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的不斷增加,不同地區的河流和水體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的水環境污染問題日漸突出,并且有逐漸嚴重的趨勢。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也逐漸的增強,針對城市生活當中的水環境治理工作的要求逐漸提高。因此,加強水環境的治理工作已經受到了相關政府部門的關注和重視。基于此,本文針對城市水環境治理工作的方法以及策略展開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城市環境呢;水環境治理;治理工作;方法及策略
前言: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當中的人口數量逐漸增加,在實際的生活和生產當中向自然界排放的不同污染物也越來越多,逐漸的超出了城市本身所具有的自凈能力,嚴重的影響自然界當中一部分的功能產生一定變化,這些對于生態環境的發展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危害。除了水環境的污染以外,還存在空氣污染和噪聲污染等。本文針對城市水環境治理工作的方法和策略展開分析和研究,針對當前城市水污染的成因進行分析,然后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此來更好的提升水環境治理工作的成效,有效促進社會更加快速、穩定的發展。
一、城市水環境污染的成因分析
造成水污染的成因是非常多的,依照水污染源的來源能夠將其分為面源污染以及點源污染。其中在面源污染當中,其污染主要就是來自于降雨對城市的地表進行沖刷,因此,城市的地表沉積物實際上就是城市地表徑流當中污染物主要的來源。城市地表中的沉積物組成就會決定著城市當中地表精餾的污染性質,主要包括動物的糞便、城市生活垃圾、固態的廢物碎屑、車輛的排放物、空氣沉降物、化學藥品以及建筑施工現場產生的堆積物等。具有不同土地使用的城市功能地表,所產生的沉積物來源等都是不同的。比如:城市的工業區地表沉積物與實際工業生產當中的半成品以及原料等沉積和擴散以及遺漏等有非常大的關系。城市路面上的沉積物與城市車輛的排泄有關,商業區的地表沉積物與其實際的相關商業活動類型有莫大的關系。
另外就是點源污染,其主要的成因就是:第一,有些小區建成相對比較早,小區內部的相關配套設施落后于土地開發的步伐,這樣就會造成個別的路段污水沒有出路,將其接入雨水管當中就會造成河道的污染。第二,有一部分片區還屬于農村城市化的地區,在土地的開發過程中沒有進行嚴格并且有效的監督和管理,這樣就造成了周邊排水系統雖然完善,但是小區當中雨污混流的現象非常嚴重。第三,很多小區當中都開設了相關的服務性設施,比如店鋪、賓館以及就留等,物業公司沒能夠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造成對水體和河道的污染,這樣的情況是普遍存在的。第四,很多房地產開發商在進行建設和開發的過程中由于考慮的不夠周全,或者是有些住戶為了能夠擴大自己的適用面,在入住之后擅自改變原來的使用功能,將陽臺改造成廚房等情況,這樣就會導致污水通過雨水管道進入到城市的雨水系統當中,造成河道和水體的污染,這樣的現象在不同的住宅區都普遍存在。
二、城市水環境治理工作的方法及策略
(一)糾正、完善管網
根據雨污分流和正本清源以及相關的規劃和原則等要求,應該繼續的完善和構建城區的雨污水管網,并且針對構建完成的區域相關管網加以有效的糾正,改善污、雨混流等現象。
(二)截污
在水環境的治理工作當中,截污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措施和方法,將旱季流入雨水管道的污水和雨季初期的雨水截流進入到污水管道當中是非常重要的,作為約束污水流入水體的最后關鍵環節,水體截污效果的好與壞能夠直接影響水環境治理工作的最終成效。
(三)清淤
應該針對水體和河道進行有效的疏浚以及清淤,更好的消除水源的內源污染,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更好的改善河流和水體的水質。水體的內源污染治理工作應該在相關的截污工程完成的基礎之上進行和完成,同樣也是能夠消除黑臭的重要條件。水源的內源污染治理工作是一個較為長期并且持續性的過程,應該對河底的淤泥進行定期的清除。
