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學征
摘 要:森林是我國生態建設的重要保障,我國人均森林占有面積僅為世界平均值的1/6,森林資源的保護任務十分嚴峻。然而,我國每年都存在著諸多森林火災隱患,并以此導致重大的林業資源損失。為了能夠切實做好林業資源保護工作,本文就林業資源保護中護林防火技術的應用進行預報技術分析、防火隔離技術分析、火災監測技術分析和火災普及技術分析,以期能為我國林業資源的保護工作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林業資源;保護;防火技術
中圖分類號:S7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1033179
林業資源是我國重要的生態資源之一,現階段我國正處于工業化發展階段,對環境的破壞程度較大,這就要求必須做好各項生態保護工作。然而,我國林業資源每年卻受著火災隱患,不僅威脅著我國環境建設的良好發展,更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財產損失。為此,如何做好護林防火工作建設便成為了當前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的重點。護林防火技術手段多種多樣,本文就當前常用的幾項技術進行分析研究。
1 火災預測及預報技術
基于LYT1063-2008標準中的相關規定,當前我國的林業資源火災基本可分為5個基本等級,這5個等級是按照林業資源的所在地區的地形、風力、降雨情況等因素進行劃分的。隨著林業資源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以及護林防火機制的不斷完善,我國諸多林業地區都建立起了較為完備的防火預警機制,這些預警機制的建立有效的對我國森林火災進行了監測與控制。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火災預警機制中又逐漸滲透和融入了互聯網信息監測技術,使護林防火工作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和發展。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我國火災預測和預報技術建立起了以互聯網通信為基礎的無線網絡火災預警快速監測體系,這種體系的建立有效地保證了火災響應的速度,使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及時對林業火災進行發現和治理[1]。
2 護林防火隔離技術
當前我國對林業資源火災的控制手段具有多樣性。其中,最為常見的火災控制手段為火燒的方式,通過火燒的確能夠將各個林業區域進行分離,并以此保證火災得到良好的控制。然而,火燒法的防火隔離技術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其不僅需要操作技術人員具備良好的火燒法隔離經驗,更需要對風速、可燃物含水量和空氣溫度等多種自然條件要素進行分析,此外,其對用火的時間把控也十分嚴謹,倘若在實施的過程中忽視了某一要素都可能造成火災蔓延的加速。防火線的防火方式也能起到良好的防火效果,但其維護的周期較短,還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等問題。防火溝技術主要應用于對地下火勢的控制,其通常設置闊葉樹防火帶,通過達到最大的封閉性來對火災隱情進行控制。總而言之,護林防火技術多種多樣,只有根據林業資源的實際情況針對性的選擇防火技術,才能取得最佳的預防和控制效果,如南方地區防火林帶可以選擇木荷構建防火林帶。
3 林業火災監測技術
林業火災發生的誘因具有多樣性,通常情況下可以將其分為自然原因林業火災和人為原因林業火災2大類,自然原因導致的森林火災存在一定的前兆,其控制和發現都會較為及時,而人為因素導致的火災存在不確定性,這便給火災的預防和控制帶來了諸多的困難。為此,森林火災的發生具有明顯的隨機性,其要求防火技術人員要具備快速的反應速度,能夠及時分析火災發生的情況,并做好迅速的控制工作和預警工作。除此之外,要建立起森林火災監測技術體系,并以此對森林火災的發生時間、發生地點等情況進行時時掌控,這樣能夠及時對火災情況作出響應,使火災所帶來的損失降至最低。傳統的火災監測技術主要靠地面巡防,而當前我國林業火災監測技術除了地面巡防以外,還構建了瞭望臺、飛機巡視和衛星監測等信息技術方式,更有效地提高了火災的監測效率。
4 林業火災撲救技術
我國對林業資源火災撲救技術的研究工作較晚,加之我國林業的情況與其他國家的差異性較大,進而導致在火災撲救技術的研究方面存在著較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也使我國在林業火災撲救技術方面與其他發達國家有著較大的差距。然而,隨著我國防火技術領域的專家學者不斷努力,在近幾年的林業資源防火工作中也逐漸取得了較大的突破與進展,讓我國林業資源的安全工作不斷落實到位。例如,林業火災撲救設備和指揮系統都不斷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為我國林業資源火災的撲救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5 結語
護林防火工作作為當前我國應重點推進的任務之一,相關部門必須要做好防火技術的選擇,護林防火的主要技術包括火災預測及預報技術、護林防火隔離技術、森林火災監測技術和森林火災撲救技術,每一種防火技術都有其獨特的優缺點,只有正確分析林業資源的實際情況,才能針對性的選擇合理的防火技術,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林業資源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梁有斌.護林防火技術在森林資源保護中的運用探討[J].南方農業,2017(2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