧業技術推廣專用基金,并隨財政收入的增長而不斷增加經費投入,為農牧業技術推廣提供財力保障[5]。
(四)提高農牧業技術推廣人員整體素質
農牧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高低直接影響農牧業技術推廣的效果,加強農牧業技術推廣隊伍的建設,一方面要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提升他們的工作待遇,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增強農牧業技術推廣隊伍的穩定性;另一方面,要加強對農牧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培訓,采取走出去學,請進來教,進修和培訓相結合等多種形式,確保他們掌握最新的農牧業知識和最先進的生產技術,使農牧業技術推廣工作緊跟時代步伐,適應現代化農牧業生產需求。
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革新速度不斷加快,新時代農牧業生產的決定性因素是先進技術的應用,但目前,我國農牧業技術推廣仍然存在很大發展空間,政府部門必須加強對農牧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重視,健全工作機制、增大財政投入、加強培訓力度,為農牧業技術推廣創造良好的環境,將先進技術轉化為生產力。
參考文獻:
[1]劉艷明,張宏雙,辛志遐等.強化農牧業技術推廣工作實效的對策研究[J].吉林農牧業科技學院學報,2011,20(3):19-23.
[2]佘德松.農牧業高職院校參與農牧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浙江農牧業科學,2015,56(1):144-148.
[3]孫延紅.加強農牧業科技示范促進農牧業技術推廣——以遼寧農技推廣工作為例[J].農牧業經濟,2012,(6):31-32.
[4]慈樹成,戴國蘭,宋家明等.關于農牧業技術推廣法及其實施辦法貫徹實施情況的調研報告[J].天津農林科技,2011,(1):1-3.
[5]王勇,張秀玲.關于現代網絡對于農牧業技術推廣的實效性研究[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3,(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