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利輝
摘 要:基建工程少則千萬,高則上億,財務管理是基建工程中積極監督活動中的重要形式,其具有鮮明的政策性、技術性、經濟性以及階段性。為此,做好基建工程財務管理是控制成本,提升基建工程效益的有效方式。為此,筆者就基建工程中財務審核中幾點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基建工程;財務管理;市場經濟;投資主體
1引言
在市場經濟體制趨于完善的情況下,基建工程出現了投資主體和利益格局多元化狀態,為此深化基建工程的財務管理工作意義重大,根據筆者從事財務管理多年的工作經驗發現,存在多項工程項目工程量不實、高套定額、亂取費用等情況,為此,在施工單位申請工程款的同時,需要提供工程相關的資料,并對其進行審核。加大對基礎設施投資的審核力度,提高審核水平,切實處理好審核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是擺在審核部門的首要工作。
2 當下基建工程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
2.1 制度規定不科學
目前我國眾多基建工程財務管理在崗位職責以及流程制度上均存在不完善之處,基建財務管理意識弱化、參與度不強,無法全方位、全過程跟蹤管理審核。如現行的基建行業內通行的規定:以預算審計價作為招標控制價、結算審計價作為竣工決算的依據等,這種規定出發點是為了保護國有資產不流失、監督財政資金合理使用。可是,這樣規定改變了“監督”的含義,打破了原有的基建資金使用單位、施工單位及審計單位的“監督、執行、實施”的“鐵三角”關系,變成了只有“執行、實施”的“線型”關系,審計原有的監督職能變成了財政基建項目的定價職能,而基建財務管理履行審計結果的支付職能了。
2.2 部門溝通不及時
工程管理中本身沒有基建財務管理部門的一席之地,加上部門之間又缺少溝通與交流,導致基建財務部門對工程內容一無所知,基建財務管理工作只基于形式。實際工作中,基建財務管理部門基本上不參與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對項目的概況、清單組成、 工程實際進度、隱蔽工程等等情況知之甚少,業務部門只有到申請款項時,只會提供既成事實的合同和其相關的紙質資料,基建財務管理部門實行的拿來主義,根據業務部門提供的合同、審計部門提供的審計報告等機械性的履行付款義務,不問數據對不對、真不真,只問資料齊不齊、簽字全不全,由此工程領域資金支付不規范現象時有發生。從而導致財務審核不真實,多付現象已履見不鮮;審計結算價重復計價也時有發生。
2.3財務人員素質不全面
目前,所謂基建財務管理,顧名思議,“基建+財務”的管理,可在實際工作中,基建財務管理部門的領導也好,工作人員也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知識要求更多的關注財務知識上,“紙上論錢”,工作重心放在發票的合法性、合規性等形式性審查上,對工程的實質性審查少之又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客觀存在,對業務實質內容關心的少之又少,似乎不是財務審核的內容。有些財務管理人員,上億資金付出去了,工程也結束了,但這個工程位置在哪,做什么的等對工程概況可能還不知,還一直在鐵門里邊核算記帳。基建財務人員對基建知識缺少了解,不懂工程計量、計價規則,不會對工程變更的必要性、真實性、正確性提出異議,更不會對工程的概預算發表財務人員應有的意見。我國審核工作大多是以事后審核為主,審核過程中注重審核檢查的結果不重視審核評價,使得基本建設項目財務審核工作效率低下,不能充分發揮財務審核的實質作用。有些基建財務管理人員認為合同履行完畢就當項目結束,大量的工程不做或不及時做財務決算,更不會做績效評價,致使工程項目長期掛賬現象嚴重。
2.4 會計核算不規范
