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股份制作為國企改制的主要形式,被推向了改革的前臺。資本運營、資產重組、收購兼并等已成國有企業改革的趨勢,這給商業銀行帶來了更多的機股份制作為國企改制的主要形式,被推向了改革的前臺。
關鍵詞:國企改革;商業銀行;營銷策略
一、概念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何為國企混改?國企混改即為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國企混合所有制是指,在國有控股的企業中加入民間(非官方)的資本,使得國企變成多方持股,但還是國家控股主導的企業,來參與市場競爭。混合所有制的目的不是為了混合而混合,是為了讓國企在改革中能夠增加競爭力和活力, 混合的目的是為企業打造一個符合現代企業治理的有競爭力能夠培養競爭力和創新力的治理體系。
二、國企混改的發展與現狀
國企混改的設想是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就已提出。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擴大國營工業企業經營管理自主權的若干規定》等一系列改革文件,意在推動國有企業精英群層面的改革,讓國營企業獲得相當的經營自主權。通過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試點,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得到釋放,企業素質增強,對當時的經濟起到了促進作用。隨著國企改革的不斷深入,產權問題成為了爭論的焦點我國的國企改革歷經三十多年,經過理論改革,在取得公認的同時,一些體制機制性矛盾和問題也一直如影隨形。2015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冊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明析了國企改革的方向,主要內容包括:價款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試點,打造市場化運作平臺;有序實施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和規范投資項目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股;準確界定不同國有企業的功能,分類推進改革;加強國有資產監管等。2015年9月中央出臺《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全國各省市政府紛紛出臺地方版本的國資國企改革意見。中共十五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將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企業改革將進一步全面深化。國企改革被公認為我國經濟改革中最難的環節之一,難就難在各界在一些根本問題上缺乏共識。在前期的改革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不可回避。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毅中提出一是國有資本有進有退難以把握。混合所有制企業的股權結構如何設計缺乏依據,不斷引發爭論;二是民營資本進入基礎產業、基礎設施、社會公共服務和金融領域的戰略取向落實不到位。"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的現象仍然存在,壟斷行業的改革步履艱難。如何進一步放寬外商投資準入,又維護產業安全,兩方面都存在不足;三是規范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行為方面存在缺陷,存在著內部人控制、監督監管機制缺失的現象。一些企業信息披露不透明,侵害股民尤其是小股東利益;四是資本市場還不適應需要。證券市場的規模和能力與國民經濟的總量不適應,與企業直接融資的需求不適應。
三、國企改革的方式
正式因此國企改革才可以不斷豐富和拓展實現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方式、路徑。主要的應用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內部優化重組、改善組織結構,外部合作合伙、聯合兼并,實現股份制改制,通過交叉持股相互參股,構建混合型企業。開發新項目、組建新公司,實行股份制,盡可能形成混合型企業。
二是基礎好的股份制企業,通過境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選擇A股、H股等境內外類別,選擇主板、創業板、中小企業板等不同渠道實現IPO。
三是通過股權的流轉、增持減持、增資擴股、發行可轉債、私募等方式優化股權結構,促進各類資本的融合。
四是繼續堅持和改進國有企業重組改制的成功做法,深化存續部分改制,培育優質資產推向市場,有條件的母公司可改制為控股公司或投資公司,大企業可以整合子公司爭取整體上市,放大資本功能。
五是通過合資合作、并購、參股入股等方式,吸納外資成為境外公司股東。
四、國企改革給商業銀行帶來新的機遇