(四)控制面污染
治理水污染,應該從源頭方面進行有效的控制,在實際的治理工作當中實施廢物減量化的相關技術,消減和控制地表面本身的污染潛力,降低面源的水污染含量,進而能夠更好的達到一種更好控制進入水體面源的污染承受的最終目的,同時,還應該加強城市水環境污染的治理工作,更好的提升市民整體的環保意識。
(五)補水
補水實際上就是針對河流流域徑流量相對比較小的區域來說,比如,深圳等地區就是如此,很多的河流都屬于雨源型的河流,水環境的容量相對比較小,本身的水體自凈能力相對比較差。經過相應的補水就能夠更好的提升河流水體本身所具有的自凈能力,同時還能夠更好的增強河道景觀的整體效果。
(六)生態修復
生態修復實際上就是針對城市當中現有的河道的一種非常有效修復措施,運用再建和修復水系生態,更好的恢復河口的濕地和灘涂,更好的促進河流以及濕地等對水體的凈化功能,更好的提升河道本身所具有的自凈能力。
三、關于城市水環境治理工作的幾點體會
(一)慎重選擇截污形式
點攔截的優點是可以解決點源附近的污染問題,對下游環境影響小,實施難度小。但一般來說,城市有很多點源污染。如果使用更多的點來攔截污染,在雨季雨水流入污水管道的機會將大大增加,給下游的主污水管道和污水處理廠帶來沉重的負擔。此外,隨著城市的發展,點源污染會繼續出現,所以很難保證截留污染的最終效果。總入口污水截流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解決以上幾點的不足,并且可以起到“檢查點”的作用,截流污水的效果很好,而且實施的站點較少,以后的維護管理更方便;當然,這種方法的實施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下游雨水管道的標志低于污水被攔截。管材及管材的標高、管道內徑不夠連接、河水倒流等問題。因此,在選擇截留污水的形式時,應根據各城市、各地區排水管網的實際情況,慎重選擇。
(二)認識水環境治理的長期性
水污染防治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其難度和覆蓋范圍遠遠超過我們以往的任何一項建設項目,只有決心和人力是不夠的,希望立竿見影是不現實的。對水環境的保護和控制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除了工程措施需要加強管理外,暫停、重復后的成本會更大。在項目開始前,需要所有專家進行充分的科學論證;項目建成后,還需要長期不懈的監督管理。
(三)重視面源污染控制
隨著工業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控制水平的提高,非點源污染對城市水污染的影響將非常突出,尤其是水環境治理初期雨水徑流帶來的污染是不可忽視的。根據國外城市面源污染的研究成果,流域面源污染問題主要通過源頭控制措施來解決。應當優先重視對污染源的分散控制,即采取措施在污染源發生的地方截留污染物。通過對污染源的分散控制措施,可以降低水體流速,延長流動時間,截留、吸收和滲透降雨徑流,從而減少河面源。污染負荷的作用。
結語:綜上所述,在城市化發展進程不斷加快的過程中,對于水環境所造成的污染是非常大的。當前針對水環境污染情況加強綜合的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僅能夠更好促進社會的良好發展,還能夠為群眾提供較為健康化的生活和環境。當前,相關的部門應該從城市的發展角度針對水環境的污染治理工作的方法和策略進行分析和研究,從城市實際的發展情況出發,加強對水源的保護、加強科學化的管理、提升河流以及水體自身的自凈能力,更好的保護水環境。
參考文獻:
[1]錢正明.居民參與視角下的溫州市水環境治理途徑探索——以居民滿意度調查為例[J].特區經濟,2015(10):41-43.
作者簡介:
宋銘明,1983年10月11日,女,漢族 ,四川遂寧 ,本科,助教。畢業院校于西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現就職于南充職業技術學院 ,研究方向: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工程測量、水環境治理等