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興
摘 要:誠信是人們最基本的道德規范,中華浩瀚五千年歷史,形成了優秀的傳統文化,其中,儒家思想就將"誠"作為中心思想,可見誠信在我國思想道德文化中的重要性。社會誠信檔案管理體系是為了打造一個和諧的社會環境而建設的誠信體系,它能保證國家的各個企業、團體、政府都依據誠信的標準執行工作,是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舉措。本文在結合社會誠信檔案管理體系建設重要作用的基礎上,分析了社會誠信檔案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幾點改進措施。
關鍵詞:社會誠信檔案;管理體系;建設
小到個人,大到團體、企業、政府甚至社會,都離不開誠信,它不僅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基本要求,還是維系社會健康發展的保障。社會的發展不僅指物質條件的發展,更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健康發展。一個國家如果形成了一致、良好的精神文化,這個國家的各項工作效率將會提高,就會加快促進社會發展的腳步。因此,建設社會誠信檔案管理體系,對于社會發展和人民的進步來說,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建設社會誠信檔案管理體系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一)社會人員誠信意識淡薄,失信問題普遍
無論是社會精神文化建設,還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誠信都是人們必備的道德素養。在社會誠信檔案體系建設過程中,需要個人、組織、企業、政府等按照誠信的原則做事。雖然許多人都能做到誠信做人,但是一旦將誠信置于利益之下,誠信的道德素養就很難維系和堅守。比如,大學生作為國家發展的中堅力量,是國家的未來,但是近年來大學生卻頻發“裸貸”事件,許多大學生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實施借貸卻不能按時歸還貸款,并且,大學生不顧“裸貸”機構的違法性,向其借貸,這是大學生與組織機構共同失信的表現。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失信的團體、組織、機構等,比如“三鹿奶粉摻假事件”、“地溝油”、“瘦肉精”等,人們為了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不顧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這是建設社會誠信檔案管理體系過程中面臨的重要問題[1]。
(二)誠信檔案管理體系并不完善
完善的社會誠信檔案管理體系對于失信現象有一定的管理和約束作用,就目前來看,我國的誠信檔案管理體系并不完善,還存在許多問題,比如管理部門沒有統一的管理策略,各個檔案管理部門之間缺乏溝通,信息交流困難等。因此,社會管理體系并不完善,管理制度缺失,導致社會上失信問題頻發,人與人之間正在逐漸丟失誠信與信任。因此,誠信檔案管理體系建設工作刻不容緩,社會亟需能快速查詢組織或個人誠信情況的機制。當前誠信檔案管理體系中缺乏這種機制,人們僅僅能從誠信管理系統中查詢相關的誠信情況,并且這種操作還會花費查詢人大量的精力與時間。加之查詢者對誠信管理系統的了解程度不足,對各個單位的系統功能尚需摸索,查詢者查詢誠信情況的操作面臨諸多困難[2]。
(三)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作用
任何一項工作的開展都需要嚴格的制度與法規的約束作用,建設誠信檔案管理體系也不例外。當前,我國法律法規中,與誠信有關的法律有《合同法》、《民法通則》、《刑法》、《票據法》、《擔保法》等,這些法律中雖然都提及到了誠信的內容,但是并不是針對誠信檔案體系建立的,其對誠信行為的約束作用也僅僅是在幾種特定的環境中,并不能對誠信檔案管理體系起到嚴格的制約。因此,我國建立與完善誠信檔案管理體系需要國家出臺專門的關于誠信檔案管理體系建設的法律法規,這樣才能發揮高效率的誠信行為管理的作用。與其他國家相比,比如美國,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美國就出臺了關于誠信管理的法律制度,包括《平等信用機會法》、《公平信用報告法》等,對公民以及組織等的行為做出了嚴格的約束,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還存在嚴重不足。基于此,建設誠信檔案管理體系還需國家在出臺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進行[3]。
二、建設社會誠信檔案管理體系的措施探討
(一)打造良好的誠信環境
建立一個完善的社會誠信檔案管理體系需要以加強誠信建設為基礎,只有社會上形成了良好的誠信風氣,誠信檔案管理體系才能有效的構建。因此,應積極尋求提高社會中人們誠信素養的措施,加強誠信宣傳,誠信是一切工作實施的基礎,如果一個人沒有誠信的道德品質,那么他在社會上就沒有上升的機會。所以,相關政府部門或企業要加強誠信檔案管理體系的建設,首先由政府部門下達誠信建設的要求,然后由企業、組織等來實施,企業、組織等要在內部大力宣傳誠信工作的重要性,管理者應明確誠信對于企業、組織發展的作用,提高企業、組織整體在利益面前堅守誠信的能力,建設誠信的企業、組織文化,有助于提高企業、組織內所有工作人員的誠信水平,促進誠信檔案管理體系的建設。同時,政府應幫助企業、組織實施誠信道德文化建設,比如政府通過網絡、電視、廣播電臺等播放誠信公益廣告等,宣傳誠信的重要性,提高人們的誠信意識,有助于建立一個完善的社會檔案管理體系[4]。
(二)制定與誠信檔案體系有關的法律法規
對于任何一項工作來說,利用法律法規對其進行約束都是至關重要的。法律法規能明確人們的行為規范,賦予人們以責任意識,使人們明確社會對于非誠信行為的底線,幫助人們了解失信的后果,促進社會誠信檔案管理體系的建設。因此,我國應借鑒其他國家誠信檔案管理體系相關的法律法規,結合我國誠信道德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人們日常行為習慣的誠信法規。同時提高誠信法律宣傳,向每一個人普及關于誠信的法律知識。在這一過程中,政府部門作為國家決策的制定者和下發者,應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向人們展示什么是誠信行為,拒絕任何利用職務之便獲取自身經濟利益的事情,并實施獎懲制度,綜合監督社會中人們的誠信情況[5]。
(三)利用現代化手段,整理誠信檔案信息資源
對檔案資料的管理情況決定了檔案管理體系的完善程度,相關部門應對誠信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明確建設誠信檔案體系對于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建立一支專門的誠信檔案管理隊伍。同時,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作用,采取科學的手段管理誠信檔案資料,比如利用網絡技術將社會中各個地區人們的誠信檔案信息資源整合在一起,能方便人們的查找工作。同時,科學化的誠信檔案信息資料整理方式也提高了檔案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使管理者有更多的精力進行誠信檔案管理體系建設的其它工作,促進人們精神文化的進步。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誠信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礎,它決定了這個國家人們的文化素養,也影響著這個國家的建設速度。目前我國社會誠信檔案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存在社會失信現象較多、法律法規不健全以及誠信檔案管理體系不完善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加強社會誠信檔案體系建設應建設社會誠信環境、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利用現代化手段,提高誠信檔案信息資源管理工作效率等。加強對人們失信行為的約束作用,提升人們的誠信道德水平,提高企業、組織對不法利益的抵制能力,推動國家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欣童,楊桃蕊.淺談誠信檔案建立與職業道德培養[J].辦公室業務,2018(05):73.
[2]劉波.檔案數字化管理與社會誠信檔案管理的建議[J].科技創新導報,2017,14(33):239-240.
[3]張欣.誠信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檔案,2017(04):77.
[4]張莉.論社會誠信檔案管理體系建設[J].法制博覽,2015(28):296.
[5]栗超.論社會誠信檔案管理體系建設[J].科技視界,2015(01):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