最新一輪國企改革在企業所有制、管理制度、考核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變革,使國企更加市場化與自主化,給商業銀行帶來新的機遇
1.這一重大變革催生出各種各樣新興的業務需求。新的國企改革勢必造成我國不少企業的并購重組等行為,使融資需求不斷增加,在發生重大變革的同時,咨詢顧問等服務類需求也會不斷增加,而且本輪國企改革鼓勵培育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所以商業銀行跨境等國際業務也會隨之不斷增加。
2.未來我國金融市場的參與的主體將會更加的多元化,利率、匯率等將會完全市場化,與之相關的各種避險、保值、套利需求必然會快速上升,這就給我國商業銀行帶來機會。隨著金融脫媒日益的不斷深化,銀行也可以發揮相應功能。總的來看,商業銀行發展轉型的市場將會進一步打開,這有利于國內銀行切實轉變原本的模式,真正走資本節約型、業務和收入多元化發展的道路。
3.這次改革會重新分配優劣客戶,調整信貸結構。這對于
優質的民營企業是一個重大的利好消息。這也為商業銀行提供了難得的重新競爭的機會。改革提出了國有經濟調整和引入民間資本,引導國有資本從部分領域退出。這使企業自身的信用有所提升,也有助于銀行信貸結構的優化,從而間接改善商業銀行信貸的質量。
五、商業銀行的營銷策略
隨著國企改革的不斷向前推進,商業銀行應多維度把握業務機遇,多方位支持國企改革,并加快各項業務發展,把握國企改革脈絡,關注改革的路徑和步驟,多維度防范風險,把握各項業務發展機遇
1.綜合運用多種融資工具和融資辦法,滿足改革并購重組需求。商業銀行切入國企改革最直接的方式是提供融資貸款。商業銀行可以適當的通過銀行表外融資和債券市場,將相關資金需求對接投資類理財、直接投資的業務品種。咨詢顧問為主的中介類服務,可以擴大銀政企三方合作空間,商業銀行可以憑借自身信譽以及潛力大等優勢,針對政企的各種各樣需求,以各類咨詢顧問等中介服務深入嵌套到國企并購重組行為之中。改制后的企業重構資金管理體系可能發生重大變化,企業的資金管理體系需要重新搭建。而隨著企業市場自主配置能力的提升,企業也將提高對資金使用效率的關注,商業銀行可以通過現金管理服務滿足企業的需求,為改制后的企業定制個性化現金管理方案,在保證流動性的基礎上,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在產業布局調整的框架下,商業銀行要密切跟隨國企進退步伐,分類開展營銷和服務。國有經濟的影響力不斷增強,銀行要繼續鞏固和維護好國有的重點企業客戶關系。在一般競爭性領域內,由于行業競爭加強,銀行要將相關行業國企的信用評級進行及時調整或修改。此外,隨著金融市場準入的不斷放開,銀行也應該重點關注有望獲得投資項目的民營企業,并將此類民營企業作為潛在目標客戶進行重點營銷。
2.利用參與國企改革的契機,推動商業銀行自身轉型發展。商業銀行跨業跨市場發展要擺脫傳統單一提供貸款的狹隘思維,應把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確立為新的競爭手段。可以綜合運用多種融資模式,在合理控制資本和信貸規模等約束的基礎上,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經營模式,還可以發揮專業優勢,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這樣不但能夠培養核心客戶,又可以增加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國企改革投資和融資需求量都很大且形式多元,改革后的國企競爭加劇,這就對商業銀行的經營能力和服務水平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當前內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下,銀行數量的不斷增加,商業銀行在市場上的盈利機會越來越小,迫切需要通過自身轉型尋找新的發展方向和利潤增長點。借助國企改革的契機,實現跨境跨業跨市場的發展而獲得收入,我國商業銀行勢在必行。在本輪國企改革中,商業銀行針對企業的不同類型與不同需求,為其量身定制跨境服務方案,是商業銀行落實國際化戰略的非常有效的途徑。商業銀行可以根據政府相關扶持政策,發展跨境業務,這也是銀行向國際化發展的重要契機。
3.商業銀行應采取相應措施,防范應對潛在風險。商業銀行應審慎對待改革中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提早制定風險防范措施。要審慎摸準政策脈絡防范政策風險。商業銀行在搶抓業務機遇的同時,認真分析經濟政策環境等的變化,關注國企改革的路徑,特別注意把握好當時當地重點國企改革發展規劃。并積極開展現有業務和創新業務的相關政策法規的修改和完善,確保銀行業務合規開展。要主動熟知和了解相關法律和制度手續,避免投資融資時的運作風險。
參考文獻:
[1]李麗麗,王辰.新一輪國企改革中商業銀行的歷史機遇與功能重塑[J].2015.
[2]楊玉瑩.國企改革給商業銀行帶來的機遇與挑戰[J].2015.
作者簡介:
劉瑩,女,31歲,天津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在讀,碩士研究方向為金融方向,目前就職于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任國際金融部審單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