當前大型的基建工程基本上全是投標招標,合同價格既定,財務處需要按照合同執行價格進行工程價款結算。部分建設單位存在未嚴格按照基本建設會計制度設置會計明細賬。會計科目設置不明確,和單位經費賬一起核算,未單獨設賬,這使得其基本建設和日常經費賬目區分不準確、不詳細,致使工程建設投資成本不清。在審查投資金額時,需從經費賬中逐筆清理。例如在筆者曾參與審核的一個案例中,某建設單位由于未單獨設立基本建設賬,致使多付工程款幾十萬元。
3完善基建財務管理的措施
3.1嚴格遵循基建工程財務職能
基建財務管理應與基建管理節拍相諧調,工程成本與工程實際相一致,不能只停留鐵門里核對一下合同付款條款那么簡單的核對上。因此,要讓基建財務管理職能發揮作用,須從制度上保證基建財務管理和監督職能,讓其參與項目全過程管理,對項目資金支付的必要性、真實性、正確性加大審核力度,不僅僅停留在“紙上論錢”的形式上。從流程上要保證基建財務管理人員的項目管理參與度,包括前期的可研、項目的立項、概預算批復、工程招投標、工程進度管理、工程竣工驗收等等,只有這樣,才能讓基建財務管理人員從剛開始的資金籌集,中間的資金使用、最后的績效評價實現系統性的管理目標。
3.2 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
如今,傳統會計將被新型的管理會計所替代,管理會計人員,除了懂得財務會計知識外,更要知道業務知識。同理,基建財務管理人員,更應走出辦公室,到現場去熟悉了解工程相關的業務,“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只有這樣,才能把基建業務正確的轉化為財務上的經濟指標,這就對基建財務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懂得財務知識外,還要懂得基建知識,要對鋼筋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性能和計量有所了解、也要時常關注其時價變化,要看得懂工程量清單,分得清工程變更屬清單內還是清單外,要搞得清計量和計價規則,對設計圖紙以及工程進度有所了解、對工程變更的必要性、責任性有所知情等等,便于工程款支付時有充足的依據進行扣減核算。當然,必竟只是財務人員,不要求精通,但要求知曉,只有這樣,工作才不會被動。
3.3 提高財務管理部門的敬業精神
當然,除了專業知識外,基建財務管理人員更要有一種“擔當、責任、奉獻、成果”敬業精神,特別是在基建管理職能不清、責任不明的情況。如當下以“審計結果作為工程竣工結算的依據”規定下,那么,如果審計結果錯了呢,是審計部門的責任還是財務管理的責任,還是兩者都有責任只是孰輕孰重的問題呢?原本是審計監督可現在審計直接執行了,那誰來監督呢?基建財務管理部門有沒有對審計結果具有監督職能呢?這就要求財務管理部門更要有這種敬業精神,不能認為工程預算或結算不關基建財務管理部門的事就不管了,更不能認為反正都是國家的錢,只要程序倒位就行了。基建財務管理人員不僅要有工程管理和造價的專業知識,更要有親臨施工現場,核查隱蔽工程、掌握施工進度的意識,樹立起基建財務會計與基建管理相統一的全方位、全過程管理理念。對工程竣工驗收后,財務管理人員更要有奉獻和成果意識,有始有終,要做好財務決算和績效評價的管理工作,這是承上啟下的關鍵性工作,是對已完工程造價的分析總結,也是對后續擬建工程造價估算提供數據支撐。
4 論文小結
通過筆者對基建工程財務管理中的部分問題進行梳理,發現財務管理是令項目投資效益提升并得以順利開展的保障。在實踐過程中,基建工程財務管理會因為種種原因出現各種問題,需要我們按照規章制度執行,做到各司其職、互相幫助,并積極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此外,還應與各部門達成共識,共同進步,為我國的基建工程事業營造一個和諧的環境。
參考文獻:
[1]程黎.探究基建工程財務審核的重點[J].科技與創新,2015(4):58-59.
[2]夏阿梅.基建財務審核中發現的問題及建議[J].財會學習,2017(7):110-111.
[3]王櫻儐.淺談基建工程財務審核重點及問題[J].商品與質量:消費研究,2015(3):378-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