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斌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網絡媒體的興起,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受到很大的沖擊。而新聞編輯作為整個廣播電視新聞的重要組成,其質量直接影響到了新聞報道的質量,甚至整個行業的發展。因此,如何提高編輯內容質量并進行創新式發展,成為了整個廣播電視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本文就從自身工作經驗出發,就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相關問題及未來創新發展方向提出幾點看法,以期能給讀者帶來些許思考。
關鍵詞: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創新發展
引言:
新媒體的傳播特性更符合現代人節奏快、接受信息簡單直觀化、時間碎片化的生活特點,因此新媒體成為了人們獲取信息咨詢的主要方式。與此同時,新媒體的快速崛起對傳統新聞報道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人們獲得新聞的途徑增加了,對于新聞的關注度和評價維度也變得多樣。這些變化對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的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如何才能煥發傳統媒體,特別是廣播電視的生命力?本文認為,提升新聞編輯內容的新穎度和深度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一、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與新媒體新聞
(一)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內涵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就是以真實的新聞信息作為材料,對相關資料進行收集、分類、歸納、總結,最后制作出符合大眾審美的新聞播報內容[1]。新聞編輯最重要的兩個要求就是真實性和客觀性,首先,播報的新聞一定要基于真實發生的事件,且做到及時播報;其次,編輯人員在對新聞內容進行編輯時,要盡量做到公正客觀,不能參雜自己的私人感情。
這就對新聞編輯工作者的職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編輯人員要以敏銳的視角捕捉到發生的新聞事件,并且以精煉的語言總結成稿。另一方面,在保證服務大眾,做出人民喜聞樂見新聞報道的同時也要積極引導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價值觀。因此,新聞編輯如何實現創新式發展,成為了當下重點問題。
(二)新媒體新聞編輯
隨著各類新媒體的興起,一些無良媒體為了吸引更多關注率,就夸大新聞標題出現了文不對題的情況,有些媒體甚至出現了播報虛假新聞的情況。作為傳統媒體行業,廣播電視臺應該遵守自身的職業操守,學習新媒體的新理念和技術,補充自身的不足,進行創新式發展。新媒體的主要優點就在于受眾人群多,平臺廣,傳播速度快,所涉及到的新聞資訊也是五花八門。這些都是傳統新聞媒體行業很難做到的[2]。
二、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存在的問題
(一)新聞編輯模式固定
由于之前的電視廣播行業對于新聞播報的模式都較為統一,長期從事這一行業的內容編輯,已經固化了新聞稿件的模式。想要打破原來的舒適區,跳出思維的局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新聞編輯者水平分布不均
雖然對于新聞編輯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對已發生的事實進行歸納總結,但是僅僅完成這一任務顯然已經不能滿足大眾對豐富新聞獲取的需求了。不同廣播電視臺的工作人員專業素質也是良莠不齊。想要做到新聞編輯內容的創新,需要創作者有厚實的文化和多學科知識積累,且要具有善于聯想和類比的思維方式。就以衛星發射成功的新聞報道來說,如果節目主持人只是生硬的總結事實層面的關于衛星型號、發射技術和研發人員名單,或者發射日期等內容,會顯得特別枯燥。如果想要讓觀眾更好地了解衛星發射這一新聞背后的事實,可能需要新聞編輯者對于天文、物理、化學、新興科技等多學科的知識都有所涉獵。而這樣綜合素質極高的人才其實正是各個地方廣播電視臺稀缺的,人才儲備不足也就導致了播報的新聞缺乏深度和新意,知識性也不足[3]。
(三)新聞編輯受到忽略
很多廣播電視臺并沒有意識到內容創新的關鍵性作用,在這個信息傳播越來越快速方便的時代,如果還是以傳統的方式進行新聞內容編輯,很快就會被淘汰,不僅收視率無法保證,還可能讓觀眾對新聞本身產生厭煩感。
三、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創新方式
內容編輯是整個新聞播報過程中的靈魂,只有加強新聞工作者的個人素質,從社會熱點出發,才能做出讓大眾滿意的作品,新聞報道的收視率才能有保障。電視新聞編輯創新并不是一句空談,一定要從各個方面進行改革,這是一個漫長且艱巨的過程,需要整個行業的共同努力。下面,本文就從以下四點談談目前最為重點的幾個改革方向。
(一)核心價值觀的確定
廣播電視新聞的傳播一定是要符合國家的核心價值觀,為觀眾帶來正確的價值引導。黨和國家的政策宣傳需要媒體人的傳播,民族自信心的塑造也需要媒體的傳播。以國家的政策方針為指導,成為國家政策下達過程中的有效途徑是進行新聞創作必須要注意的方面。因此,在新聞選擇上一定要十分謹慎,對于新聞的真實性一定要進行查證,不能引起民眾不必要的恐慌和猜疑。通過對社會事件的報道達到引導、規范、教育民眾的目的[4]。此外,新聞工作者的政治素質必須過硬,一方面要敢于揭露危害社會秩序和人民利益的人或事;一方面也要深刻理解國家的政策法規,向民眾進行普及。媒體人自身的判斷力、洞察力和個人的政治素質成為了能否提高電視新聞質量的首要因素。
(二)組織方式的改善
新聞來源于生活,但卻是認真嚴肅的。新聞涉及到的領域可能包括經濟社會、自然科學、人文藝術、宗教政治等等,想要更專業的進行新聞編輯工作。廣播電視臺應該改變以往一直存在的臨時抓人進行編輯的現象。應該讓編輯工作更加規范化、系統化。
(三)提高編輯人員的素質
正如之前所提到過的那樣,一個新聞編輯者不僅僅是要具有優秀的文字能力,而且還要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在接觸一些觀眾可能不是這么熟悉的新聞領域時,可以通過自身的解讀幫助觀眾或讀者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內涵。
作為廣播電視臺本身,在聘用工作人員時就應該注意到這些方面,選擇高素質的編輯人才才能保證之后的工作質量。針對老員工,電視臺可以經常性的組織學習培訓活動,提高人員職業素質能力。定期實施考核制度,打破傳統的一勞永逸的模式,讓新聞編輯人員一直存在緊迫感,壓力即動力的源泉。
(四)提高報道的深度和趣味性
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民眾對于實事參與度的增加,在潛移默化中,人們對于一些問題的看法也在發生改變。新聞編輯工作者也應該深刻意識到隨著國家大力發展經濟建設,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發生了質的飛躍,對審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會日益增加。新聞傳播所面向的受眾群是從60后到00后這樣一個縱向的大跨度,播報新聞如果還是一板一眼,可能會喪失掉一部分人群。而編輯在整理新聞稿件時,能主動探尋事實背后的故事,結合如今流行現象進行總結,可能會最大程度滿足各個年齡段的人的需求。
四、結束語
現在我國已經在向著數字化時代邁進,整個媒體行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聞行業受到的沖擊尤為巨大。如何改變傳統的新聞播報模式,提高新聞稿件質量成為了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作為一名媒體人,我僅以一線工作的經驗對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見解,希望能帶給同行一些思考。立足當下,放眼未來,在新形勢下每一位媒體人都應該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盧俊芬. 對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創新的分析和思考[J]. 西部廣播電視, 2016, 7(13):144-144.
[2]木扎怕爾?牙森.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創新的分析和思考[J]. 西部廣播電視, 2016(5):71-71.
[3]景會東.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創新思考[J]. 西部廣播電視, 2017(7):122-122.
[4]趙春紅. 新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編輯創新路徑思考[J]. 西部廣播電視, 2017(22):17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